科室简介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本科室共收录13位医生
科室介绍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肝脏移植中心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山西省唯一)、中国医师协会普通外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中国医师协会腹腔镜外科医师培训基地、全国第一批肿瘤(消化系统)多学科诊疗试点单位、山西省医学重点建设学科。我科为华北地区(除京津之外)复旦专科声誉排行榜排名第一的科室,也是华北地区(除京津之外)开展手术范围最广、复杂手术最多的肝胆胰外科。
目前肝胆胰外科开设床位96张,年手术量3000余台,拥有医师30人,其中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主任医师8人,副主任医师8人,主治医师7人,住院医师7人。具有博士学历10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8人。
目前肝胆胰外科拥有肝胆外科、胰胆外科两个研究方向。
肝胆外科研究方向
肝胆胰外科、肝脏移植中心是国家卫健委公布的第一批具有人体器官移植资质的173家医院之一(山西省第一),2001年在山西省率先独立成功实施肝脏移植手术,为山西省最大的肝脏移植中心。目前,我省肝移植数量最多及年开展肝移植数量最多记录均由我院肝脏移植中心保持,我科为终末期肝病患者常规开展肝脏移植手术,在接受肝脏移植的患者中,最长的健康存活期已达17年。
我科在2017年省内率先开展达芬奇机器人肝切除术。肝脏微创手术治疗包括达芬奇机器人及腹腔镜肝切除术、解剖性半肝切除术、结肠癌肝转移同期切除术、解剖性肝段切除术、达芬奇机器人荧光显像辅助技术下肝部分切除术及三维重建联合术中超声/荧光显像技术精准肝切除等均在省内率先开展。
确立在徐钧院长带领下以外科为主导的多学科诊疗(MDT)指导下肝癌的精准诊疗模式,肝胆外科方向牵头,多学科参与诊治,包括肝切除,肝移植及肝癌介入治疗,肿瘤射频消融治疗及化疗,感染科及消化科、ICU围手术期管理,基因及靶向治疗等使肝癌患者享受一站式服务,闭环式治疗管理。
胰胆外科研究方向
我科胰腺微创治疗在省内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在省内率先开展了包括达芬奇机器人及腹腔镜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术、达芬奇机器人及腹腔镜保留十二指肠胰头次全切除术、达芬奇机器人及腹腔镜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胰中段切除术、胰体尾联合脾脏切除术等标志性手术。
在国内胰腺外科有较高声誉,标志性成果在国际大会受邀发言。胆道微创手术包括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双镜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术,腹腔镜胆管探査、胆管一期缝合、经胆囊管胆管探査取石,腹腔镜及达芬奇机器人下胆管癌根治术等。
确立在魏志刚主任带领下以外科为主导的多学科诊疗(MDT)指导下胰腺癌的诊疗模式,胰胆外科方向牵头,多学科参与诊治,包括手术切除,转化治疗,肿瘤射频消融治疗及局部放射粒子植入,放化疗及基因靶向治疗等使山西省胰腺癌治疗开启新的篇章。
肝胆胰外科诊疗范围
肝脏疾病:肝癌(原发性肝癌和继发性肝癌)、肝脏血管瘤、肝肿、肝细胞腺瘤、肝肉瘤、肝纤维瘤、肝畸胎瘤、肝平滑肌瘤、肝炎性假瘤、肝错构瘤、肝淋巴管瘤、肝脂肪瘤、肝母细胞瘤等肝脏占位性病变及肝脓肿、肝包虫病等。
胆囊疾病: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囊占位性病变、急慢性胆囊炎、胆囊腺肌胆囊癌等。
胆道疾病:胆管结石(肝内、外胆管结石)、胆道蛔虫、急慢性胆管炎、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胆道良性狭窄、胆管癌(肝门部胆管癌和中下段胆管癌)、胆道出血、胆道良性肿瘤、胆道外伤等。
胰腺疾病:急慢性胰腺炎、胆源性胰腺炎、胰腺囊肿(胰腺假性囊肿、先天性胰腺囊肿、滞留性囊肿)、胰腺癌(胰头癌、胰体尾癌)、壶腹周围癌、胰腺内分泌瘤(胰岛素瘤、胃泌素瘤、肠肽瘤、高血糖素瘤、生长抑素瘤)、胰腺外伤等。
脾脏疾病:脾脏原发性疾病及占位性病变包括,脾囊肿、脾脓肿、脾肿瘤、脾动脉瘤、游走脾等。门脉高压症的脾大、脾亢。某些行脾切除术可以得到治疗的血液系统疾病,包括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自体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霍奇金病等。
外科性黄疸:胆道系统的炎症感染、胆道肿瘤、胆道良性狭窄、胆道结石等引起的黄疸均为外科黄疸,均需外科手术治疗。
门脉高压症:由门脉高压症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脾大、功能亢进均需外科手术治疗。

科室擅长
胰腺炎
胆囊炎
急性胰腺炎
胆囊息肉
胰腺癌
肝血管瘤
肝肿瘤
肝囊肿
胆囊癌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妊娠合并肝炎
慢性胰腺炎
肝内胆管结石
胆囊结石
胰腺囊肿
急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
胆囊穿孔
急性丙型肝炎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急性甲型肝炎
急性戊型肝炎
胰腺损伤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胰腺梗阻
胆道或肝脏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