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科

科室简介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介入科,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展介入治疗,并于1996年成立独立介入病房,是全国最早成立介入病房的科室之一,也是我省最早形成集门诊、病房、手术室为一体的完整临床学科,是山西省介入医学临床、教学、科研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介入治疗涵盖神经介入、血管介入和肿瘤综合介入,医疗技术和学术水平在我省始终处于领先地位。科室始终致力于医、教、研三位一体共同发展模式,近年科室在医疗、教学、科研设备和人才梯队建设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展。介入科拥有一流的技术设备,医疗团队实力雄厚。科室29人,其中医师11名,护士15名,技师2名,科研专职人员1名;高级职称8名,中级职称2名,初级职称19名;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名,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博士学位4名,硕士学位11名。此外我科还聘请北京大学血管介入科邹英华教授及团队为我科特聘教授。介入手术室拥有最先进的FD-20型号DSA两台,大孔径介入专用16排螺旋CT1台,介入专用超声机1台,介入科开放床位数27张,自开诊以来已完成手术20000余人次,现在年均介入手术2000余台次,设立了血管介入、神经介入、肿瘤综合介入的亚专业组。先后承当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5项,荣获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国家期刊8篇,培养介入专业研究生50余人,在读研究生8名。学科带头人冯对平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博士生导师、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山西省委联系的高级专家、“三晋英才”拔尖骨干人才、山西省卫计委“百千万卫生人才培养工程”高端领军人才、山西省高校“131”领军人才。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国际期刊8篇。现担任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介入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介入放射学分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专业委员委员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肝癌专家委员会委员;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聘为吴阶平医学基金会微创介入医学专家委员会议委员;国家肿瘤微创治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微创介入专业委员会委员西省医学会放射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山西省医学会会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西省抗癌协会肿瘤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目前我科介入治疗的主要项目有:1、神经系统:脑梗塞、颈部血管狭窄、颈动脉海绵窦痿等介入诊断治疗;2、呼吸系统:咯血、肺血管畸形、肺栓塞、肺癌、气道狭窄的介入治疗;3、消化系统:食道良恶性狭窄、贲门胃底癌、食管气管痿、肝癌、肝转移性肿瘤、肝血管瘤、肝囊肿、肝脓肿、肝硬化后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梗阻性黄疽、胰腺癌、布加综合征、肠梗阻、痔疮等疾病的介入治疗;4、尿系统:肾动脉狭窄、肾脏肿瘤、膀胱肿瘤等的介入治疗;5、妇产科疾病:卵巢囊肿、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产后出血、异位奸娠、卵巢癌、宫颈癌、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6、骨骼及四肢疾病:椎体转移瘤、椎体乐缩骨折;7、四肢血管狭窄、肾动脉狭窄等疾病;8、静脉疾病:下肢静脉曲张及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肿瘤与血管介入科全体医护齐心协力、以“仁爱、博学、严谨”为科室理念,秉承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宗旨,以锐意进取、精益求精、刻苦努力的工作态度为每一位患者服务。力争打造成为山西省介入医学的中心,从而带动全省医疗技术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科室诊疗特色:1、全身良恶性肿瘤及并发症的综合介入治疗(穿刺活检、动脉化疗栓塞、微波消融、放射性粒子植入、光动力治疗);2、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介入治疗;3、各种出血(术后、产后、外伤后出血,呕血、咯血,血尿、胆道出血等)性疾病的介入治疗;4、妇产科相关疾病(出血、良恶性肿瘤、盆腔淤血综合征、不孕);5、非血管腔道(食管、胆道、气道狭窄)球囊成形支架植入;6、前列腺增生介入栓塞治疗。门诊位置:门诊三楼名特专家门诊(310诊室)
详情
杨敏玲
主任医师介入科
三甲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介入微创医学 1.恶性肿瘤:肝癌、肺癌、肾癌、胃肠癌等2.良性肿瘤:肝血管瘤、子宫肌瘤等3.出血:咯血、呕血、便血、血尿、术后出血、阴道出血等4.腔道狭窄堵塞治疗:支架、球囊扩张开通5.各种积液:脓肿、囊肿、异常液体聚集等引流6.输卵管堵塞性不孕不育7.脑出血、脑梗死血管造影诊断,各种出血性疾病通过造影寻找出血原因
冯对平
主任医师介入科
三甲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肿瘤微创介入治疗(肝癌及胆管癌、肿瘤穿刺活检消融及放射性粒子植入)、门脉高压介入诊治、中晚期肿瘤综合介入微创治疗。
辛涌帆
副主任医师介入科
三甲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治疗子宫肌瘤、肝血管瘤、消化道出血、肝硬化门脉高压、肝癌、宫颈癌、膀胱癌、肾癌、胆囊炎、肝脓肿、肠梗阻等疾病。
高龙
副主任医师介入科
三甲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外周血管疾病微创介入诊疗,包括外周动脉疾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症、肠系膜上动脉狭窄与夹层、肾动脉狭窄与闭塞等疾病的介入治疗。
赵超
副主任医师介入科
三甲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全身原发及转移性肿瘤的综合诊治,肝癌/胆管癌/肺癌/泌尿系统/妇科肿瘤的消融治疗、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肿瘤并发症(出血、梗阻、营养支持等)的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介入治疗;血管瘤及脉管畸形的诊治等。
查看更多医生

专家科普

慢跑能降血压吗,高血压患者运动时要注意什么
2024.01.26
现有的医学研究证明,高血压患者进行合理、科学地慢跑运动,可降低血压5-7mmHg。但高血压的患者在慢跑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一定的运动模式,包括运动的频率、运动的强度、运动的时间段等。运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奏效,贵在持之以恒。1、运动的频率:高血压的患者可每周至少运动5天,每次持续0.5-1个小时。每次运动前最好进行5-10分钟的热身运动,通过热身运动让关节和肌肉舒展开来,进而避免运动损伤,但运动的时间也不宜过长;2、运动的强度:保持有效运动时,一定要达到一定的运动强度。判断运动是否有效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监测靶心率,计算的方式就是220减去年龄,若是60岁,220减去年龄60岁,患者的靶心率是160次/分。建议患者刚开始运动时,取靶心率的60%左右,即96次/分的运动心率,以后循序渐进增加。此时也可用手机、手环来监测心率,进而比较直观地了解有效的数值。在运动时还要注意,若血压过高,就停止运动,尤其是收缩压超过180mmHg、低压也就是舒张压超过110mmHg的时候;3、运动的时间段:运动的时间段最好不要选择在清晨,尤其是太阳没升起时。因为清晨是交感神经兴奋的时候,此时血压在最高峰,容易导致一些心脑血管的急症。因此,高血压患者最好是选择在下午、傍晚去运动;4、运动后不能立即停止:也要注意运动后不要马上停下来,应放慢运动的节奏,然后做一些放松运动。做5-10分钟的放松运动,才逐渐将运动停下来;5、注意运动过程中出现的症状:还需要注意身体的一些症状,若在运动过程中出现一些呼吸急促、心跳过快、心跳过慢、感到胸痛、感到无力等。若出现上述症状就要马上停止运动,并尽快就医。
郑茵主任医师心血管介入科
11.12万
53
溶栓多久可二次溶栓,是否都需要二次溶栓
2024.01.19
溶栓多久可以进行二次溶栓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血栓的部位来决定,通常需要进行二次溶栓都意味着第一次溶栓的效果不好,这时就需要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来决定下一步的治疗方案。如果是脑梗塞或者心梗,如果溶栓后1-2个小时患者的症状不见明显的缓解,或者是缓解以后症状又重新加重,出现病情的反复,这时就意味着溶栓的效果不好。这个时候建议的不是采取二次溶栓,而是根据患者发病的时间窗采取是否进行取栓或者支架的治疗,比如脑动脉梗塞如果在发病6小时以内,溶栓的效果又不尽理想,就建议进行紧急的脑动脉取栓治疗。因为这时脑动脉的血栓有可能就不是单纯性的血栓,有可能是脑动脉狭窄或者心脏栓子的脱落造成的脑梗塞,靠溶栓无法溶解。心脏也是一样,心脏梗塞如果溶栓效果不好,也是建议急诊进行PCI的治疗和冠脉造影。如果是有血管的堵塞和狭窄,就需要进行支架的治疗。对于下肢静脉的血栓一般会采取持续溶栓,溶栓时间3-7天左右,如果效果不好可以进行血栓的抽吸。所以对于下肢静脉的血栓才存在所谓的二次溶栓,而对脑动脉和心脏动脉如果溶栓效果不好,就可能需要紧急进行介入手术的治疗。
周意明主任医师血管介入科
7.28万
77
吃什么东西软化血管消除血栓
2023.12.22
部分食材能起到软化血管、消除血栓的效果,比如粗纤维食物,包括玉米、红薯以及其他粗粮做的食材,能将血液里的垃圾成分通过粪便排出,还可以吃木耳,可以活血化瘀、软化血管,可能部分微血栓可以清除。但是如果已经形成血栓,想单纯吃哪种食物将血栓消掉,这种想法是不可取的。所以,从预防的角度,可以吃低盐、低脂、优质蛋白、粗纤维饮食等,帮助软化血管、预防血栓,建议在饮食中增加粗纤维的摄入。
尹杰副主任医师介入血管外科
13.24万
65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