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烟台毓璜顶医院ICU
烟台毓璜顶医院
本科室共收录8位医生
科室介绍

烟台毓璜顶医院ICU于1994年年底开始筹建,1995年3月正式开始运转,是山东省内成立ICU最早的几家医院之一。经过近20年的发展,目前已步入省内同专业先进行列,2012年被评审为山东省重点临床专业学科及烟台市A级重点学科。

目前科室医生19人,其中正高2人,副高4人,主治医师7人,住院医师6人;博士4人,硕士13人,学士2人;护士68人,其中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11人,护师15人,护士42人;学历结构:硕士3人,学士27人。重症医学科分为2个病区。东区33张床位,西区18张床位。

配备有多功能床边插件式监护仪、便携式床边监护仪、有创及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床边血气电解质及血糖测试仪、心电图机等监测检验设备;配有高档多功能呼吸机、心脏除颤起搏仪、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仪、临时起搏器、纤支镜,血滤机、冰毯机,震动排痰机,微量注射泵、输液泵、胃肠营养泵、多功能电动床等治疗设备。

科内分为四个医疗组,分别为急危重症组,外科术后高危组(高龄、基础疾病较重患者)、老龄多器官功能障碍组、特殊疾病组(器官移植术后、传染性疾病需要隔离等)。

经过20年励精图治发展,目前已拥有一支专业化程度高、业务素质好、综合救治水平较高的医护队伍,是医院各临床科室重症病人的救治中心。在机械通气,血液净化(CVVH、血液灌流吸附滤过、配对血浆滤过吸附、血浆置换、白蛋白透析、肝功能替代等血液净化治疗),肠内外营养支持,重症感染,中毒,水电酸碱平衡,各种休克液体复苏,呼吸道管理,有创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并且针对各个功能障碍的器官的动态监测与长期生命支持,多器官衰竭的综合救治能力等方面具有较高专业水准及独特的治疗与护理优势。在血液净化治疗方面,其中肝功能替代、配对血浆滤过吸附治疗技术处于国内先进及省内领先水平;在机械通气治疗方面,所开展的APRV/BIPAP、ASV等先进通气模式用于重症呼吸衰竭、ARDS的治疗处于国内先进水平,省内领先水平。

2007年被山东省卫生厅授予山东省ICU专业护士培训临床教学基地之一。科室具备的主要监测技术有:有创动脉压监测肺动脉漂浮导管监测、PiCCO技术监测、胃黏膜Phi监测、CVP监测、脑电及BIS监测、呼末CO2监测、能量代谢监测、床旁血气监测、床旁血糖监测、床旁血电解质监测、床旁血乳酸监测、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科室具备主要的治疗技术有:

1、常规技术:有创机械通气、无创机械通气、长期肠外营养支持技术、长期肠内营养支持技术、各种休克液体复苏技术、心肺脑复苏技术、亚低温治疗技术、经皮扩张气管内置管术。

2、重点技术:血液净化治疗技术(多器官功能替代)、体外循环支持技术(ECMO)、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技术、纤支镜肺灌洗诊疗技术、经皮旋转微创气管内置管术、经皮扩张+旋转微创气管内置管术。

3、特色技术:血液灌流树脂吸附串联CVVH治疗MODS、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心肺功能衰竭、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血液净化治疗顽固性心衰合并MODS、配对血浆滤过吸附治疗MODS、双重血浆吸附肝功能替代治疗肝功能衰竭等。

学科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

对下列危重疾病有熟练的诊断及救治能力:各种类型休克、急慢性呼吸衰竭、严重的循环衰竭和心律失常、心肺复苏术后、重度营养不良、各种急性中毒、严重水电酸碱平衡紊乱、重症急性胰腺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多器官衰竭(MOF)、存在严重并发症的多部位的复合外伤、外科系统重大手术、器官移植及高龄合并心肺脑等基础疾病的全麻术后病人。


科室擅长
胃炎
感冒
呼吸衰竭
感染性休克
休克
中毒
窒息
一氧化碳中毒
小儿肾小管性酸中毒
新生儿窒息
过敏性休克
急性酒精中毒
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
慢性肾衰竭
创伤性休克
代谢性酸中毒
多器官衰竭
急性呼吸衰竭
急性肾衰竭
慢性肝衰竭
慢性呼吸衰竭
脓毒症
乳酸酸中毒
心力衰竭
心源性休克
中毒性红斑
中毒性休克综合征
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
急性肝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