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科
临沂市人民医院

麻醉科

切换
logo

科室简介

临沂市人民医院麻醉科是山东省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级“舒适化医疗研究基地”、山东省麻醉超声可视化技术培训基地、山东省无痛诊疗培训基地、临沂市重点学科。常规开放手术房间近70间。专科拥有高水平医疗团队:麻醉医生100余名,其中高级职称29人、博士10人、硕士40人,研究生导师7人,麻醉护士20余名。每年举办国家级麻醉技术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2项。特色核心技术专科常规开展心脏移植麻醉技术、肺动脉漂浮导管技术、术中经食道/体表超声循环呼吸监测技术、全超声引导下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结构性心脏病微创治疗超声引导技术、术中脑电脑氧脑血流监测技术、术中血栓弹力图监测技术、术中富血小板血浆回收技术等。麻醉科年手术室内手术麻醉量近8万台次,手术室外麻醉量近6万余例次;年完成心脏手术麻醉近2000台次、胸科手术麻醉近3000台次、颅脑手术麻醉近5000台次、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3万余例次。其中术中食道超声监测技术年完成近2000例次,累计完成近15000例次,全超声引导下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300余例次。麻醉科一直致力于践行手术患者快速康复从麻醉开始的ERAS理念;可视化、个性化、目标导向的精准麻醉管理理念和以人为本的舒适化医疗理念,可视化麻醉技术是专科的特色核心技术。自2004年起麻醉科与国际同步发展麻醉可视化技术,配备价值超千万的麻醉超声可视化设备,陆续选派医生到欧美和国内的各大医学中心培训交流,经过二十年发展,目前麻醉科的可视化硬件配备和可视化技术类别已经基本实现与国内外大型医疗中心同步发展,形成了一套成熟完善的围术期超声可视化监测与评估技术体系。在手术中对心功能、呼吸功能、脑功能、肾功能、容量状态、凝血功能等进行实时精准监测评估的同时,实现对所有麻醉操作的可视化精准引导;尤其是在心外科手术效果的术中即时评价和特殊手术操作的可视化引导技术、产科大出血高风险患者术中全超声引导下腹主动脉球囊阻断技术等方面优势突出,在做到精准麻醉的同时也更多的参与到了重大手术的决策和手术患者的快速康复当中,大大提高了患者术中生命监测的精准性、麻醉操作的准确性和外科手术的成功率。
详情

专家科普

镇静药停用后几天苏醒
2024.05.17
镇静药停用以后,一般60-90分钟就能苏醒,速度应该很快。在麻醉过程中应用的镇静药,根据不同的手术、不同的手术方式以及手术的复杂程度,常用的是依托咪酯、右美托咪定、丙泊酚、环泊酚等一类的镇静药。用镇静药的目的主要是让病人处于镇静状态,当镇静药停用以后,根据在应用过程中的不同时间、浓度和剂量,停药60-90分钟以后,药物就会完全代谢,部分时间长的病人需要2-3个小时。如果病人身体非常弱,或者肝肾功能不好,以及其他体弱病衰的病人,时间可能更长,需要4-5个小时。如果是简单的手术、小的手术,而应用的量很小,病人在半个小时左右就能够完全苏醒,所以可以放心。在这个过程中,一般要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和动力学的平稳,使病人处于一个非常安全的状态。
刘进德主任医师麻醉科
9.23万
95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并发症有哪些
2024.04.29
臂丛麻醉是上肢手术的主要神经阻滞方法,肌间沟入路是在脖子附近,在左或右侧的颈部进行穿刺。而这个部位有颈动脉、颈静脉、臂丛神经主干走行,在穿刺过程中严重的并发症如下:1、损伤血管:针会损伤动脉、静脉,损伤动脉、静脉以后会有出血。同时在给麻醉药的过程中,局麻药进入或吸入血管会产生中毒反应;2、神经损伤:穿刺过程中以前都是盲穿,通过解剖定位来进行穿刺,所以有可能会损伤神经主干,产生一侧肢体的偏瘫或者瘫痪。现在主要是在B超引导下进行神经阻滞的穿刺,基本是在明视下,神经损伤的并发症基本上已经很少见。血管损伤很常见,轻者局部出现血肿,重者局麻药中毒或发生过敏反应。但这些都有一系列的预防机制应对,比如在穿刺过程中要保持病人清醒,如果有不舒服可以随时交流。另外在穿刺前会有生命体征的监测,如果哪个指标不正常都可以随时发现,随时纠正。
王晖主任医师手麻科
16.75万
87
拔牙全麻和局麻的区别以及适应人群
2024.01.26
拔牙全麻和局麻的区别,以及适应人群,具体如下:1、区别:主要在于拔牙过程中患者意识是否清醒,拔牙过程中意识不清醒,全程不知道,就是全身麻醉。如果在拔牙过程中,能够全程配合医生操作,患者意识完全清醒,就是局部麻醉;2、适应人群:如果患者牙齿位置比较浅,比较容易拔,操作比较简单,患者也不是特别紧张,就可以选择局部。如果患者牙齿位置比较深,操作比较复杂,患者特别紧张,或者一张嘴看牙就容易恶心,或者还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全身系统性疾病,就建议选择全麻。全麻和局麻相比会更舒适、更安全,费用也稍微高一点,现在全麻是安全的,不会导致记忆力下降等情况。
李茜副主任医师麻醉科
14.15万
22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