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内科

科室简介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东院心血管内科,前身为“四明医院之西医内科”,建于1943年,时在任医师有中国心脏病学奠基人董承琅,以及俞松文、金濬等人。1995年正式成立心血管专科,历届主任有许逎珊、杜振邦、雷德培、胡婉英、季文煌等著名教授、医师。现心血管内科为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组成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心衰专病建设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心衰专病副组长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心血管病重点专科、上海市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组成学科、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重点学科、全国名医严世芸工作室挂靠单位,并有胡婉英、蒋梅先两个曙光医院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交流工作室,海派中医丁氏内科严苍山、张伯臾流派传承基地。同时还是中医、中西医结合硕、博士培养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心血管内科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科技部“七五”攻关、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十二五”项目、863及重大新药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课题40余项,获得专利16项;先后研制了“复方血竭胶囊”、“麦冬注射液”、“双龙丸”、“鹿角方”、“坎离颗粒”、“强心饮”等院内制剂。心血管内科围绕心衰、冠心病、高血压病等专病开展工作,以“心肾并治”和“从五脏治心”的方法治疗慢性心衰的不同阶段,先后研制出鹿角方、坎离颗粒、强心饮、活心方等有效协定处方,广泛开展中医特色技术、治疗项目,如放松功法、足浴疗法、耳穴降压法、穴位敷贴等改善冠心病、高血压等患者的症情。科室坚持中西并重,开展冠状动脉造影、支架植入、射频消融、起搏器安装等各种现代心血管诊疗技术,提高了对疑、难、危重病人的处理能力。
详情

科室疾病

专家科普

脑供血不足,三个动作恢复供血
2024.01.17
当身体出现浑身乏力、走路不稳、恶心想吐、呼吸不畅等表现的时候,大概率就是脑供血不足。脑供血不足除了药物治疗以外,还能进行部分按摩动作来恢复供血,具体如下:1、按压:颈动脉两侧大脑的血液供应主要是通过颈动脉沿主动脉向上,所以,有时候脑部缺血并不是脑血管堵塞,还有可能是颈动脉的供血不足,适度按压颈部两侧可以促进颈动脉供血,每天10分钟就即可;2、耸肩:在耸肩过程中,颈部的肌群会被带动,周围的血管、神经也会受到影响,就相当于活动周围的肌群,进而对血管进行适度按揉。对于颈椎不太好、有慢性颈椎病的人,可以采取耸肩的方法,也可以改善脑部供血,还可以促进脑颈部的血液循环;3、空手抓:五指张开到最大,然后紧紧握拳,坚持1秒钟再张开,张到最大再握拳,每天坚持1秒钟,能增强脑部供血。
李琪琳副主任医师心血管内科
17.43万
3
速效救心丸为什么要设计成滴丸,常吃的害处
2024.01.04
像速效救心丸、丹参滴丸,还有麝香保心丸,设计成滴丸,实际上是想速效。因为滴丸能够迅速溶解,所以不像药片或者胶囊,一般急救时候用滴丸。虽然常吃急救药也不是不行,也有好处。但是现在的问题,不管是速效救心丸,还是复方丹参滴丸或者麝香保心丸,里边都含有冰片。实际上冰片是让药物能够速效的主要成分,而冰片常吃则有致癌作用。另外冰片对胃肠道有刺激,脾胃虚寒的人其实并不太适合。
张东主任医师心血管科
14.82万
39
吃降压药出现哪四种情况需要停药
2024.01.03
​降压药一定不能停,但如果出现四种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让医生判断是否需要停药处理,具体如下:1、副作用:任何药物出现副作用都应该停药,降压药也是如此,如普利类降压药引起干咳,地平类降压药引起牙龈增生、脚踝肿或小腿肿。当出现副作用时,需要及时找专业医生评估,是否需要停药或换药;2、低血压:如果发现出现头晕、恶心、眩晕等情况,可能是低血压,需要及时测量血压的情况。若真为低血压,尤其是高压<90mmHg,则不能再服用降压药,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低血压,甚至休克;3、轻度高血压:血压值升高一点,比如1级高血压,开始时需要吃降压药,但后续通过改善饮食习惯,恢复不熬夜、增加运动等健康的生活方式,血压逐渐下降,稳定在正常水平,此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停药处理。先停服10-15天,观察血压是否平稳,血压平稳就可以停药;4、颈型高血压:主要是由于颈椎病导致血压升高,也可能由于病毒感染、感冒、吹空调导致高血压。这类高血压的特点是吃降压药的改善效果并不明显,需要把感冒、风寒的问题解决,血压才能降下来。需要在开始时用降压药治疗,血压控制良好时,可以咨询医生进行适当的减药、减剂量,逐渐停药。
宫晶书副主任医师心血管科
8.48万
9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