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

科室简介

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成立于1976年,经过全国着名中医临床家陆永昌教授等几代人的努力,现已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单位之一,荣庸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老年病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脑病重点学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具有鲜明中医特色的中西医结合专业科室。科室医疗技术实力雄厚,拥有先进医疗设备,如螺旋CT、磁共振、脑电图、TCD、肌电图、DA-2000脑循环分析仪等,能够充分满足科室日常临床诊疗需要。科室设有头痛、失眠特色门诊和中风随访门诊,重视和积极开展规范化医疗活动。为使急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获得最佳疗效,已初步建成综合卒中单元,同时积极引进康复设备,开展肢体训练、语言训练等康复措施。设有中风研究室、老年性痴呆研究室、睡眠障碍研究室、抑郁症研究室、头痛眩晕研究室、帕金森氏病研究室,在中风病、老年痴呆、阿尔茨海默氏病、帕金森氏病、抑郁症、各种头痛、各种原因所致眩晕以及睡眠障碍等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卓着的疗效;同时积极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引进新技术,不断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科室重视人才培养,经过长期努力形成了以中青年为主体,老中青结合的学历与能力并重的学术梯队。目前脑科共有专业技术人员27人。其中主任医师、教授9名,副主任医师、副教授6名,主治医师、讲师8名,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8人;具有博士学位11人,硕士学位7人。近年来在学术及科研方面发展迅速,先后承担国家及山东省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攻关及863、973等相关重大科研课题20余项,均达国内领先水平,获各级成果奖16项。在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2篇,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12篇。神经内科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成长为一个医、教、研并重,充满活力、蓬勃发展的临床科室,受到了广大患者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我们一直在努力!优势病种科室具有中医特色治疗病种主要为:颤证(帕金森病)、呆病(老年性痴呆)、中风病(脑梗死),经多年临床验证,形成了以中医辨证治疗为主、中西医结合的系统诊疗方案,临床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全国多省市得到推广应用。中风病中风病是中医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一种统称。目前中风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中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在存活的中风病患者中,约有四分之三不同程度地丧失劳动能力,给国家和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我院神经内科针对老年中风病(缺血性卒中)的各种特点,提出分期分证、综合治疗、各有侧重的临床治疗思路。分期分证以突出中医辨证论治特长,综合治疗以应对老年中风病多病一体、虚实夹杂、以虚为主、以虚为本的临床特点。急性期重在降低死亡率、改善神经功能,病情稳定后,重在提高患者生活能力与生活质量,同时积极预防复发。神经内科利用内外兼治法结合康复治疗中风病。在研究古方的基础上研发了中风康复系列方药,并突出中医外治法在中风病功能恢复降残方面的作用。外治疗法主要包括:外洗Ⅰ号方,治疗中风病弛缓性瘫痪,出现肢体肿胀疼痛;外洗Ⅱ号方,治疗中风病痉挛性瘫痪,出现肢体拘急挛缩,屈伸不利;开音膏敷双侧人迎穴,治疗中风病所致语言謇涩、吞咽呛咳。中医药在神经康复治疗学上作用非凡,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中医康复推拿、按摩手法和技能、中风病早期康复综合治疗方案的实施,使神经内科在治疗中风上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使患者最大程度的享受中医的神奇与康复的福音。痴呆痴呆是由病程缓慢的进行性大脑疾病所致的综合征。其特征是多种高级皮层功能紊乱,涉及记忆、定向、理解、言语和学习能力等多方面。老年性痴呆病属中医学“呆证”、“善忘”、“痴呆”、“愚痴”等范畴。我院神经内科成立于80年代初期,为全国中医内科学会中风病协作组最早成员单位之一,“十五”期间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老年病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老年性痴呆病为神经内科的主要研究领域之一,所提出的老年性痴呆病机理论和诊疗方案具有鲜明的学科发展特色和稳定的研究方向。我科基于《内经》、《伤寒论》等经典着作,结合循证医学和临床经验,在国内首次创新性提出老年痴呆病“阳明蓄血病机理论”的新观点,秉承中医药治疗老年性痴呆病的特色及优势,提出调补脾胃逐瘀法为老年性痴呆病的治疗大法,发掘和拓宽了中医药治疗痴呆病的新思路与方法。并将经方灵活应用于临床,通过组方加减内服,配合针灸、推拿、穴位贴敷、特种康复措施等中医特色疗法,有效地缓解了患者善忘无记、神情呆钝、口干不欲饮、大便干结、脘腹胀满、少寐多梦、肌肤甲错等临床症状,显着提高了患者认知能力及日常生活、社会行为能力,减轻了家庭负担,为社会带来了福音。颤证颤证包含了震颤麻痹、舞蹈病、手足徐动症等现代医学的多种疾病。本病发病率逐年增高,其起病缓慢,呈进行性发展,不易治愈,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沉重负担。我院神经内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颤证为其主要研究领域之一,神经内科在颤证的诊疗上具有明显的中医特色,在山东省享有较高声誉。我科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改善患者的生存条件”为己任,开展“颤证”的临床研究,认为颤证病位在筋脉,与肝、脾、肾关系密切,颤证多由肝肾亏虚、阳虚生风、气血不足、痰热互阻、肝风内动所致,治疗以滋阴熄风、温阳镇潜、活血化瘀为基本原则,充分将内治法(辨证论治)、外治法、非药物疗法(针灸、推拿)、健康教育、康复训练等中医各种特色疗法应用于临床;同时根据老年颤证患者肌强直、行走困难、翻身困难、写字过小等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的病证特点,神经内科同时开展了熏洗治疗的中医专科特色技术,在口服中药的基础上,配合中药外洗外敷,能有效缓解患者高肌张力,减轻震颤,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减少医疗费用。
详情

科室疾病

专家科普

都是口眼歪斜,怎么区分是中风还是面瘫
2024.04.09
临床上经常见到患者无法区别,自己到底是面瘫还是中风导致的。面瘫分为周围性面瘫和中枢性面瘫,如果仅仅出现面部额纹的上抬困难,出现了眼睛闭合困难,闭合时出现瘘管现象,临床上叫贝尔氏麻痹。或者出现了耸鼻困难,出现了一侧鼻唇沟浅,甚至出现了一侧口角的漏气、漏口水等情况,没有肢体活动异常情况,这时候就要考虑病人可能出现周围性面瘫,或者叫面神经麻痹。如果病人在出现面瘫的基础之上,同时对侧肢体出现了活动的无力,或者病人同时合并有言语不清,出现了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等,甚至出现了行走不稳,出现了头晕等症状的时候,一定要想到这时候可能不单单是周围面神经麻痹,可能是脑干梗死,或者脑干肿瘤,或者脑干的多发性硬化等疾病,导致引起中风。所以一定要区别到底是面神经麻痹,还是中风引起的。当然还有一种情况,医学上叫中枢性面瘫,中枢性面瘫和周围性面瘫最大的不同是在眼睑的上边,就是额纹的位置,如果是中枢性面瘫额纹是对称的,而周围性面瘫额纹是一侧浅,一侧正常,这时候要在临床上区别开,它到底是周围性面瘫,还是中枢性面瘫,还是脑干病变引起的面瘫。这时候区别清楚了,可以针对病因有的放矢,进一步的积极治疗,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万继峰主任医师脑病科
12.81万
1
出现急性发作的头晕躺着也不能缓解是怎么回事
2024.01.19
出现急性发作的头晕,躺着也不能缓解的原因如下:1、耳石症:如果突然出现急性发作的头晕,尤其是伴有明显的旋转感觉,就是看东西天旋地转,如果再合并有比较严重的恶心、想吐、心慌、出汗等症状,多数见于前庭系统疾病,发病率比较高的是耳石症,也叫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这种眩晕都是突然出现的,尤其是在改变姿势、体位的情况下出现,晚上睡觉往床上躺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眩晕的感觉,但是这种疾病躺好了很快就能够缓解;2、梅尼埃病:也是急性起病的剧烈眩晕,可以伴有耳鸣、耳聋,或者耳朵堵闷感,梅尼埃病通常是反复发作的疾病,但是般每次发作不超过1天;3、前庭神经炎:也叫前庭神经元炎,这个疾病也是发病很突然,但是头晕持续时间比较长,发作的时候有可能是几天,甚至1-2个星期,而且它开始的阶段眩晕感非常明显,无论是躺着、坐着都会有明显眩晕的感觉;4、脑血管疾病:或者是和血压相关的疾病,尤其是脑出血,或者是脑干,或者小脑的梗塞、出血。脑血管病一般还会伴有神经系统的其它表现,比如肢体无力、麻木、言语不利,或者说话不清楚、面瘫等问题。还有的患者是因为突然剧烈的血压升高,造成急性发作的头晕,此时躺着也不能够缓解,躺着也会晕,只有血压被降下来,降到合理的范围之内,头晕的症状才能够缓解。因此具体是什么问题,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刘红梅主任医师脑病科
14.88万
47
熬夜记忆力下降可以恢复吗,要注意什么
2024.01.15
很多人熬夜出现困倦、乏力、记忆力减退和下降表现,记忆力下降可以恢复。保证充足的睡眠,同时调整作息习惯和作息时间,可以改善记忆力下降。应避免过多熬夜,否则容易导致脑神经细胞死亡,而且死亡过程比较快,数量很多。过长、过久的熬夜有可能造成不可逆性的记忆力下降,经年累月的熬夜可能让人健忘,甚至造成痴呆。熬夜是不正常的行为习惯,一定要保证充足睡眠,拥有良好的睡眠习惯和睡眠规律性。只有充足的睡眠,脑神经细胞、脑组织、心脑血管才能得到充分休息,体力、精力才能得到恢复。
张宇副主任医师脑病科
9.87万
10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