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山东省立医院血液内科
山东省立医院
本科室共收录28位医生,可服务医生数2
科室介绍

山东省立医院血液内科是山东省“泰山学者攀登计划”岗位、山东省临床重点学科、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实验室、中华骨髓库定点造血干细胞移植和采集单位、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认定单位、山东大学博士和博士后流动站授予点。是我省最早获得临床博士学位授权点学科之一。

血液科经过40余年及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与奋进,勇于探索,科室技术力量雄厚,已形成一支掌握国际最新诊疗技术的中青年梯队,整体诊疗水平居全省领先地位,在全国亦处在先进水平。

目前科室现有医护技人员77人,50岁以下的中青年技术骨干占90%。医疗团队中主任医师7人,副主任医师8人,主治医师9人,住院医师3人,其中25人获医学博士学位,2人获医学硕士学位,有博士研究生导师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8人。护理队伍有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11人,护师12人,护士24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人。现有技术人员3人,博士后1人。

血液科设有2个病区,正式床位近90张,年均门诊量达3.5万余人次,年均出院达3000余人次。拥有国内一流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层流病房,开展了细胞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如基因和FISH检测,以及造血干细胞(外周血、骨髓和脐血)移植、治疗性血细胞单采、血浆置换,和血液病生物靶向综合治疗等先进诊疗技术。是中华骨髓库定点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单采单位,承担中华骨髓库及红十字会干细胞采集任务。

科室重视学科梯队建设,医护人员团结协作,营造了和谐向上、锐意进取的工作氛围,形成了一支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医疗、教学和科研队伍。在对血液系统常见疾病如各类贫血、急/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骨髓增殖性肿瘤及出凝血异常性疾病等诊断和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血液科已确立了以造血干细胞移植、白血病、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瘤等的诊治为主要的六个亚专业研究方向,各亚专业组成员配备合理并积极展开相关的工作,部分专业目前已成为山东省的名牌专业,技术上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的水平。使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更为规范、优化和精准。

多年来血液科注重学科建设,2016年荣获山东省泰山学者攀登计划岗位,2011年被评为山东省医学卫生重点实验室,2010年荣获山东省泰山学者岗位,两人荣获泰山学者岗位特聘教授,近年来多次被评为山东省先进临床学科及省立医院综合先进科室。血液专科护理位于省内领先水平,2009年被评为“山东省护理示范病房”,省立医院第一批护理品牌科室;2011年被全国妇女“巾帼建功”活动领导小组评为“巾帼文明岗”。

现任血液科主任兼学科带头人王欣教授,医学博士、博士后、二级教授和“泰山学者攀登计划”特聘专家,兼任山东大学临床医学院院长,山东大学诊断学研究所所长,卫生部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医学领军人才;山东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山东省卫生系统杰出学科带头人;山东省十佳女医师;山东省先进工作者;山东省卫生计生系统先进个人;教育部宝钢优秀教师;中国医师协会血液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血液医师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诊断学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美国血液协会ASH会员;欧洲干细胞移植EBMT会员;亚太干细胞移植APMBT会员等。兼任中华医学杂志、中华血液学杂志和白血病淋巴瘤杂志编委,并为JCO,Blood,Leukemia和Oncogene,JHO等杂志审稿专家。

近年来血液科在临床、科研及教学等各方面均取得迅猛发展,全科人员在国家核心期刊杂志发表论文300余篇及SCI收录文章200余篇;主编及主译学术专著3部,副主编10余部。荣获北美国际科研奖三项,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和二等奖一项,山东省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近期拥有国家863项目、卫生部公益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科研课题20余项,科研经费近千万元。已培养博士后3名,博士研究生40余名,硕士研究生100余名。

血液科始终坚持以“解除患者痛苦,挽救病人生命”为目标的医护服务理念,不断完善与进取,提高综合实力,争创全国一流临床科室,为健康山东做出更大贡献。

科室擅长
白血病
地中海贫血
缺铁性贫血
淋巴瘤
贫血
多发性骨髓瘤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再生障碍性贫血
单发性骨髓瘤
单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妊娠合并贫血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
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溶血性贫血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霍奇金淋巴瘤
巨幼细胞性贫血
恶性贫血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
慢性白血病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套细胞淋巴瘤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幼年型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低危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