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科

科室简介

北京市平谷区医院消化科,是国家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平谷医院基地,是北京市平谷区医院临床重点专科,“京东京津冀消化内镜协同发展中心”及平谷区“消化内镜高层次人才工作室”设在内镜中心,并牵头成立了“京津冀基层消化内镜联盟”。科室设有消化科病房、门诊、内镜中心,共有床位41张,医护人员36人,年门诊量5万余人次,出院病人数1900人次,年内镜数量1万余例,承担医疗、教学、科研、内镜培训等任务。目前,科室有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高级职称8人。消化科成立于1993年,配备先进的内镜设备,能够开展各种内镜检查,包括胃镜、结肠镜、十二指肠镜、气管镜、NBI+放大内镜、经鼻胃镜、超声内镜、胶囊内镜、双气囊小肠镜、经皮胆道镜检查。以及各种内镜下治疗,包括内镜下止血、息肉切除、异物取出、扩张、消化道支架放置、食道静脉曲张套扎、胃石碎石、小肠营养管放置术、内镜辅助下经皮胃造瘘、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内镜粘膜下剥离术(ESD)、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消化内镜隧道技术、内镜逆行阑尾炎治疗术(ERAT)、内镜-腹腔镜联合技术等。多次举办大型会议;完成国际合作项目、市科委重点项目、首发基金等十余项科研。2009年开始借助“模拟医院”的优势,进行消化内镜各种治疗技术的培训,目前已经培训了来自全国各地医生600余名。依托“区办市管、两院一科”的平台,成立了“北京友谊医院消化专家工作站”,首席专家是北京友谊医院院长张澍田教授。北京友谊医院消化科的王拥军教授受聘为执行主任,定期来北京市平谷区医院出诊、查房及内镜操作。科室多次被评为先进科室、科室管理优秀奖、优秀护理科室等。
详情

科室疾病

胡立霞
主任医师消化科
北京市平谷区医院
擅长: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急慢性胃炎、消化道出现、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胰腺炎、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缺血性肠病、炎症性肠病、结核性腹膜炎及功能性胃肠病等多种消化系统常见病以及疑难病。
孙庆悦
主任医师消化科
北京市平谷区医院
擅长:在消化科疾病诊治方面有较丰富的经验,熟练掌握胃镜、结肠镜操作,以及内镜下食道静脉曲张套扎术、内镜下止血、电切息肉、内镜下取异物等技术。
张永潮
副主任医师消化科
北京市平谷区医院
擅长: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擅长各种内镜诊疗技术,开展了单人结肠镜检查、坐姿下经鼻胃镜检查、双气囊小肠镜检查、NBI放大内镜检查、超声内镜检查、E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胆管取石、ESD(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SE(粘膜下肿瘤挖除术)、双镜联合等。
郭彩霞
副主任医师消化科
北京市平谷区医院
擅长:消化科各种疾病的诊治也积累了一些临床经验。胃炎、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胃溃疡、胃肠炎、肠胃炎
郭慧丽
副主任医师消化科
北京市平谷区医院
擅长:各种消化内镜的操作及内镜下治疗,包括胃镜、结肠镜、放大内镜、经鼻胃镜、双气囊小肠镜、胆道镜、超声内镜(小探头)、胶囊内镜。内镜下治疗包括:上消化道出血止血、息肉切除术、异物取出术、静脉曲张套扎术、食道狭窄扩张术、食道支架放置术、空肠营养管放置术、胃石碎石术、内镜辅助经皮胃造瘘术、EMR。活体动物ESD、ERCP。
查看更多医生

专家科普

胰腺炎抽血查什么项目
2024.05.16
胰腺炎分成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我们大多数碰到的是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的抽血检查项目还要分成在急性期的检查项目,以及经过治疗后、出院后的复查项目。1、急性期的检查项目:急性胰腺炎在急性期时,要进行的检查项目主要包括血常规、肝功能、电解质、肾功能、血脂以及一些自身免疫性检查、肿瘤指标检查,来评估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以及急性胰腺炎可能的病因。最常见的3大病因包括胆源性、酒精性高脂血症以及暴饮暴食相关性;2、经过治疗后、出院后的复查项目:患者在急性胰腺炎的恢复过程当中,最主要是检查炎症情况、肝功能情况恢复得如何。一般急性胰腺炎经过治疗后如果好转,会过2-4周再进行复查,尤其是一些高脂血症性的胰腺炎,经过药物治疗后,一般过2-4周要重新复查血常规、肝功能、电解质、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的情况,以了解恢复情况、血脂控制情况以及肝功能情况。所以,胰腺炎抽血的检查项目要根据病情的不同时期进行一些不同的检查,具体还是要去消化内科的专病门诊看一下。
李均副主任医师消化内科
17.46万
81
查血可以查出幽门螺杆菌吗,首选方法是什么
2024.05.10
查血可以查幽门螺杆菌。目前非侵入性的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方法,主要有血液检查、粪便检查,以及碳13、碳14尿素呼气试验等,在上述方法中,查血监测幽脉螺杆菌的准确性相对较低。虽然血液中可能存在幽门螺杆菌的相关抗体,但这些抗体的存在,并不一定意味着当前感染,或者活动性幽门螺杆菌,因此对于大多数情况,查血并不是首选的幽门螺杆菌的检测方法。相比之下,尿素呼气试验由于其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已成为国际上监测幽门螺杆菌的首选方法。这种方法不仅操作简单,而且准确性高,对于诊断或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刘谦民主任医师消化内科
9.97万
61
长期便秘为什么易发生大肠癌
2024.04.29
便秘和大肠癌直接的相关性,目前还没有一些明确依据,但是长期便秘,大便容易积存在直肠膨大的地方,大便排出不畅的时候,大便中的一些毒素会对对肠黏膜产生刺激,长期的刺激可能会使直肠息肉的发生率增加。有文献报道,便秘患者直肠息肉的发病率高于没有便秘的患者,直肠息肉尤其是一些腺瘤性息肉,尤其是2cm以上的腺瘤性息肉具有一定癌变几率。
张晓梅副主任医师消化科
8.09万
36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