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胸科医院感染免疫科,创建于2004年,科室以免疫缺陷人群相关的细菌、真菌、病毒等感染性疾病诊治、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及暴露后预防为特色;学科一直注重加强临床、科研、教学培训为一体的整体实力的提升,努力打造优秀的感染性疾病学科精英团队。
人员状况:现有医疗人员8人,其中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2名;护理人员17人,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名,护士名;科室内现有硕士5名,人员分布合理,老中青结合,科研能力强。
病房设备及设施:公共平台有功能完备的依柯达高能直线加速器、64排全身螺旋CT扫描机、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机、大型数字减影C型臂、史塞克电子高清胸腔镜、电子支气管镜、史托斯硬质支气管镜、多功能进口麻醉呼吸机、杜邦和日立全自动生化仪、血气分折仪、DNA扩增仪、细菌快速培养仪、彩色超声诊断仪、肺功能仪、呼吸睡眠监测仪、流式细胞仪、HIV病毒检测仪、心电监护、无创呼吸机、电动吸引器、微量泵、压缩雾化器、超声透化仪、输液泵等先进设备。
病床现40张,门急诊量平均80余人次/日,其中艾滋病30余人次/日,住院患者1700余人/年,其中艾滋病600余人/年。
近三年门急诊、住院人次:
住院人次:2017: 1600人次 2018: 1300 人次 2019: 1700人次
门急诊量:2017: 18000人次 2018: 14500人次 2019: 19200人次
病源病种:
1、艾滋病及艾滋病相关的各种机会性感染及机会性肿瘤:
肺孢子菌肺炎、结核病、非结核分支杆菌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单纯和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弓形虫脑病 、假丝酵母菌感染 、新型隐球菌感染 (隐球菌脑膜炎、隐球菌肺病)、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淋巴瘤、卡波西肉瘤等。
2、菌阴结核病:菌阴肺结核、肺外结核(结核性脑膜炎、淋巴结结核、腹腔结核、脊柱关节结核)等。
3、其他免疫缺陷疾病相关的细菌、真菌、分枝杆菌及病毒感染,涉及免疫缺陷人群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痛风、强直性脊柱炎、间质性肺病、糖尿病等。
4、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
医疗水平:科室承担了收治全省危重症艾滋病患者的诊疗工作,挽救了无数濒临死亡的病人的生命,协助省卫计委主办、协办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药品管理、信息管理、疑难病例讨论等培训班20余次,培训人员2400余人次,覆盖全省各级定点医疗机构,为全省抗病毒治疗工作持续开展提供技术支持。年门诊人次超过19200余人,年住院人次达1700余人。
科研方面:完成及在研省厅级科研课题是10余项,先后参与了“十一五”艾滋病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人群治疗策略研究和“十二五”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
论文方面:在国内刊物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40多篇,先后参与编写2017年3月《HIV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2019年3月《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患者合并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2019年7月《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换药策略专家共识》。
临床试验准备情况:
1.硬件设施:为开展药物临床试验,科室专门配备了低温冰箱1个,试验药品专用储藏柜1个、试验资料档案柜1个、受试者接待室1间,并备有抢救车1个,抢救药品齐全。
2.人员职责分工:为了科学、规范的开展药物临床试验,更好的保护受试者的权益和安全,我科共选6名研究者,3名研究护理人员作为临床试验研究团队,其中专业负责人1名,质控员1名,资料管理员2名,试验药物管理员2名。专业负责人满足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高级职称、经过了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技能和GCP等法律法规的相关培训,医疗人员满足医学专业、中级职称以上并经过了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技能和GCP等法律法规的相关培训。
3.人员培训:4人参加了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高级研修学院、中国药理学会举办的培训班,均已获得证书,其他研究成员均参加省级及院内GCP培训,并多次参加院内组织的GCP、伦理审查工作指导原则和相关技术技能的培训及本科室自己组织的科室内部培训。
培训内容包括:①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管理文件体系的建设;②药物临床试验相关法规及GCP解读等;③医学伦理学的发展与伦理委员会的建设;④药物临床试验中如何规范试验用药物的管理;⑤如何加强机构和专业组质量管理;⑥新药临床试验技术规范要点等等。
4.参与上市后药物临床试验项目:
(1)初治涂阳肺结核含白介素-2治疗新方案随机多中心临床研究
(2)在中国进行的多替拉韦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开放型多中心药物重点监测
(3)基于艾博韦泰的联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方案用于HIV暴露后预防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
(4)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含利福布丁或利福平抗结核方案治疗HIV合并肺结核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