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内科
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本科室共收录31位医生
科室介绍

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南昌市第一医院)?心内科分为心血管一科和心血管二科2个科室:

心血管一科

于1982年正式独立建科,是南昌市名科,通过四十年的发展,如今已形成了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一级综合性大科室。是南昌市心血管内科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心脏介入省市共建学科。

一、科室规模

科室普通病床54张,重症监护病床10张。科室于2016年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2019年获批中国房颤中心和心衰中心建设单位,2023年拟建立心脏康复中心、远程心电监测中心。

二、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科室现有心血管专业医师22名,护理人员20余名,其中高级职称7名,硕士生导师2名,在职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19名。

三、学科技术开展情况

科室熟练开展各项心血管诊疗技术,在南昌市内处于全面领先水平,是市内心血管专业的领头羊,部分技术在全省甚至全国均处于领先水平。

可开展冠脉造影、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对合并偏头痛、不明原因脑卒中的卵圆孔未闭的介入治疗,心房纤颤、室上性心动过速、特发性室速等疑难病例射频消融治疗,对缓慢心律失常的永久起搏器植入治疗,心力衰竭的多腔起搏治疗,对心脏猝死的自动心脏除颤复律起搏器(ICD)治疗,风湿性/先天性瓣膜狭窄球囊扩张术,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支持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如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等。

特色一:南昌市首家中国胸痛中心。科室是我国较早开展心肌梗死急诊PCI治疗的科室之一,强调“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2003年开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治疗,于2014年创建南昌市首家胸痛中心,保持全年24小时绿色双通道(心内、心外)通畅,于2016年通过中国胸痛中心认证,2018年获批江西省二级胸痛中心。胸痛中心的成功建立缩短了胸痛发病至血管开通时间,大大降低了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死亡率。

特色二:南昌市首家自主开展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自2019年开始进入全面开展电生理介入新时期,能自主完成高难度房颤射频消融术,为广大房颤患者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提供机会。同时能自主完成左心耳封堵术、无导线起搏器植入术、防核磁CRTD植入术等其他高精尖手术。

特色三:省内首先开展《卵圆孔未闭封堵术治疗不明原因偏头痛及脑卒中》。自2013年开展全国领先水平的新项目彩超发泡试验和卵圆孔未闭封堵术,以治疗卵圆孔未闭合并偏头痛或不明原因脑卒中,使许多偏头痛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显着提高,降低了不明原因脑卒中的复发率。

特色四:利用自主开发、国内独创的《医疗延伸服务平台》进行患者回访管理。科室应用现代化数字技术,2013年全国首创自主开发《医疗延伸服务平台》软件对患者进行回访管理,该软件具有“医师回访”、“碎屑时间回访”以及“回访提醒”等三大特有功能,为心血管病患者提供量身定制的出院后回访服务,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改善其预后,颇受广大患者好评。

四、科研创新情况

完成GCP项目10余项,每年均有科研课题申报10余次。近5年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SCI7篇、核心期刊6篇。2023获批南昌市心血管病精准防治重点实验室建设单位。

心血管二科

始建于1982年,是我省心血管疾病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我院重点发展专科之一,是江西省重点专科、南昌市名科,为国家级胸痛中心、国家级高血压达标中心、江西省科普教育基地、南昌市科普教育基地。

一、科室规模

科室共开放床位95张,其中象山北路院区开放床位59张、九龙湖院区开放床位36张,设冠心病、心律失常、结构性心脏病、高血压及相关疾病等亚专业组。

二、人才队伍建设情况

科室现有医生21名,其中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4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名,获博士学位者1人,在读博士2人,获硕士学位者10余人,全国优秀带教老师2名,省级优秀带教老师1名。

三、学科技术开展情况

全面的介入技术,科室1989年率先在江西省内开展冠状动脉造影及右心导管术,1991年开展心脏起搏器植入术;2003年开展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左室造影术、肾动脉支架术、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2004年开展经皮主动脉内气囊反搏(IABP)术;2007年开展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2009年开展经桡动脉途径冠脉支架术及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化学消融术;2012年开展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植入术;2013年开展在三维标测下复杂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及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2014年开展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2015年开展锁骨下动脉支架植入术及肾动脉支架植入术;2018年开展药物球囊治疗支架内再狭窄病变及冠脉分叉病变;2019年开展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TAVI)。

其中带除颤功能的三腔起搏器(CRTD)安装术、三维标测指导下的频发室早、室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术、肌部室缺介入封堵术、左主干累及前三叉的冠脉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慢性锁骨下动脉闭塞支架术、经血管内超声指引下的冠脉左主干病变的介入治疗、压力导丝(FFR)技术指导冠脉支架植入术、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等均是南昌市首例,填补了多项市级空白。

新近开展的项目有经皮肾上腺静脉取血术、无导线起搏器(MICRA)安装术、心脏收缩力调节器(CCM)安装术等新技术项目,紧跟学科发展前沿,为不同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全面、先进、规范的诊疗服务。

目前我院心血管内科在复杂冠脉病变的精准介入治疗、各种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外周大血管支架植入术以及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等介入手术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院内+院外、全天候慢性病管理:科室现为中国胸痛中心及中国高血压达标中心,所有胸痛病人严格按胸痛流程进行精准化治疗及管理。高血压病人按中国高血压达标中心的要求进行精细化管理。对于高血压、心衰等慢病患者,应用《医疗延伸服务平台》软件对患者进行随访管理。

同时重视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每年多次定期开展大型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且建立了患者微信群,可线上、线下、院内、院外,全天候的对高血压、心衰、冠心病等慢病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及管理,做患者全天候、触手可及的心血管健康依靠。

四、科研创新情况

近3年,科室共承担国家级及省级科研课题10余项,获经费资助20余万元;并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南昌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发表文章50余篇,其中SCI收录5篇,核心期刊40余篇。

五、临床教学情况

科主任兼任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科教研室主任。科室现有全国优秀带教老师2名,江西省优秀带教老师1名。多名教师在教学大赛中获奖,内科教研室也被评为优秀教研室。同时多次主办国家级及省级继续教育项目学习班,为南昌市及周边县市同行提供学习机会,促进地区间的学术交流。

六、先进设备配置情况

目前病房配备呼吸机、体外人工膜肺机(ECMO)、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仪(IABP)、血气分析仪、彩色超声仪、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仪(CRRT)等众多先进医疗设施,努力保障患者得到及时、高效的抢救与治疗。

北院心脑内科2022年5月15日成立床位16张,以附近居民心脑血管疾病内科治疗为主兼顾慢性心脑血管病门诊复诊治疗。

目前有7位医生,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5人,博士1人硕士4人。

心内科神经内科开展的介入检查治疗均可熟练开展。以心律失常介入治疗和冠脉疾病介入治疗神经内科介入检查治疗为特色。

在院内率先开展室间隔肥厚导管消融治疗。今年8月份开始有心内科神经内科规培生入科。导管室C臂等大型心脑血管介入设备仪器均随时可投入使用。

紧紧抓住心内科神经内科介入检查治疗这根主线做大做强!

科室擅长
高血压
冠心病
心律失常
先天性心脏病
室性心动过速
劳累性心绞痛
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
急性心力衰竭
扩张型心肌病
继发性高血压
肾血管性高血压
不稳定型心绞痛
室上性心动过速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慢性高血压
室上性心律失常
室性心律失常
收缩期高血压
特发性高血压
心力衰竭
应激性心肌病
右心室衰竭
原发性高血压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肾性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