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起源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心内科监护室,省内率先独立建制,最初命名为“危重病监护救治中心”,2010年正式更名为“重症医学科”。经过30余年的发展,两次病房搬迁,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由最初简易的6张监护病床,发展到目前拥有国内一流的医疗救治设备设施和病房环境。
目前开放3个病区,用房面积8000余m2,设置监护病床57张。病房设计契合现代医院感防控要求,不仅配备有良好的新风系统,亦可以自然通风。另有在建心脑血管医院病区单元,预设床位36张。
科室是安徽省首批省级重症监护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安徽省护理协会护士长培训班临床教学基地、安徽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是中国医师协会重症医学专科医师和住院医师“双重”规范化培训基地;同时承担蚌埠医学院本科教学和硕士研究生培养任务。
科室在国内重症医学同行中较早取得国家药物临床试验专业资质,2021年初建设有首次人体研究(first-in-human,FIH)病房,为我院开展国家创新药物的一期临床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科室现状
科室现有重症医学专业医护人员110余人,其中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任护师1人,副主任护师5人;教授1人,副教授5人;担任蚌埠医学院硕士生导师5人,安徽医科大学重症医学专业博士生导师1人。
自建科以来,始终秉持“终极努力救治每一位危重病人”为己任,信念坚定,迎难而上。特别近10余年来,在皖北地区遭遇“小儿手足口病”、“禽流感”、“甲型流感”、“COVID-19疫情”等重大传染病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中,积极主动,冲锋一线,舍身忘我,充分诠释了“敢战敢拼”的重症医者的担当和情怀。
科室特色
科室先后在省内较早常规开展了血流动力学监测、氧代谢监测、颅内压监测、床旁重症超声、机械通气、血液净化等器官监测和支持技术,最大限度保证了危重病人的生命安全。特别是近5年来体外膜氧合(ECMO)技术的常规开展,使很多既往存活无望诸如“急性爆发性心肌炎”、“难治性心源性休克”、“大块肺栓塞”、“重度ARDS”等危重病人转危为安,同时为我院外科尤其心脏大血管外科开展高难度复杂手术提供有力的支撑保障。
2018年以来,科室先后负责省厅级以上科研项目15项,参加国内外横向研究和药物临床试验多中心项目20余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二类以上期刊论文50余篇,其中收录SCI期刊10篇,MEDLINE期刊15篇,参编医学专著5部人次,获批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0余项,专利转化2项。
历年来,举办多层次继续医学教育项目30余项,承办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专科“5C”资质培训班3期,CCUSG全国重症超声培训班1期,创办的重症医学“江淮论坛”已成为国内同行学术交流的知名品牌,科对科对口支援县基层级医院建设8家,承担安徽省卫生健康委适宜推广技术项目2项,为安徽省重症医学规范化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蚌埠市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目前已发展成为病房环境和设备设施,医疗技术水平以及综合服务能力居国内一流,组织管理规范的重症医学专科;医教研协调发展,成为集“院校-毕业后-继续医学教育”为一体的、具有较大能力培养专科人才和帮扶基层医院发展,有较大区域影响力的重症医学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