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蚌埠市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科
蚌埠市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本科室共收录16位医生
科室介绍

蚌埠市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科)感染性疾病科前身是传染病科,1961年成立,2002年更名为感染性疾病科。科室目前是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合作单位,设有王福生院士工作室,成立了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感染病专业)、慢性病免疫与临床重点实验室。

科室现状:

科室现有医师团队27人,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8人,博士研究生2人,硕士研究生23人(其中博士在读3人);专职检验师2人;护理团队43人,副高4人。

科室2018年搬入感染楼,设立病区4个,共有床位151张,三楼为肝病病区;四楼为综合病区(包括肝病、感染等);五楼为发热及重症感染病区;六楼为应急病区(设有负压病房)。

科室目前是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合作单位,设有王福生院士工作室,成立了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感染病专业)、慢性病免疫与临床重点实验室,研究分三个方向:慢性病毒性肝炎及相关疾病的免疫治疗、脂肪肝发病机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基因易感性。

主持多项省级及校级课题,其中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2项,安徽省教育厅一般项目2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安徽省卫生厅课题1项,发表论文100余篇,SCI论文20余篇。

在护理部领导下,科室护理部持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加强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不断改善患者就医感受,提高患者信任度及满意度;科室护理部定期开展护理业务讲课、操作技能培训,提高护士主动学习能力,积极鼓励护士申报课题、发表论文,并采取“老带新”模式,提示护士在科研方面技能;在抗击新冠肺炎中,全员全程参与,集体及个人多次获得医院、省级乃至全国表彰。

科室多次参与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救援,包括每年的抗洪救灾医疗救援、2014年埃博拉疑似病人的隔离与治疗等;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科室率先设立发热门诊,接诊蚌埠首例患者,全程参与重症患者救治,并多次驰援上海、宿州等各地疫区,获得了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安徽省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称号,并且多人获得国家级、省级及市级各项表彰。

历任领导:

科室主任:赵守松(2000年——2019年)

刘传苗(2019年——)

科室副主任:赵久法(2000年——2019年)

刘传苗(2004年——2019年)

高春明(2019年——)

李冬冬(2020年——)

病区副主任:赵久法(2019年——)

陈家盛(2019年——)

张莉(2021年——)

科室护士长:宋卫芹(2008年——2019年)

乔艳(2019年——)

科室副护士长:张妹(2019年——)

赵冬梅(2019年——)

科室特色:

科室主要从事传染病、肝病及感染性疾病的诊治工作,经过60多年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脑囊虫的诊断与治疗;各种肝衰竭的诊治(包括人工肝治疗:目前主要开展的治疗模式有单纯血浆置换、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DPMAS联合血浆置换/半剂量血浆置换、DPMAS、胆红素吸附等。);各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与治疗;发热待查的诊治;疑难危重肝病诊治;疑难危重感染诊治;流行性出血热及经典传染病的诊治等特色。

目前是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全国脂肪肝规范诊疗中心、中国慢乙肝临床治愈(珠峰)工程分中心、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技术师范中心、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传染病专业)。

科室擅长
肝硬化
肝癌
脂肪肝
肝炎
痢疾
甲肝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乙肝
丙肝
病毒性肝炎
狂犬病
麻疹
水痘
疟疾
化脓性脑膜炎
戊肝
猩红热
病毒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
肝衰竭
脑囊虫病
自身免疫性肝病
黄疸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感冒
急性病毒性肝炎
酒精性肝病
流行性出血热
慢性病毒性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