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
本科室共收录3位医生
科室介绍

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设有和滨湖院区2个院区:

合肥一院本部院区简介:安徽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介入科成立于1989年,并于1990年建立介入病房,系安徽医科大学硕士学位授予点、皖南医学院硕士学位授予点及蚌埠医学院硕士学位授予点,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出血中心理事单位,拥有2位合肥市名医工作室领衔人,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点专科。

2022年7月7日,经过院党委会多方调研及两个科室精心筹备,介入科与血管外科迎来了发展新篇章,正式合并重组更名为介入血管外科,使我科对于血管性疾病的综合诊治水平迈上新的台阶。重组后的介入血管外科分为肿瘤微创治疗组、血管介入治疗组、血管外科治疗组及非血管介入治疗组。目前科室设备先进、技术优良、诊疗项目齐全。

介入血管外科病房共有42张床位。拥有3个独立使用的介入手术室,其中杂交手术室1个,科内装备有飞利浦公司UNIQClarityFD20DSA一台、西门子ARTISPhenoDSA两台。现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3名,其中硕士研究生导师2名,博士1名,博士后1名,硕士5名,介入病房护士15名,介入手术室护士3名,介入手术室技师3名,共同构成了完整的介入诊疗体系。

科室有着优良的科研传统和科研基础,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省级重点研发项目3项、市级科研项2项。近5年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SCI论文9篇,主编大型医学专著1本,参编学术专著4本,已培养了二十多位硕士研究生。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合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合肥一院滨湖院区简介: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南区滨湖医院血管外科,专门从事血管疾病研究和诊治,对各种血管疾病有较深刻的认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可开展各类血管外科疾病诊疗,其中动脉疾病包括:颈动脉狭窄、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腹主动脉瘤、内脏动脉疾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静脉疾病包括:下肢静脉曲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髂静脉受压综合征、布加综合征、各种复杂血管畸形的综合治疗;透析相关动静脉内瘘的建立和维护、中心静脉狭窄的腔内治疗等,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在省内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科室目前拥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3人。同时科室注重与国内顶级血管外科(如: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血管外科、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血管外科等)建立密切临床及学术交流,构建共同合作的良好平台,国内著名专家不定期来我院门诊及手术。

医疗特色:

一,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腔内治疗:专家团队微创腔内治疗主动脉及内脏动脉夹层动脉瘤。

二,下肢静脉曲张的微创治疗:结合点剥、激光、射频、硬化剂等多种微创治疗方案,超万例经验。

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综合治疗:省内最早开展微创机械血栓清除术,技术经验省内领先。

四,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综合治疗:多种人造血管和自体血管搭桥手术;腔内微创治疗技术,同时具备Rotarex、Turbo-hawk、DCB、激光热消融等国内、省内先进微创治疗手段。

五,血透通路的建立和维护:省内率先开展血透通路建立、维护等综合微创治疗,其中较早开展复杂动静脉瘘建立及修复手术。

六,颈动脉狭窄治疗:全省率先开展颈动脉内膜剥除术(CEA)及颈动脉腔内成形术(CAS)。

七,血管瘤与血管畸形治疗:采用手术切除,同时运用激光、硬化剂微创治疗各种复杂血管畸形。

教学科研:

血管外科于1994年在全国和全省最早开展下肢静脉曲张点式抽剥术,该手术具有微创、疗效显著以及复发率低深受广大患者好评,并获安徽省和合肥市科技成果奖;2004年在全省率先开展颈动脉内膜剥除术(CEA)治疗颈动脉狭窄,并于同年开展胸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手术;多次主办国家级和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

血管外科同时还作为安徽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教学科室及安徽医科大学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积极参与教学及科研,培养硕士研究生4人,科主任丁锐主持的《下肢静脉曲张的新术式及病理研究》《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中浅静脉手术对深静脉功能的影响》获省、市科研成果奖,科室发表SCI等论文20余篇,参与编写《下肢静脉曲张精要》、《实用静脉曲张治疗学》,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一项。

科室擅长
主动脉瘤
动脉瘤
静脉曲张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
腹主动脉瘤
下肢静脉曲张
下肢深静脉血栓
静脉血栓
下腔静脉血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