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内科

科室简介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内科系安徽医科大学血液病研究中心和血液病学系牵头科室,安徽省临床重点专科。现有“三个普通病区、一个造血干细胞移植病区、一个血液病诊断实验室以及一个CAR-T细胞转化应用与研究实验室”。主任医师4人,教授/研究员2人,副主任医师11人,副教授8人,博士及博士以上(博士后)学历者17人,在读博士8人,硕士学历者13人,全科医疗及护理人员共70余人。主要为全省各地及部分外省“白血病、淋巴瘤、浆细胞性疾病、出凝血异常以及各类贫血”等血液系统疾病患者提供高质量的诊疗服务,独立进行与国际水平接轨的血液肿瘤MICM诊断分型和预后分层,省内领先开展CAR-T靶向免疫细胞治疗血液肿瘤等特色技术。创建全省首个独立培养血液学科研学术及临床专业型博士研究生的学科点。近10年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省级科技重大专项1项以及其他省厅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近100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杂志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在NatureCommunications、Blood以及Leukemia等国际知名杂志发表SCI论着100余篇。
详情

科室疾病

专家科普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治疗方案
2024.01.08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主要是红细胞增多,容易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常见并发症是血栓和出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要进行治疗。1、放血治疗:最简单的治疗就是放血治疗,将红细胞放出,就是去除红细胞。现在有一个方法是红细胞单采,把红细胞降到正常,这种方式属于临时措施;2、干扰素:如果从根本上控制红细胞增多,可以采用干扰素治疗,一般是长期用干扰素,将红细胞降到正常范围;3、靶向药物:因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存在基因突变,将来可能使用靶向药物,JAK2抑制剂用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其药物目前没有用于临床,将来可能用于临床。
刘尚勤主任医师血液内科
10.73万
85
淋巴瘤分期
2024.01.04
淋巴瘤通常按照淋巴结分布区域进行分期,一般分为4期。但不同类型的淋巴瘤分期可能不同,如滤泡性淋巴瘤,有自己的分期系统。1、Ⅰ期:单个的淋巴结区域;2、Ⅱ期:横膈一侧2个以上的淋巴结区域;3、Ⅲ期:横膈两侧都出现淋巴结的广泛侵犯;4、Ⅳ期:除淋巴结多发的情况外,还有结外器官的侵犯,包括骨髓、肺脏、肝脏、中枢神经系统、皮肤等。淋巴瘤的分期对治疗和肿瘤复合是很好的判断,也是预后的指标。一般Ⅲ期、Ⅳ期病人的预后比Ⅰ期、Ⅱ期差,任何疾病早治疗效果会更好。所以,出现淋巴结肿大,应该及时去就诊,判断淋巴瘤的类型、分期,决定是否需要治疗以及治疗的方案。
欧晋平主任医师血液内科
13.87万
20
血凝的意思
2024.01.04
单纯看字面,血凝即血液凝固,是机体正常的止血过程。血凝的过程较复杂,在机体内是一个调动很多因素的精巧的过程,外伤、感染或者很多诱因都可以触发。以外伤为例,毛细血管受到损伤,血管壁有一个缺口,首先局部的血管会发生收缩,使出血减少。其次,很多血小板会聚集在这个地方形成血小板血栓,很多凝血因子会依次激活形成一个血凝块。这三个环节共同让血液凝固,减少身体的损伤。
范芸主任医师血液内科
14.68万
33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