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
网站导航
消化内科切换
简介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临床科室。是国家认定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消化道早癌研究协作单位。近三十年来,消化科历经几位主任和全科同事们的共同努力,科室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蓬勃发展。技术力量日益雄厚,诊治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已成为消化系疾病的诊治中心。

现任消化内科主任程艳丽教授目前担任北京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委员,北京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委员,北京医学会肠道微生态与幽门螺杆菌分会委员,北京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Hp与早癌学组委员,北京医师协会消化内科专业医师分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GERD协会常委,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消化及消化内镜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关村(泛亚)消化内镜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国家消化病临床研究中心——早期胃癌筛查研究协作中心专家组成员。

消化内科现有14名医师、28名护士。14名医师中,具有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3人,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10人,承担医疗、教学以及临床科研工作。消化内科下属有门诊、病房、消化内镜中心、胃肠动力室等,能够全面处理胃肠及肝胆胰等脏器的相关疾病。

消化内科门诊

消化内科门诊年门诊量约6万人次,每日均有专家门诊及普通专科门诊,能够熟练诊治消化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尤其在胃食管反流病、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功能性胃肠病、炎症性肠病、慢性肝病、胆胰相关疾病以消化道早癌的筛查及诊治方面形成专科特色,并开设“幽门螺杆菌与早期胃癌”专科特色门诊,能够快速及时解决门诊患者问题,患者满意度较高。

消化内科病房

消化内科病房开放床位30张,每年收治住院病人近1800人次,病房全体医护人员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严格执行医院及科室的规章制度及18项医疗核心制度。科室严格贯彻“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理念,简化就医流程,具备良好的服务态度和医患沟通能力。科室制定了突发急症的诊治流程、应急预案,重视危重病人抢救及疑难病人诊疗工作,具有较高的急诊收治率和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

同时科室秉承用精湛的医术以及优质的服务为患者解除病痛,保障医疗质量及安全。目前科室能够熟练准确地进行消化性溃疡及其并发症、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慢性腹泻、慢性便秘、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胆道感染、胰腺炎、肝硬化及并发症、消化道出血、消化系统肿瘤及其他疑难杂症的诊治。

消化内科内镜中心

消化科内镜中心面积约400平方米,设有操作间4个,分成诊断中心和治疗中心两部分;有完善的术前准备室、内镜诊疗室和术后观察室。年内镜中心每年行内镜检查约15000余例,镜下治疗2200多例,其中胃肠息肉样病变电切术及EMR术约1800余例,超声内镜检查约400余例,同时开设13C呼气试验,快速、无创地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检测。

内镜中心具有先进的内镜清洗消毒房间、内镜清洗消毒灭菌设施,能够对内镜进行严格彻底地消毒,每3个月进行消毒质量检测一次,完全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消化内镜中心具有先进的电子胃镜、电子肠镜、放大胃肠镜、染色内镜、十二指肠镜及超声内镜。积极开展普通内镜、无痛内镜、放大染色内镜、超声内镜、胶囊内镜等检查技术,年内镜检查量达15000例。放大染色内镜技术可以直接观察到胃肠黏膜腺体开口形态,清晰地显示出病变范围及常规胃肠镜难以发现的病变,超声内镜检查技术,可以清晰地了解胃肠病变浸润的深度及性质,为合理的治疗奠定了基础。

内镜中心开展的无痛内镜检查消除了患者对内镜检查的痛苦及恐惧,深受广大患者欢迎,年检查量达9000余例,特别在老年患者无痛内镜检查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小肠疾病的检查是胃肠道检查中最困难的部位,近些年消化内科通过开展胶囊内镜检查,成功地诊断了小肠疾病。

在内镜治疗方面,积极开展内镜下止血术、异物取出术、消化道息肉切除术等常规治疗,以及消化内镜三四级手术如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硬化治疗及套扎术、内镜下食管球囊扩张术与支架植入术、胃镜下经皮胃空肠造瘘术。

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及相关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EST)和胆管、胰管支架置入术,内镜鼻胆道引流术(ENBD)等高水平的镜下手术。通过上述的超级微创手术,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以及术后的生活质量,避免了外科手术创伤的痛苦。

科室重视内镜下消化道早癌的筛查,利用超声内镜、放大内镜、染色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等进行可疑病变的精查工作,进一步提高消化道早癌的诊断率。目前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被认定为“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联盟”及“国家消化病临床中心早期胃癌研究协同网络协作中心”,2020年被评为北京市“染色内镜及内镜黏膜切除术(EMR)特色内镜培训基地”,2021年被北京市健康管理协会认定为“胃肠道肿瘤“三早”协同筛查项目合作单位”。

胃肠动力检查室

消化内科胃肠动力室可以开展24小时PH监测、氢呼气试验、结肠传输试验等消化道动力的检测方法,为动力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疗效的评估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消化内科将继续依照“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指导思想,将医、教、研、防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在诊疗技术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 响应及时

  • 真实医生

  • 不接诊随时退

医生推荐

更多
暂无医生信息
科普内容
更多
本院医生未创作科普,显示平台其他内容

茶叶对肠胃有好处吗

刘谦民 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茶叶对肠胃可能有一定的好处,但具体效果因人而异,也受到茶叶种类、饮用量和个人健康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某些研究表明,茶叶中的化合物,如茶多酚、儿茶碱等,可能有助于肠胃。1、促进消化:茶叶中的咖啡因和茶多酚等成分,可以刺激胃酸分泌,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食物的消化;2、抗氧化:茶多酚等抗氧化物质,可以减少自由基对胃肠道黏膜的损伤,保护胃肠细胞;3、抗菌作用:茶叶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具有抗菌的活性,有助于维持肠道内微生物的平衡。但是,过量饮用浓茶或在不适宜的时间饮茶,可能会对胃肠产生不良影响,如胃肠不适、胃痛、胃酸过多等。此外,对于患有胃肠道疾病的人,如胃炎、胃溃疡、肠易激综合征等,饮茶可能需要谨慎。
34097 11
2024-02-23

大便发黑但是没有不舒服是怎么回事

刘谦民 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会遇到大便发黑的情况,如果没有不舒服,其原因具体如下:1、食物:如猪肝、猪血、巧克力、奥利奥等,可能会使大便呈黑色;2、药物:如铁剂、铋剂等,也可能会导致大便发黑,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停止使用或服用相关物品,大便颜色通常会恢复正常;3、上消化道出血:大便发黑也可能是因为上消化道出血,通常表现为柏油样便及黑色黏稠大便。若没有其他症状,如腹痛、恶心、呕吐等,出血的可能性并不大。总体而言,如果发现大便发黑但没有其他不适的征兆,可以先观察自己的饮食和药物的摄入情况,检查是否为食物或药物引起。若排除上述因素,而且大便持续发黑,则建议及时就医进行检查,以便确定是否存在潜在的健康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没有不舒服的大便发黑无需过于担心。
29268 79
2024-02-23

大便干燥怎么治

刘谦民 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大便干燥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会导致排便困难,甚至引发痔疮等疾病,治疗大便干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饮食:这是关键,多喝水和摄取足够的水分是预防大便干燥的重要措施,还应多吃高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麦面包等,这些食物能增加大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2、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每天定时排便,在排便时要放松心情,不要用力过度,以免造成肛门出血;3、适量运动:也能帮助缓解大便干燥,运动能促进肠道蠕动,加速排便;4、药物治疗:如果上述方法无法缓解大便干燥,可以考虑使用药物治疗,例如使用软便剂、泻药等,可以帮助软化大便,缓解排便困难的问题。但是,在使用药物治疗时,一定要遵循医生的建议,不要自行用药。
15048 82
2024-02-23

大便结束后有透明的黏液是什么情况

刘谦民 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大便结束后有透明的黏液,通常是正常现象。人体的肠道在消化过程中会产生黏液,以帮助食物在肠道顺利移动,并保护肠道免受食物的磨损。黏液还可以帮助吸收水分,使大便保持适当的水分平衡,透明的黏液是由肠道黏膜分泌,在肠道中起到润滑和保护的作用。如果黏液过多,尤其是脓性或血性,可能是肠道问题的迹象。若黏液伴有腹痛、腹泻、便秘或其他不适症状,可能与某些疾病有关,如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肠道感染、肠道肿瘤等。总之,大便结束后有少量透明的黏液通常正常,无需特殊处理,通过调整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症状即可缓解。如果黏液量过多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则建议及时就医,进行相关的检查,以明确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19626 1
2024-02-23

大便次数增多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刘谦民 主任医师 消化内科
大便的频率和质地通常是衡量消化系统健康的重要指标,当大便次数突然和逐渐增多时,可能不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特别是在没有明确诱因的情况下,大便次数增多可能是需要关注的信号,大便次数增多的原因具体如下:1、肠道问题:在大多数情况下,大便次数增多可能与肠道问题有关,例如食物不耐受、肠道敏感、炎性肠病等,都可以导致这一症状的出现,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得到处理,可能会对肠道健康造成长期影响;2、全身性疾病征兆: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都可引发这一症状,这些疾病不仅影响肠道健康,还会对全身多个系统产生影响。如果发现自己大便次数增多,而且持续一段时间,建议尽快寻求医疗帮助,通过适当的检查和诊断,医生可以确定问题的根源,并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88800 45
2024-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