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影像中心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本科室共收录26位医生
科室介绍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影像中心成立于1950年,现已成为管理规范有序、人员梯队合理、检查设备精良、技术力量雄厚、诊疗水平较高的医学影像重点学科,也是国内重要的影像医学专业及影像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卫健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医学影像专业机构。

现有在编职工136人,其中正高职称8人,副高职称14人,博导1人,硕导5人;有国家级本科教学一流课程负责人1人,浙江省卫生高层次创新人才1人,浙江省“三育人”先进个人1人,温州名医1人,温州医科大学教学名师1人。

科室成员兼任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教育学组副组长、中华医学会放射分会神经专委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分会呼吸学组专委会委员、全国高等学校医学影像学专业教材评审委员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影像技术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副会长、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放射专委会总干事、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影像护理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社会任职。

科室拥有大批先进的高精影像设备。近十年来,先后引进640层螺旋CT机及宝石能谱CT、3.0T磁共振机等先进设备,使科室的影像技术和诊断水平飞速提高。科室现有磁共振机6台、CT机12台、DR机9台、数字胃肠机1台、乳腺DR机3台、双能骨密度仪3台、移动DR机5台等。科室日常影像检查工作量大,其中CT/MR年检查量均居全省前列,CT日检查最高超2400例。

近年来,科室大力引进、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人员结构不断优化。教学上,依托科室的温州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专业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现为浙江省规模最大的影像学专业本科与硕士生教学基地;依托科室的医学影像技术学专业为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与台湾中山大学联合办学特色鲜明,移地教学全国首创,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满意度高。

同时,科室主持多项国家级与省市级医学继续教育培训项目。2020年,科室获国家级一流本科实验教学课程1门,浙江省线下一流课程1门,浙江省“互联网+教学”优秀案例一等奖等。

科研上,科室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浙江省科技厅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及厅市级课题等多项研究;参与国家973课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多中心或子课题项目。同时,科室主持多项省部级和校级教学科研课题。近年来,科室每年发表SCI论文10篇以上。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科室成员出色完成新冠筛查、分级诊断、康复评估及科学研究等任务。科室集体荣获“温州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温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温州市工人先锋号”、中共温州医科大学委员会组织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事迹突出的党支部”、“温州市青年文明号”、“温州市巾帼文明岗”等多项荣誉。

主任:郑祥武

副主任:杨运俊(兼)、曹国全、孙厚长、潘克华

技师长:温新东、郭献忠

科研干事:刘瑾瑾

诊疗范围与特色:

普通放射开展项目

(1)全面开展全身各部位常规摄片及骨龄检测、全脊柱、下肢全长等特殊摄片。

(2)特殊检查包括乳腺钼靶摄片、双能骨密度测定等。

(3)消化道造影、子宫输卵管造影、上下肢静脉造影、窦道造影、泌尿系统造影等。

CT开展项目

(1)全身各部位常规CT检查。

(2)全身CT血管成像:冠脉成像、脑血管成像、肺动脉成像、支气管动脉成像、肢体动静脉成像等。

(3)CT灌注成像:脑灌注成像、肝脏、胰腺等实质脏器肿瘤灌注成像。

(4)开展CT能谱成像临床应用与基础研究。

(5)肺结节、冠脉成像等人工智能的应用。

(6)各种介入穿刺精准定位与辅助治疗。

MR开展项目

(1)全身各部位常规MR检查。

(2)MRCP、MRU、MR波谱检查等特殊检查。

(3)乳腺、前列腺、直肠等分级诊断MR检查与研究。

(4)MR脑功能成像临床应用与研究。

特色项目

(1)CT血管成像与灌注成像,尤其是脑动脉成像与脑灌注成像、支气管动脉成像、肢体动静脉成像等方面具有丰富临床应用经验并有深入研究,具有国内领先水平。

(2)本地区率先开展多项MR检查项目,尤其在脑功能MR成像、乳腺癌MR多序列与功能成像等项目,具有国内先进水平。

(3)参与胃肠、结直肠、呼吸、神经、妇科、血液、泌尿等临床多学科诊疗(MDT)项目,提供精准影像诊断与精准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科室擅长
肺癌
肺肿瘤
小细胞肺癌
放射病
放射性肺炎
肺结节
肺结节病
孤立性肺结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