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免疫科

科室简介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于2004年正式建科,业务量和医疗水平发展迅速,现有一个病区和6间专科门诊。2019年度门诊量超10万(省内第二)人次,住院量约3400人次(省内第一),集医、教、研为一体,是浙江省内建科较早、临床规模和综合实力领先的独立风湿病学科。目前是浙江省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单位、卫生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科室现有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7人;博士3人,硕导3人,博导1人。多名成员曾赴英、美、法、澳及台湾等地交流学习。科室注重常见风湿免疫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内科疑难杂症的诊断,同时也注重学科建设,基础研究涉及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痛风和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研发,同时参与和承接十余项国内外药物临床试验(GCP)。近几年发表SCI论文数十篇,其中2区以上超10篇,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4项,厅局级课题多项和省市级科技进步奖多项,获青年英才项目两项。科室教学业绩突出,获教改课题多项,科室成员多次获得校级教坛新秀、校级留学生全英语授课优秀教师、优秀带教老师、规培优秀导师和百年华诞“教书育人奖”等称号。目前已培养硕士研究生70余名,为省内外各大医疗机构输送了大量优秀青年人才。副主任:孙莉(主持)诊疗范围及特色:风湿免疫专业以疑难杂症为临床特点,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血管炎、皮肌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干燥综合征等,不仅容易出现危重并发症,还经常合并抑郁焦虑状态。科室在此类临床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科室率先开展常规多学科团队门诊,着重于解决风湿相关疑难和复杂合并症。在免疫性生殖失败方面,助孕保胎成为特色专科门诊。此外,开展常规关节B超检查、唇腺活检、肾活检、肌肉/皮肤活检及关节穿刺及治疗等操作,技术成熟。同时,医护常规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定期举办科普宣教公益活动,致力于建设慢病管理,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随着近年医疗水平和技术的提高,科室影响力辐射浙江省和闽北、皖赣等地区及基层单位,改善了目前大多数地区风湿专科资源匮乏的状况,为区域内疑难、危重风湿患者提供诊疗和救治工作,极大改善了风湿病患者的预后。
详情

科室疾病

朱小春
主任医师风湿免疫科
三甲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教授
擅长:所有风湿免疫性疾病、风湿免疫相关疑难杂症、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与自身炎症性疾病、不孕不育的助孕保胎等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如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风湿病、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多发性硬化、多发性肌炎等。
孙莉
主任医师风湿免疫科
三甲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副教授
擅长:风湿免疫性疾病的临床诊治,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痛风、多发性肌炎和血管炎等,熟练解决风湿免疫相关的疑难病。
王晓冰
副主任医师风湿免疫科
三甲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副教授
博士
擅长: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硬皮病、系统性血管炎、痛风、银屑病性关节炎、风湿性多肌痛、白塞病等风湿免疫性疾病及疑难杂症的诊断、治疗和疾病管理。
张挺
副主任医师风湿免疫科
三甲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风湿免疫性疾病的诊疗,如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高尿酸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眼症、多发性肌炎、系统性血管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陈丹
副主任医师风湿免疫科
三甲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痛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性关节炎、成人斯蒂尔病、白塞病等常见风湿免疫性疾病的诊治,对风湿免疫相关的疑难杂症如免疫相关性间质性肺炎、难治性狼疮、血管炎、肺动脉高压等的诊断和治疗也具有丰富的经验。
查看更多医生

专家科普

痛风怎么治疗效果更好
2024.05.14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障碍引起的,导致血尿酸水平过高,尿酸晶体沉积在关节内引发的一种疾病。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控制病情。1、一般治疗:患者应控制热量的摄入,尽量使体重维持在理想水平。饮食中应避免富含嘌呤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浓肉汤、海鲜等。有限制的使用嘌呤含量中等的食物,如干豆及豆制品、菠菜等,可食用低嘌呤的食物,如牛奶、鸡蛋、芹菜、胡萝卜等。同时需要大量饮水,以降低尿液中尿酸浓度,促进尿酸排泄。2、药物治疗:在痛风急性发作期可遵医嘱使用秋水仙碱、非甾体消炎药、糖皮质激素等药物,起到缓解关节肿胀、疼痛的作用。在间歇期和慢性期可使用促进尿酸排泄的药物,如苯溴马隆片,可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降低血中尿酸浓度,也可以使用别嘌醇、非布司他等抑制尿酸合成的药物。别嘌醇和非布司他都可以抑制黄嘌呤氧化酶,通过抑制尿酸合成而降低血清尿酸浓度,适用于尿酸生成过多的患者。在患者服药期间注意要遵医嘱,足量、足疗程服药,不要擅自停药,并注意监测血尿酸,保证血尿酸达标,定期复查。3、手术治疗:对于尿酸晶体沉积引起关节畸形的患者,可使用手术剔除痛风石。
播放语音
任洁副主任医师风湿免疫科
19.73万
76
艾拉莫德片和羟氯喹的对比
2024.03.28
艾拉莫德片和羟氯喹都可以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二者在药物作用、适应证等方面有所不同。患者应该在医生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1、药物作用:艾拉莫德片具有抗炎、抗骨吸收、促进骨形成的作用。可以减少滑膜组织中炎症因子生成,减少滑膜的损伤,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从而减少骨质流失,并且还能促进成骨细胞分化和骨重建,对B淋巴细胞有免疫调节作用,从而改善关节症状;羟氯喹具有抗疟疾的作用,同时还可起到抗炎和免疫调节作用,能够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促进滑膜细胞凋亡;2、适应证:艾拉莫德片适用于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可以改善患者关节炎症、疼痛、晨僵等症状;羟氯喹主要用于治疗疟疾、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需要注意的是,不管使用什么药物,都要遵照医嘱服用,并注意儿童、年老体弱者、哺乳期妇女等用药应该谨慎。同时注意服用期间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如出现异常情况需要及时调整用药。
周航副主任医师风湿内科
9.10万
17
艾拉莫德片治类风湿功效如何
2024.03.28
类风湿是指类风湿关节炎。艾拉莫德片是一种新型合成的小分子抗风湿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较好,具体情况因病人的情况而不一样,有需要的患者,建议在临床医生指导下进行使用。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病因未明的慢性、以炎性滑膜炎为主的系统性疾病。其特征是手、足小关节的多关节、对称性、侵蚀性关节炎症,经常伴有关节外器官、系统的受累,以及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可导致关节畸形、功能丧失。艾拉莫德片具有抑制炎症因子、免疫球蛋白分泌、破骨细胞分化及活性的作用,还可直接促进成骨细胞分化、骨重建的作用。艾拉莫德片主要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用于缓解关节的肿胀和关节疼痛,同时对于关节畸形的防治有一定作用。有研究显示,艾拉莫德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比较好的耐受性,并且对于胃黏膜损伤比较小。同时还推荐艾拉莫德片与甲氨蝶呤联合使用,可起到协同改善病情的作用。需要注意,在使用上述药物之前,一定建议患者听从当面就诊医生的建议,根据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此外,也需要注意不要自己调整剂量、定期检测肝肾功能、关注胃肠道反应的情况等,若出现不适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诊。
王芳主任医师风湿免疫科
14.27万
91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