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脊髓神经功能重建科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

脊柱脊髓神经功能重建科

切换
logo

科室简介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脊柱脊髓神经功能重建科,科室概况具体介绍如下:一、脊柱脊髓神经功能重建科概况脊柱脊髓神经功能重建科创建于2009年,科室定位于脊柱脊髓损伤后的功能重建外科治疗及综合康复治疗,共有床位47张,集临床、教学、科研于一体,为首都医科大学硕、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博士后流动站。脊柱脊髓神经功能重建科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名,主任医师5名,70%的医师具有博士学位。以“手术治疗与康复一体化管理”为主要科室特色。业务范围主要包括:高位颈脊髓损伤后的呼吸功能重建、脊髓损伤后上肢与手功能重建、下肢功能重建、各种痉挛的手术治疗、压力性损伤的手术治疗、脊柱脊髓损伤的外科治疗以及脊柱脊髓损伤综合康复治疗等,在颈椎病和腰椎病的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手术治疗加康复训练一体化为特色的管理模式。脊柱脊髓神经功能重建科承担首都医科大学本科、硕士、博士培养任务,与国际上著名的研究机构,如瑞克汉森,罗格斯大学,哈佛大学,霍普金斯、香港理工大学等保持密切的学术交流,并联合培养博士,承担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1项、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其他省部级和局级科研课题27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其中SCI论文18篇,主编、参编专著16部,担任总主编,组织编写《康复医学专业方向教材一套4本》、《康复治疗学系列教材19本》;培养硕士研究生30名、博士研究生24名,博士后4名。二、脊柱脊髓神经功能重建科成果介绍1、高位颈髓损伤患者呼吸功能重建颈脊髓损伤患者存在严重的呼吸问题,一些患者终生需要呼吸机,生活质量极为低下。李建军、杨明亮教授等针对这一医学难题,建立了“胸式呼吸重建技术”(spinalcord,2014,52(7):564-9.),“腹式呼吸重建技术”(JNeurosurg:Spine,2011,15(2):190-194)和“植入式呼吸起搏器技术”。同时开展呼吸康复训练,显著提高了颈脊髓损伤患者的生活质量,在高位颈髓损伤患者呼吸功能障碍处理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2、颈脊髓损伤患者的手功能重建颈脊髓损伤后手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杜良杰教授带领下,采取肌腱转位等手术方法,成功为颈脊髓损伤后手功能障碍的患者重建了手的爪握持物功能,使患者可以拿物、吃饭、穿衣,显著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3、神经系统损伤后的下肢功能重建下肢畸形是脑、脊髓、周围神经等损伤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杜良杰教授带领团队开展了大量下肢矫形功能重建手术,使大量患者的站立和行走功能得到了显著提高,杜良杰主任作为副主编参与《外固定与足踝重建》的编写,该书成为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推荐用书。4、严重肢体痉挛的手术治疗痉挛是上运动神经源性损伤之后的最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四肢功能,在杜良杰教授带领下,开展了大量有关缓解痉挛的手术治疗,获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如脑外伤、脑血管疾病后痉挛、脊髓损伤后痉挛及脑瘫患者痉挛的四肢手术。手术方式包括颈椎SPR、脊髓圆锥区SPR、周围神经SPN手术、脊神经后根入口区损毁术等。5、脊髓减压基础与临床系列研究脊髓损伤治疗是医学上的难题,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近年来脊髓减压治疗引起了广泛关注,李建军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就此开展了广泛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杨德刚博士、顾蕊博士深入研究了脊髓减压术的手术时间窗问题(SpinalCord.2013June;51(6):673-678),胡安明博士研究了脊髓减压术对脊髓损伤后水通道蛋白-4和水通道蛋白-9表达的影响(Spinalcord.2015Feb;53(2):98-102);并开展了大型动物脊髓损伤模型和脊髓切开术研究,在系列研究基础上,杨明亮、王玉明主任等将研究结果成功试用于临床,取得了初步的效果。6、颈腰椎疾病手术与康复的一体化管理遵循颈椎和腰椎疾病的手术治疗与康复的一体化管理理念,将颈椎病和腰椎疾病的手术治疗与康复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采取“术前康复——手术——术后康复”的一体化管理流程,使患者颈椎和腰椎功能康复最大化。杜良杰、李建军教授等人的研究成果主动抗阻运动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研究获得2007年北京市丰台区科技成果三等奖。7、截瘫患者下肢仿生外骨骼的研发李建军、杨明亮教授承担的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项目(2012BAI34B02)开展了脊髓损伤患者下肢外骨骼研究研究。目前成功设计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外骨骼。其中髋部弹性储能式外骨骼能明显降低截瘫患者的行走耗能,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8、锂制剂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碳酸锂被广泛用于抗抑郁及促进骨髓白细胞再生,近年来发现其能促进神经干细胞分裂、再生。李建军、杨明亮教授与美国Rutgers大学的WiseYoung,香港大学的苏国辉院士等联合开展了碳酸锂治疗慢性脊髓损伤的临床试验(SpinalCord.2012Feb;50(2):141-6),研究中意外发现,锂制剂可能具有治疗脊髓损伤疼痛作用。随后该研究团队再次联合开展了碳酸锂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性疼痛的临床研究。9、开展脊髓损伤神经再生及修复治疗研究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是近年的研究热点。李建军、杨明亮教授与中国康复科学所陈惠教授联合开展了脐带血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在李建军教授指导下,陈亮博士开展了干细胞移植联合药物干预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Neuralregenerationresearch,2014,9(20):1830~1838)。10、主导卫生部脊髓损伤康复指南编写受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法制司委托,李建军教授主导并制定了《脊柱脊髓损伤的评估、治疗与康复标准》,这是国内该领域第一个卫生标准。11、脊髓损伤数据库建设李建军、杨明亮、杜良杰教授、高峰博士等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脊柱脊髓损伤数据库。在该数据库支持下,完成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脊髓损伤预警模型研究”。李建军、周红俊教授等开展了北京地区大规模脊髓损伤流行病学资料调查(SpinalCord.2011Jul;49(7):777-82),研究结果被学术界广泛引用,同时为政府机构制订残疾人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三、脊柱脊髓神经功能重建科专家介绍1、周天健教授介绍周天建,首都医科大学教授,主任医师,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脊柱脊髓神经功能重建科首席专家。曾在白求恩医科大学从事骨病、肿瘤、小儿骨科专业35年。中国康复研究中心脊髓损伤科首任科主任。曾在日本国立康复中心及脊髓损伤中心进修一年。主要从事脊柱脊髓损伤、脊柱脊髓肿瘤、脊柱脊髓疾病以及周围神经损伤的临床研究。在上述各种疾病所导致的手功能障碍、下肢功能障碍、大小便功能障碍以及性功能障碍的功能重建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采用先进的手术及保守治疗技术治疗脊髓损伤后严重肢体痉挛、顽固性疼痛以及癌性疼痛。有《脊柱脊髓损伤现代康复与治疗》、《脊髓损伤患者性功能康复与生育》及《脊髓诊断学》等10部专著。译著《康复技术全书》被卫生部定为康复必读参考书,发表国内外论文百余篇。曾任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际脊髓学会会员兼中国脊髓损伤分会主席,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脊柱脊髓杂志》主编,为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李建军教授介绍李建军,男,教授、主任医师、博士后导师。1990年赴加拿大女王大学医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曾先后在国际最著名的加拿大桑尼布鲁克医学中心、英国国家脊髓损伤中心、德国著名斯图加特凯撒琳娜医院和日本国立康复中心留学深造。李建军教授从事康复事业30年来一直致力于骨科、脊柱脊髓外科和脊髓损伤的治疗与康复工作。现任中国康复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博爱医院院长、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院长、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神经损伤与修复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康复医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福利学会副会长、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医院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主编、《中国运动医学杂志》编委等多项职务。李建军教授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和局级科研课题28项,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发表核心期刊学术论文160余篇,其中SCI论文17篇,主编、参编专著16部,担任总主编,组织编写康复医学专业方向教材一套4本、康复治疗学系列教材19本,培养硕士研究生28名,博士研究生24名、博士后4名,为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特需门诊:周二上午.3、杜良杰教授介绍杜良杰,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脊柱脊髓神经功能重建科主任,首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社会任职:现任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理事,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国际脊髓学会中国脊髓损伤分会秘书长,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脊髓损伤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脊髓学会中国脊髓损伤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学会脊髓损伤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创伤学分会骨与关节损伤学组委员会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残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肢体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Ilizarov技术学组常委、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创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华北地区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骨科专业委员会教程工作组顾问、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康复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康乐关爱,健康之路”中国神经源性膀胱治疗与康复培训项目特邀专家。专业特长:主要从事脊柱脊髓损伤和疾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擅长脊髓损伤后手功能重建手术、下肢功能重建手术;中枢神经损伤后严重痉挛的手术治疗;四肢骨关节矫形手术。倡导主动抗阻运动疗法治疗颈椎病,发明颈椎病康复锻炼专用器械;在颈椎病和腰椎疾病的手术与康复治疗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成果简介:获得国家专利5项,研发专利产品一项。在国内外发表文章35篇,参与编写专著5部,获得北京市丰台区科技成果三等奖2项。获得2014年度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十佳文明职工称号、2014年度首都医科大学优秀教师称号,获得全国“敬佑生命.2016荣耀医者”专业精英奖。主要科研项目:脊髓损伤后痉挛的临床与康复;脊髓损伤后上肢与手的功能重建研究;脊髓损伤后痉挛的外科治疗与评估;颈椎病性头晕的临床与基础研究;慢性颈部疼痛的主动抗阻运动疗法;脊柱手术声波导航仪的研制;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在脊髓损伤康复中的应用研究;微电子肌电桥技术在脊髓损伤患者手功能重建中的应用研究,颈椎病发病规律研究。专家门诊时间:周一至周三上午4、杨明亮教授介绍杨明亮,男,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首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博爱医院脊柱脊髓神经功能重建科副主任,兼任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神经损伤修复研究所副所长,擅长于脊柱脊髓损伤临床及康复治疗、脊髓损伤并发症处理、呼吸功能重建、颈肩腰腿疼痛等治疗。主要研究方向:脊髓损伤后呼吸功能重建,脊髓损伤后神经再生及修复,脊髓损伤后微循环障碍及脊髓损伤后康复治疗。专家门诊:周二下午/周四上午5、王兰主任医师介绍王兰,女,主任医师,系我国著名的脊柱脊髓外科以及脊髓损伤康复学专家,从事脊柱脊髓外科和脊髓损伤康复治疗工作35年,是我国第一个获国际残疾人体育比赛、残疾程度分级认证评审专家。专家门诊:周四下午/周五上午6、王玉明副主任医师介绍王玉明,男,副主任医师,北大骨科研究生毕业,从事骨科、脊柱外科、显微外科、脊柱脊髓损伤康复临床工作,北京医学会鉴定专家,中国残疾人奥委会体育医学分级师,国际残奥体育分级师。擅长:脊柱骨折、脊髓损伤、椎管狭窄、先天性脊柱脊髓畸形、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外周性及中枢性疼痛治疗。专家门诊:周三下午/周五下午7、杨德刚副主任医师介绍杨德刚副主任医师专业特长:脊髓损伤康复与治疗。2001年毕业于山东省滨州医学院临床医学系,获医学学士。2004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神经病专业,获全日制医学硕士。2004年至2010年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历任住院医师、主治医师。2010年-2013年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专业全日制医学博士。2013年至今就职于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脊柱脊髓神经功能重建科,历任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脊柱脊髓损伤的治疗与康复工作。专业特长为脊髓损伤的治疗与康复,近5年第一作者发表SCI文章3篇、中文核心期刊5篇,现为国际脊髓损伤协会会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会员、中国医师协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骨科专业委员会教程工作组副组长。专家门诊时间:周一下午。
详情

科室疾病

白金柱
主任医师脊柱脊髓外科
三甲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
¥110
去咨询
副教授
博士
擅长:脊柱外科、脊柱微创、脑瘫外科,脊柱疾患康复,脊髓损伤康复。
李建军
主任医师脊柱脊髓外科
三甲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
教授
擅长:骨科、脊柱损伤、脊柱肿瘤、脊髓疾病、运动损伤、脊髓损伤的治疗与康复、颈椎和腰椎椎间盘突出症、颈肩腰腿痛等疾病。尤其擅长骨关节运动损伤和退变康复、脊髓损伤的亚急性期和后期功能重建与康复、老年退行性颈椎和腰椎椎管狭窄症引起的功能障碍康复、儿童脊髓损伤全周期康复等疑难病症的诊断和综合康复治疗。
杨明亮
主任医师脊柱脊髓神经功能重建科
三甲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
博士
博导
教授
擅长:脊柱脊髓创伤,脊髓损伤后并发症(如疼痛、痉挛、压疮等),颈肩、腰背疼痛,脊髓栓系综合征,神经损伤导致的呼吸功能障碍,尤其擅长高位颈髓损伤后呼吸功能重建(外科手术、呼吸起搏器植入等),以及脊柱损伤后运动功能重建,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劳损、脊柱侧弯等疾病及功能重建。
洪毅
主任医师脊柱脊髓外科
三甲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
教授
擅长:骨科疑难病,颈椎病、腰椎病,脊柱脊髓损伤外科治疗与早期康复,先天性脊柱畸形、脊柱裂、脊膜膨出,老年性骨质疏松与疼痛,脑瘫外科与康复。
汪家琮
主任医师脊柱脊髓外科
三甲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
教授
擅长:脊髓损伤合并症和康复。
查看更多医生

专家科普

颈椎病引起头晕症状有哪些?速来了解!
2024.05.16
往往颈椎病引起的头晕是在颈椎做屈伸,或者旋转动作的时候会出现,但往往不会出现天旋地转。天旋地转通常是耳鼻喉相关的疾病有关系。头晕主要是因为颈椎不稳定造成的,由于颈椎的不稳,椎间盘突出,或者椎管狭窄引起刺激,刺激颈椎的神经,比如交感神经包括硬膜上的一些神经,造成了头晕的症状。所以一定要平常注意颈椎的姿势,保持正确的颈椎姿势,不要长时间低头,避免颈椎发生退变。如果出现类似的症状,一定要到正规的医院,去找正规的大夫进行诊治。
张涛主任医师脊柱外科
16.62万
56
颈椎骨质增生怎么治疗能根除
2024.05.15
颈椎的骨质增生如何才能根治,这是在门诊经常会碰到的问题。实际上,无论是颈椎的骨质增生,还是关节的骨质增生,其中膝关节更常见,通常没必要去治疗。骨质增生就是老百姓说的骨刺,实际上是人体的保护性机制。长骨刺说明这个地方活动过多,比如关节活动过多,颈椎活动过多,为了保护颈椎,才会长骨刺来限制活动。由于限制活动时间过长,一直刺激韧带出血,钙盐沉积就会变成骨头,从而出现骨刺。因为骨刺和韧带的走行相一致,就像尖刀一样,而韧带比较薄,所以骨质增生没必要去治疗,因为它是一个好的方面。这些病人往往有一些症状,比如病人脖子很痛,拍片子发现有骨质增生,但并不是骨质增生造成,而是因为颈椎的退变、局部的肌筋膜炎,刺激局部的组织而导致的疼痛。所以这种情况下,往往是有炎症,临床治疗不是治疗骨质增生,而是治疗它的炎症,比如增生压迫了神经导致颈椎病,需要治疗的是颈椎神经的效应,营养神经,还要缓解疼痛,而不是治疗骨质增生。膝关节也是治疗炎症,而不是治疗骨质增生,只有炎症治好了、消退了,关节就不会痛。对于较严重、软骨磨损的患者,这个时候就要采用换关节的方法。
董健主任医师脊柱外科
11.74万
74
颈椎病引起手指麻木怎么办,什么是颈椎病
2024.04.28
颈椎病引起的手指麻木,需要先明确颈椎病的程度。颈椎病是因为椎间盘突出、椎管内狭窄、颈椎骨质增生导致的神经受压,严重的会导致四肢瘫痪,因此手指麻木仅仅是一个信号,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看颈椎是否有狭窄、脊髓是否有受压的情况。如果颈椎压迫程度比较轻,可以通过牵引、理疗、热敷、针灸等常规方法来治疗,也可以使用药物,关键是平时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工作姿势,避免颈椎过度屈曲,避免久坐,尤其是现在的手机病、电脑病等。
卢中道主任医师微创脊柱科
10.01万
99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