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器官移植科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本科室共收录5位医生
科室介绍

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器官移植科,成立于2018年9月3日,2020年10月15日正式成立移植医学中心,中心是一个开展心脏、肺脏、肾脏、肝脏、胰腺及多器官联合移植的集临床、教学、科研及创新转化于一体的国内一流器官移植学科。秉承“自强不息、自主创新、超越卓越”的发展理念,以“安全、质量、服务”为准则,科学合理规范诊治移植病友。

目前学科在肝移植、肾移植、肝肾联合移植、胰肾联合移植、捐献器官功能评估与修复、移植围手术期处理、移植重症、移植术后随访诊治、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等专业领域处于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

目前器官移植中心编制床位34张,团队属于整体人才引进,团队建设近20年,学科师资力量雄厚,人才梯队完整,人员素质及业务水平较高,在科室主任的带领下,学科队伍年轻、充满活力,是一支医德高尚、技术精湛的医疗护理队伍。现有医护人员29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4人,主管护师3人。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1人,硕士生导师资格2人,拥有博士学位4人,其中博士后1人,硕士学位5人。

特色技术

1. 肾移植:团队至今完成肾移植超过3000例次。科室根据多年临床实践及研究总结,制定出一套符合不同患者的个体化免疫抑制方案,最大程度提高移植肾长期存活率。同时在儿童肾移植、老年患者肾移植、再次及多次肾移植、包含肾在内的多器官联合移植手术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2. 肝移植:近年来,肝移植手术时间和术中无肝期明显缩短,术中输血明显减少,无输血肝移植可接近手术总数1/3。同时在肝肿瘤肝移植方面,建立一套完善的诊疗体系,最大可能减少肿瘤的复发,大大提高患者存活率;在肝肾联合移植、腹部器官簇联合移植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肝移植术后患者快速康复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3. 胰肾联合移植:我院的胰肾联合移植已创新性形成了一套适应手术、免疫抑制治疗和多学科联合管理体系,无论是手术成功率、移植物长期存活率,在国内均处于领先水平,为广大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终末期患者带来福音。

4. 心脏移植:对于多种病因导致的终末期心脏病和各种内、外科治疗方法均无效的心功能衰竭,心脏移植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并已成为一个常规治疗项目。同时我院获得心脏移植资质,能满足广大各类终末期心脏病患者的就诊需求。

5. 肺移植:目前我院已获得肺脏移植资质,可对终末期良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特发性肺纤维化(IPF)、肺囊性纤维化、ɑ-1抗胰蛋白酶缺乏,特发性肺动脉高压),功能严重受损、内科药物和一般外科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进行肺移植手术治疗。

6. ECMO技术:本中心在各种急危重症和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进行ECMO治疗的技术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特别是在心、肺、肝移植围手术期ECMO应用上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在国内最早将ECMO技术应用于供体器官功能维护,并发表了《体外膜肺氧合在中国公民逝世后捐献供器官保护中应用指南(2017版)》,在业内享有较高的声誉。

科室擅长
呼吸衰竭
病毒性肝炎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急性心力衰竭
急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肝炎
慢性肾功能衰竭
肝衰竭
多重肺部感染
慢性肾衰竭
多器官衰竭
肝内胆汁淤积
急性呼吸衰竭
急性甲型肝炎
卵巢功能衰竭
慢性肝衰竭
心源性休克
右心室衰竭
急性肝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