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外科
浙江省人民医院

胃肠外科

切换
logo

科室简介

浙江省人民医院胃肠外科研究方向胰腺疾病微创治疗、胃疾病微创治疗、结直肠和小肠疾病微创治疗、肥胖及代谢病外科治疗、腹壁及软组织肿瘤治疗、微创为核心的胰胃肿瘤的综合转化治疗。技术优势1.胰腺疾病微创治疗胰腺疾病微创治疗是我们科最具特色的技术,该技术引领全国,具有国际影响力。学科带头人牟一平教授是资深美国外科学院委员(FACS)、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胰腺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胰腺癌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微创诊治学组组长。他是我国唯一参与制定“国际胰腺微创手术指南”(IG-MIPR)的十六位核心专家之一,并连续二届入选中国普外名医百强(胰腺外科)。目前常规开展腹腔镜或机器人微创手术,其中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数量和质量居全国前茅、世界前列。在全国上180余家医院会诊或会议演示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LPD),东北至沈阳,南至海口;西北至新疆乌鲁木齐和克拉玛依。从着名医学院附属医院和省级医院,到地市级甚至县级医院。腹腔镜保留胰头的十二指肠切除术和腹腔镜十二指肠乳头肿瘤局部切除术等视频入选美国外科学会年继教项目。开展了腹腔镜/机器人保留十二指肠胰头切除术、胰腺钩突单独切除、胰腺中段切除术和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等功能保留的胰腺手术。2.胃疾病微创治疗常规开展完全腹腔镜和机器人根治性全胃切除术、远端胃癌根治术和胃肿瘤局部切除术,胃疾病微创治疗居全国前列。“手工缝合法”腹腔镜消化道重建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直视下缝合具有缝合质量高、费用低等优势,特别是肿瘤靠近贲门,吻合器吻合不能保证有足够切缘的患者,手工缝合法优势更突出。2019年开始开展基于3D影像重建的早期胃癌术前精准定位技术,在此基础上开展了腹腔镜/机器人功能保留胃癌根治术。腹腔镜/机器人功能保留胃癌根治术,既能达到胃癌根治术切除和淋巴结清扫的目的,又能保留胃的功能,又能减少手术创伤、降低短期和长期并发症、提高患者的预后。3.结直肠和小肠疾病微创治疗本中心多采用微创方法治疗结直肠和小肠肿瘤,具有如下优势:①切口小,既美观又能减少术后疼痛;②腹腔镜具有放大作用,使手术更精细、出血少,术后肠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③可探查全腹腔,利于肠梗阻、出血的病因诊断及治疗;④有利于完成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手术。本中心对结直肠癌合并急性肠梗阻的诊疗具有丰富经验,除采用传统手术治疗外,目前多采用内镜下支架置入、再行微创手术根治的策略,使大多数患者避免肠造口,极大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4.肥胖及代谢病外科治疗本中心是省内乃至国内较早开展肥胖及代谢疾病外科治疗中心之一,由胃肠外科、内分泌科、营养科、心血管内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呼吸科、和临床心理科等共同组成的综合治疗团队,常规开展袖状胃切除术和Roux-en-Y胃旁路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5.以微创为核心的MDT新模式多学科诊疗团队(multi-disciplinaryteam,MDT)模式是随着肿瘤个体化诊疗理念的普及而兴起的一种新型的诊疗模式。牟一平教授创立了“以微创为核心的MDT新模式”,该新模式不仅关注能否手术,更关注能否首选微创方法诊断(腹腔镜分期)和治疗(腹腔镜手术切除+淋巴结清扫/+腹腔灌注化疗)。提倡以微创手段,实施精准诊疗,从而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并快速康复。学术地位科室学术带头人牟一平教授,作为浙江省卫生领军人才,是国际胰腺微创手术指南核心专家,在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委会等国内学术组织机构任职,同时科室多人在中华外科杂志,中华消化外科杂志,中华普通外科杂志等期刊任编委。科研教学近5年来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100余篇。获得各类科研基金2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10项,省重大科技专项1项)。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科室目前共有博导2人,硕导7人,在青岛大学、蚌埠医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招收硕士研究生,在苏州大学和浙江中医药大学招收博士研究生。每年培养研究生10余人。每年承担普外科专科医师培训和住院医师培训任务,每年接受进修生20余人。承担浙江省中医药大学和杭州医学院的授课和实习、见习带教。重视教学,每月举办教学大查房,发表教学和临床技能培训的论文。每年举办胰腺、胃肠肿瘤及腹壁疝治疗方面的国家级和省级继续教育项目。基本信息:主任:王元宇副主任:徐继、周育成、金巍巍主任助理:马君、夏涛、钱振渊医疗组长:金巍巍、周育成、马君、夏涛、钱振渊、金善恩
详情

科室疾病

专家科普

胃癌晚期一直发热怎么回事
2024.04.29
晚期胃癌患者有时可能会表现为发热,量体温有时也确实比正常高,此时一定要寻找病因。因为发热原因可能不一样,这需要通过相关检查。具体如下:1、胃癌晚期炎性反应:比如晚期胃癌患者,尤其是年老体弱的部分患者,有时还伴有相关的呼吸道问题,比如哮喘、肺部感染、支气管炎等。此时如果有感染,则有可能会发热,其临床表现为发烧,体温高达39℃、40℃,这些则是炎性反应;2、腹腔吸收热:如果晚期胃癌患者,本身状况不好,已经有腹水或者腹腔已经被感染,则也有可能伴有发热。综上,胃癌晚期的炎性反应、腹腔吸收热都有可能导致发热,所以需明确发热的具体病因。
夏泽锋主任医师胃肠外科
16.99万
75
神经内分泌肿瘤G1手术切除了就算治愈了吗
2024.01.19
对于胃神经内分泌肿瘤G1,进行手术干预时,可以进行内镜下局部的ESD和EMR手术,也可以进行胃切除手术。切完后是否算临床治愈,有时要根据手术情况,如是否切干净,尤其是基底切缘是否有切干净。如果切干净,手术后定期随访,如果3-5年后没有明显的复发转移,此时才称为临床的治愈。对于比较进展G1期的患者,要进行外科手术干预。手术后根据病变情况,是否有淋巴结转移,进行相应的辅助治疗,包括化疗、免疫治疗、生长抑素类似物的治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叶延伟主任医师胃肠外科
10.51万
94
需要定期进行结肠癌筛查吗,有哪些筛查方法
2024.01.19
在中国,结肠癌中位的发病年龄是在50-60岁,因此,提倡超过40岁的病人常规地进行定期的肠镜筛查,这种筛查主要是通过全肠道的肠镜检查来实现。对于不具备相应条件的地方,也可以再进行大便潜血,甚至肿瘤标志物,如CEA的筛查。当然这些只是间接地进行检查,有可能会出现漏诊。根据结肠癌的生物模型的研究来看,多数结肠癌病人的结肠表面会有相应的结肠息肉,这样的息肉在漫长的生命过程中会发生不断改变,继而发生恶变,到最后的进展期结肠癌、发生远处转移。好消息就是这个转变的过程,有的时候非常漫长,可能接近10年,甚至更长,这也为早期发现这些所谓的癌前病变提供了机会和时间可能。总之,预防肿瘤的一个最佳办法,就是定期地在专科和专门的医院进行相应的癌症筛查,这可能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郭春光副主任医师胰胃外科
10.83万
58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