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科
浙江省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切换
logo

科室简介

浙江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成立于1987年,经过近30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浙江省人民医院的主干学科之一,综合实力已位居省内消化专科的领先行列。1、人员结构学科现有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1名,在编医师21名,主任医师5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7名、住院医师5名;其中博士学历9名、硕士学位5名,研究生学历占67%。在编护士22人,其中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5名。临床经验丰富,技术力量雄厚。2、学术地位学科是拥有国家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临床药物试验资格的科室,是国家卫生部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和浙江省内镜(腔镜)质控中心挂靠单位,也是浙江中医药大学、温州医学院、蚌埠医学院等院校的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学科带头人现任世界内镜组织上部消化道癌委员会中国区委员,中国医院协会临床医疗技术应用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消化内镜学会大肠镜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会老年协作组成员;浙江省康复医学会胃肠病学专业组主任委员;美国《Lipidindisease&health》编委,中华医学杂志特邀审稿专家,《实用肿瘤杂志》和《浙江实用临床医学杂志》编委。学科主持国家重大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重大专项1项、省级国际合作重点科研课题1项、科技厅课题1项、省部共建重大1项、省自然基金及卫生厅课题11项,获得发明专利3项。发表论文180多篇,其中SCI论文50余篇。3、医疗范围学科分门诊、病房及内镜三部分。医疗范围囊括各类胃肠疾病和肝胆胰疾病,如消化道出血、消化道肿瘤、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慢性胃炎、溃疡病、胃食管反流病、贲门失驰缓症、Barrett食管、脂肪肝、肝硬化、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病、急慢性胰腺炎、胰腺肿瘤、胆胰管结石、胆管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及功能性胃肠病等疾病。病房设有52张固定床位,17年全年出院2000多人次;完成内镜下治疗如EMR、ESD及ERCP等各类内镜治疗年均2000多人次;2017年门诊量超10万人次。4、医疗特长学科的主要业务是利用消化内镜开展临床诊断和治疗。科室目前承担全省及其周边省市消化系统常见病及疑难、危重病的诊治工作。拥有国际最先进的奥林巴斯胃肠镜系列,电子超声内镜以及单气囊小肠镜、胶囊内镜系统,在消化内镜的诊治方面处于领先水平。现已开展无痛内镜、色素染色内镜、电子染色内镜、放大内镜、超声内镜、十二指肠镜、单气囊小肠镜、胶囊内镜、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及一系列胃肠胆胰疾病内镜下治疗,如小肠镜下息肉切除,食管静脉曲张硬化治疗、食管狭窄的内镜下扩张和支架安置治疗、消化道早癌/癌前病变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及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多环黏膜切除术(MBM)及隧道内镜切除术、贲门失迟缓症POEM术、胃肠息肉内镜下切除术、内镜下胃造瘘术、内镜下小肠营养管安置术、肠梗阻内镜下导管引流及支架植入术、胆总管结石的内镜下乳头切开碎取石、胆总管狭窄的支架再通和引流、超声内镜对胃肠道肿瘤术前TNM分期及可切除性的准确评估,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及治疗等专科诊疗技术。同时在以下几方面拥有特色诊疗技术:早期消化道肿瘤诊断及ESD治疗长期从事消化道早癌的工作,承担国家早期胃癌重大研究工作。早期消化道癌检出率在国内处于领先位置,在国内较早的开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目前主要应用于胃、食管、结直肠的癌前病变,无转移的早期癌以及黏膜下肿瘤如类癌、间质瘤等的治疗。ERCP开展ERCP(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近10余年,对急性重症胰腺炎,胆总管结石,恶性梗阻性黄疸等疾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小肠镜下治疗小肠镜下的治疗技术,特别是对于黑斑-息肉综合征、家族性息肉病的诊疗,拥有丰富的诊疗经验,处于国内甚至国际领先水平,是国内从事该项工作为数不多的医院之一。HP对幽门螺旋杆菌(HP)的治疗有丰富经验,常规开展呼气试验、内镜下活检检测HP。超声内镜超声内镜可以确定胃肠粘膜下病变的性质和起源,判断消化道恶性肿瘤的侵袭深度和范围,诊断胆胰系统疾病等。在常规检查的基础上,同时开展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等介入治疗。炎症性肠病诊治对炎症性肠病的诊治处于省内领先地位,已开展单气囊小肠镜、胶囊内镜等检查,积极从事疑难的IBD诊断和治疗。5、人才培养学科作为浙江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温州医学院、杭州医学院、蚌埠医学院及杭州师范大学等高校的消化内科学实习点和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长期以来培养了一大批实习医师、进修医师及住院医师。自2006年以来,学科与温州医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及第四军医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0名,博士研究生2名。6、“双下沉”医疗作为浙江省卫生厅直属医院,响应卫生厅的号召,已成为“双下沉,两提升”的标杆医院。同时,积极配合医院工作,派遣科室专家前往淳安、海宁分院等指导工作,帮助其提升业务能力,开展新技术及新项目。7、对外合作及宣传为解决临床诊断的异质性,医院与腾讯合作,启用觅影早期食管癌智能筛查系统,临床辅助诊断,提高早期食管癌患者诊断率。同时积极与日本、美国等世界著名的院所进行合作交流,共同开展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和研究工作。门诊地址:2号楼3东、4东诊区。病房地址:5号楼-3东、2东病区。联系电话:0571-85893430。服务时间:周一至周五。
详情

科室疾病

杨建民
主任医师消化内科
三甲
浙江省人民医院
教授
博导
擅长:各种消化道肿瘤的早期内镜诊断与治疗,包括胃癌、直肠癌、结肠癌、肠癌等,以及放大内镜、色素内镜、电子染色内镜、超声内镜、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及内镜超声介入诊断与治疗。
费保莹
主任医师消化内科
三甲
浙江省人民医院
博士
擅长:消化道肿瘤、炎症性肠病、肝胆胰等消化系疑难及危重病人的诊治,能娴熟操作电子胃肠镜、超声内镜、十二指肠镜及内镜下治疗。
郑卫华
主任医师消化内科
三甲
浙江省人民医院
教授
擅长:肝、胆、胰、食管、胃肠道等消化系统疑难及危重病人的诊断和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其中包括上消化道出血、 腹痛、腹泻、呕吐及泛酸、急性胰腺炎、胃溃疡、胃病、胰腺恶性肿瘤、急性肠胃炎、食道狭窄、肠疾病等等消化内科常见疾病。
柯进晶
主任医师消化内科
三甲
浙江省人民医院
擅长:胃镜、结肠镜及十二指肠镜的诊断和治疗,如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内镜下乳头肌切开取石(EST)、梗阻性黄疸的内镜下置管支架引流、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硬化剂注射和套扎等治疗、消化道狭窄的扩张及支架安置术、消化道息肉内镜下摘除术等。
阮洪军
主任医师消化内科
三甲
浙江省人民医院
擅长: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内镜下硬化剂治疗、消化性溃疡大出血的内镜下注射止血治疗,掌握ERCP技术、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治疗胆总管结石、化脓性胆管炎等,掌握食道狭窄的扩张及支架植入,胃肠道息肉的电切等现代内镜治疗技术
查看更多医生

专家科普

大肠息肉会癌变吗
2020.03.19
部分人大肠息肉会癌变,大肠癌到目前为止有两条途径,大肠黏膜细胞增生,增生以后变成一种息肉腺瘤,腺瘤时间长以后变成大肠癌,习惯上称为腺瘤癌变学说。上皮细胞出现基因异常以后,出现细胞过度生长,直接变成癌,所以大肠息肉、大肠腺瘤经过若干时间以后确实会癌变,此癌变与息肉形态、大小有关,具体如下: 1、葡萄一样的息肉在1cm以下,癌变几率较小; 2、铺地毯一样的息肉腺瘤,往往在2.5cm以上,癌变几率明显升高; 3、锯齿状腺瘤,这种息肉一旦到0.6-1cm,就可以出现癌变,很快出现淋巴转移,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
潘文胜主任医师消化内科
13.07万
102
胰腺炎抽血查什么项目
2024.05.16
胰腺炎分成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我们大多数碰到的是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的抽血检查项目还要分成在急性期的检查项目,以及经过治疗后、出院后的复查项目。1、急性期的检查项目:急性胰腺炎在急性期时,要进行的检查项目主要包括血常规、肝功能、电解质、肾功能、血脂以及一些自身免疫性检查、肿瘤指标检查,来评估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以及急性胰腺炎可能的病因。最常见的3大病因包括胆源性、酒精性高脂血症以及暴饮暴食相关性;2、经过治疗后、出院后的复查项目:患者在急性胰腺炎的恢复过程当中,最主要是检查炎症情况、肝功能情况恢复得如何。一般急性胰腺炎经过治疗后如果好转,会过2-4周再进行复查,尤其是一些高脂血症性的胰腺炎,经过药物治疗后,一般过2-4周要重新复查血常规、肝功能、电解质、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的情况,以了解恢复情况、血脂控制情况以及肝功能情况。所以,胰腺炎抽血的检查项目要根据病情的不同时期进行一些不同的检查,具体还是要去消化内科的专病门诊看一下。
李均副主任医师消化内科
17.46万
81
查血可以查出幽门螺杆菌吗,首选方法是什么
2024.05.10
查血可以查幽门螺杆菌。目前非侵入性的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方法,主要有血液检查、粪便检查,以及碳13、碳14尿素呼气试验等,在上述方法中,查血监测幽脉螺杆菌的准确性相对较低。虽然血液中可能存在幽门螺杆菌的相关抗体,但这些抗体的存在,并不一定意味着当前感染,或者活动性幽门螺杆菌,因此对于大多数情况,查血并不是首选的幽门螺杆菌的检测方法。相比之下,尿素呼气试验由于其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已成为国际上监测幽门螺杆菌的首选方法。这种方法不仅操作简单,而且准确性高,对于诊断或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刘谦民主任医师消化内科
9.97万
61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