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科

科室简介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1981成立,2009年被评为常州市重点专科,现有两个病区,核定床位62张(城中院区21张,阳湖院区41张,其中百级层流病房三个),成为了常州地区仍至苏南地区具有影响力的集临床、科研、教学和培训基地之一。血液科以恶性血液病为特色的现代血液专科,现有临床医生17名,其中高级职称七名,博士后1名,博士学位3人,硕士以上学位已经超过90%。硕士生导师2名,1人进入省“333人才工程”,有1人入选常州市高层次领军人才,有1人入选常州市拔尖人才(后备人才),有1人进入常州卫生局“百名人才工程”,1人进入常州市卫生局“青蓝工程”,2人进入常州市“831人才工程”。多年来对白血病、淋巴瘤以及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对老年白血病的治疗,借鉴国内外的治疗经验,结合老年白血病患者的实际情况,实行个体化治疗方案,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特别是2014年开展微移植以来,可以明显提高老年白血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时间。除了恶性血液病外对各种贫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骨髓增殖性疾病及出凝血疾病也有较高的诊治水平。本科逐渐将FISH检测技术、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PCR基因检测技术等应用于恶性血液病的诊治,同时开展肿瘤细胞药敏试验指导恶性血液病的个体化治疗,并应用PD-1/PD-L1等生物免疫治疗恶性血液病。近年来加强了血液病的基础研究,在科研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多次成功举办了以“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为主的国家、省市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并于2013年获得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分别同法国蒙彼利埃大学附属医院、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中国人民解放军307医院、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建立交流合作关系,并成为全国微移植协作组定点医院。本院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市科技局等科研项目,获江苏省卫生厅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两项,常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获多项卫生局新技术引进奖。近五年在CancerBiology&therapy、leukemia&lymphoma、IJLH、中华血液学杂志、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中华内科杂志等发表论文50余篇。血液科承担南京医科大学本科内科学教学任务以及血液学专业的研究生培养工作,负责包括南京医科大学、苏州大学、江苏理工大学、徐州医学院等院校实习医生的临床带教工作,获得血液科专科临床医生培养基地资格,承担常州市住院医师和全科医师的规范化培训工作。
详情

科室疾病

卢绪章
主任医师血液科
三甲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副教授
研究生导师
擅长:恶性血液病细胞治疗,尤其对多发性骨髓瘤的危险分层及预后有深入研究,熟悉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白血病、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疾病,以及微移植、细胞免疫治疗恶性血液病。
杨建和
主任医师血液科
三甲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擅长:血液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尤其对各种贫血、白细胞减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发热待查等疾病有很深的造诣,对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病机制有一定的研究。
姜乃可
主任医师血液科
三甲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擅长:诊治白血病、淋巴系统增殖性疾病、贫血等疾病,并且对白血病、淋巴瘤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有深入的研究,对白血病、淋巴瘤的个体化治疗、分子靶向治疗以及危重病人的抢救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陈涛
主任医师血液科
三甲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研究生导师
擅长:诊治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征、贫血性疾病等,包括对血液恶性肿瘤的分子生物学诊断、分子靶向治疗、生物免疫治疗等具有丰富的经验。
肖溶
主任医师血液科
三甲
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擅长:红细胞疾病、白血病、骨髓增殖性肿瘤等疾病的诊治,对白血病的免疫分型、基因检测以及骨髓增殖性肿瘤的突变基因检测均有很深的研究,对常见血液系统疾病尤其各类贫血、恶性血液病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淋巴瘤、浆细胞疾病及白血病的分层治疗、个体化治疗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查看更多医生

专家科普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的治疗方案
2024.01.08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主要是红细胞增多,容易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并发症,常见并发症是血栓和出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要进行治疗。1、放血治疗:最简单的治疗就是放血治疗,将红细胞放出,就是去除红细胞。现在有一个方法是红细胞单采,把红细胞降到正常,这种方式属于临时措施;2、干扰素:如果从根本上控制红细胞增多,可以采用干扰素治疗,一般是长期用干扰素,将红细胞降到正常范围;3、靶向药物:因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存在基因突变,将来可能使用靶向药物,JAK2抑制剂用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其药物目前没有用于临床,将来可能用于临床。
刘尚勤主任医师血液内科
10.73万
85
淋巴瘤分期
2024.01.04
淋巴瘤通常按照淋巴结分布区域进行分期,一般分为4期。但不同类型的淋巴瘤分期可能不同,如滤泡性淋巴瘤,有自己的分期系统。1、Ⅰ期:单个的淋巴结区域;2、Ⅱ期:横膈一侧2个以上的淋巴结区域;3、Ⅲ期:横膈两侧都出现淋巴结的广泛侵犯;4、Ⅳ期:除淋巴结多发的情况外,还有结外器官的侵犯,包括骨髓、肺脏、肝脏、中枢神经系统、皮肤等。淋巴瘤的分期对治疗和肿瘤复合是很好的判断,也是预后的指标。一般Ⅲ期、Ⅳ期病人的预后比Ⅰ期、Ⅱ期差,任何疾病早治疗效果会更好。所以,出现淋巴结肿大,应该及时去就诊,判断淋巴瘤的类型、分期,决定是否需要治疗以及治疗的方案。
欧晋平主任医师血液内科
13.87万
20
血凝的意思
2024.01.04
单纯看字面,血凝即血液凝固,是机体正常的止血过程。血凝的过程较复杂,在机体内是一个调动很多因素的精巧的过程,外伤、感染或者很多诱因都可以触发。以外伤为例,毛细血管受到损伤,血管壁有一个缺口,首先局部的血管会发生收缩,使出血减少。其次,很多血小板会聚集在这个地方形成血小板血栓,很多凝血因子会依次激活形成一个血凝块。这三个环节共同让血液凝固,减少身体的损伤。
范芸主任医师血液内科
14.68万
33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