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
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本科室共收录11位医生
科室介绍

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成立于1973年,经过近50年的发展,已成为集医疗服务、学位与毕业后教育及科学研究等医教研于一体,涵盖现代诊疗、新技术示范应用、影像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与转化的综合学科。

1、科室综合实力省内前列

2010年被省卫健委授予省级重点学科,是放射专业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省质控中心成员单位,医学影像学专业的主体科室和博士、硕士授予点;2009年被评为海南省特色专业和优秀教学团队、2020年被评为海南省一流本科专业。

2、医疗设备综合实力省内前列

科室集医学影像诊断(X线、CT、MRI)和介入治疗为一体的综合诊疗平台,拥有国内先进的大型影像诊疗设备,包括3台超导磁共振仪(其中GE 3.0T和Philips 3.0T磁共振仪分别为2020年和2021年新购置的国际先进设备)、4台高档螺旋CT机(包括Siemens 256排双源CT机1台)、4台数字血管造影机(包括西门子公司最新款“飞龙”DSA)、富士数字化乳腺X线机、Siemens数字胃肠机以及10台DR机等。现科内所有影像设备接入锐珂PACS系统(医学影像存档与传输系统),实现了数字化诊断及图像管理、存储及自助发放,为各临床科室医生全面了解病人信息、实现精准诊疗提供了优质平台。

3、医疗队伍综合实力省内前列

现有工作人员73人,包括诊断组、技术组、护理组、介入手术管理平台等。其中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和省医师奖获得者1人、海南省高层次领军人才1人、正高(教授或主任医师)6人,副高10人,博士5人,硕士15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设置了亚专业组,各组长皆具备丰富的医教研经验,并与临床科室长期对接,大大提升了临床实践水平。从而形成了较合理的人才梯队和各具优势的放射亚专业结构。

4、医疗技术水平省内前列

科室注重实践技能和新技术应用,在疑难病例诊断能力方面得到业界广泛认可,且与国内知名专家有良好的会诊系统。科室设置专门的放射专家门诊,由资深知名专家定期会诊外院影像检查项目,解决省内各市县地区疑难读片问题。目前科室设置了中枢神经系统、五官头颈系统、心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骨肌系统以及CT技术组(含普放)、MR技术组等8个亚专业组,不断推动影像诊断和放射技术精细化管理,提升临床疑难病例诊治的解决能力。

科室开展业务全面、覆盖面广,2021年接诊近20万人次,且不断稳步增加。目前除开展常规项目技术外,已广泛开展以下诊疗项目:CT能谱成像、CT灌注成像、头颈部CTA、冠状动脉CTA、胸腹部大血管CT成像、肝体积测量、全身各部位骨关节三维重建、痛风石分析、尿路结石成分分析、颅脑介入术后高密度影分析,磁共振功能成像、弥散张量成像(DTI)、波谱成像(MRS)、动脉自旋标记全脑灌注(ASL)、脑动脉管壁高分辨成像、磁共振灌注成像(PWI)、心肌灌注成像、心肌活性分析、脂肪肝定量评估等,随着科室设备、软件正逐步的更新,我科将会更好的服务于广大就诊百姓。

5、教学水平省内领先,科研水平省内前列

放射科为海南医学院医学影像学、临床医学等专业提供理论和实践教学,承担海南医学院MBBS留学生相关课程教学,培养的毕业硕士研究生22人,规培生32人。近十年科室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厅级科科研项目10项。发表论文88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8篇,核心期刊论文70篇。研究成果获海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海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海南省教育厅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

科室擅长
胸腔积液
子宫肌瘤
卵巢囊肿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癌
变应性肉芽肿血管炎
变应性血管炎
口腔颌面部血管瘤
喉血管瘤
四肢血管损伤
小肠肿瘤
气胸
漏斗胸
结核性胸膜炎
结核性腹膜炎
胸主动脉瘤
胸椎管狭窄
先天性胸部畸形
张力性气胸
局限性腹膜炎
弥漫性腹膜炎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子宫内膜鳞状细胞癌
子宫内膜样腺癌
十二指肠肿瘤
乙状结肠肿瘤
上肢血管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