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
海南省人民医院儿科
海南省人民医院
共收录44位医生,可服务医生数1
儿童癫痫治疗后的停药标准
张泷
主治医师
儿科
70%以上的儿童癫痫经过抗癫痫药物治疗,连续2-3年不发作,脑电图检查癫痫样放电完全消失,才可以考虑逐渐减药,不能突然减药,减药过程一般要求超过3个月甚至6个月。 在减药的时候观察患儿有无癫痫发作,同时需要用脑电图监测有无异常放电。在患儿没有异常放电的情况下,超过3个月甚至6个月才考虑完全停药。
10.64万
319
2021.04.30
宝宝中度贫血用什么药
吉训琦
副主任医师
儿科
中度贫血指外周血血红蛋白在60-90g/L之间,中度贫血一般不伴有严重临床症状,所以不需要输血治疗,主要是寻找贫血原因。婴幼儿阶段最常见类型为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需要补充铁剂。目前以口服药为主,品种较多,正规厂家生产适用于儿童年龄段都可使用。使用时按说明书或医生医嘱执行。 如果是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引起贫血,需要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在海南地区中度贫血患儿还需要排除地中海贫血,如α地中海贫血。口服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目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总之,中度贫血患者首先要查明贫血原因,再选择合理治疗药物。
14.52万
354
2021.04.07
小孩打预防针手臂红肿正常吗
王灵
主任医师
儿科
很多家长不知道孩子打完预防针后局部红肿是不是属于正常反应,因此会特别担心,有些家长打针当天会抱去急诊看,这种现象不少见。如果打针当天局部有点红肿,只是有点低烧,小孩吃奶好、精神状态好,属于可以观察的范围。 如果红肿过大或者局部溃破、化脓范围较大,或者伴有高烧不退、患儿出现精神异常、不吃奶、精神很差,建议到医院就诊,必要时到防疫接种部门找医生进行判断,了解是不是预防接种的不良反应,做出合理判断后可以给予合理指导、治疗,有利于恢复。
7.96万
152
2021.03.01
幼儿急疹和手足口病区别
谢跃琦
主任医师
儿科
幼儿急疹和手足口病都由病毒感染引起,属于发热和出疹性疾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但两者发热出现的时间、皮疹的形态、出诊的部位有所不同。幼儿急疹多见于六个月至两岁的婴幼儿,突然高热,体温39℃-40℃或者更高,持续3-4天后体温骤降。大多数患儿除高热外,一般情况良好。退热后出现皮疹,皮疹呈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直径约1-3mm,周围有浅色红晕,压之褪色,并没有瘙痒感。皮疹由颈部和躯干开始,一天内迅速播散全身,皮疹1-2日内完全消退,不脱屑,无色素沉着。幼儿急疹具有自限性,预后良好,治疗原则以对症处理为主,热退疹出是幼儿急疹的特征。 手足口病多见于学龄之前的小儿。急性起病,并伴有发热,手、足及口腔出现红色小丘疹,迅速转为小疱疹,疱内液体少,有时在臀部、肛周、膝关节和肘关节部位也可见到疱疹。部分病例可无发热,普通病例多在一周左右痊愈,预后良好,无后遗症。少数重症病例病情严重,出现精神差、呕吐、嗜睡、抽搐、昏迷、呼吸浅促、面色苍白。重症病例需要积极及时救治,否则预后差,可危及生命。
16.18万
286
2021.03.01
小孩发烧怎么护理
郭光
副主任医师
儿科
小孩发烧首先应该多喝水,以补充机体水分的失,促进尿液增多,帮助患儿加快体内新陈代谢,并且促进代谢产物排出。帮助患儿散热要脱掉厚外套,减少厚被子,因为穿越多或者被子盖越厚,越是不利于宝宝散热,从而增加热性惊厥发生。可使用温水擦浴给小孩进行擦拭颈部、腋下、大腿根部、腹股沟处等大血管分布地方进行物理降温,还可温水泡澡以利于毛细血管扩张,从而有利于散热。 可适当使用冰块冷敷患儿额头,避免发热导致患儿出现热性惊厥,如果症状不能缓解,可以服用退热药帮助治疗,比如布洛芬颗粒或者美林等药物治疗。患儿出现发烧后常见家长错误做法是让孩子捂汗,捂很厚被子,这种情况很容易造成患儿高热惊厥。
10.52万
458
2021.02.03
儿童病毒性脑炎怎么办
符彬莎
主治医师
儿科
儿童一旦被确诊为病毒性脑炎,处理如下: 1、选择对应的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 2、选择免疫球蛋白等对症治疗; 3、在患病期间一定要注意多休息,保证营养丰富,如此才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儿童病毒性脑炎主要是因为病毒所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一般由肠道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病情轻重程度不同,所以具有一定危害性。有些儿童会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精神萎靡、抽搐等,如果出现上述情况,一定要带患儿就诊,明确病因后采取对症治疗,才能保证有效的控制病情发展。
11.87万
367
2020.02.29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