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海南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海南省人民医院
本科室共收录10位医生,可服务医生数1
科室介绍

海南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中心ICU)建科于1993年,为编制独立的临床科室,实行全封闭式管理,负责收治各种危及生命但有救治希望的成年重症患者。

重症医学科(中心ICU)的基本任务与技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从整体观念出发,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与技术,对重危患者的生命器官功能进行实时连续动态监测,及时判断病情变化的质与量,并迅速采取包括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上的超常规生命支持在内的医疗干预措施,帮助病人度过危及生命的不稳定状态,重建新的生理平衡,为进一步的专科诊治赢得时间和创造条件。同时承当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

基本设置:重症医学科(中心ICU)业务用房面积2000多平方米,层流洁净病区内设置23张床位。目前已开放床位14张,在编医师16人,护士44人。拥有德国摩顿吊塔、GEDash4000中央监护系统、进口多功能呼吸机、体外膜肺氧合器(ECMO)、容量及微量注射泵、移动式床边X光机。

床旁超声仪、纤维支气管镜、临时心脏起搏器、多功能监护除颤起搏仪、亚低温治疗仪、血液净化仪、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仪、血气与生化分析仪、经皮氧与二氧化碳分压监测仪、脉波指示剂连续心输出量监测仪等一系列先进仪器设备。

专业特色:常规开展体温、心电、血流动力学(中心静脉压、动脉压、动脉血乳酸、经皮氧与二氧化碳分压、肺动脉漂浮导管、脉波指示剂连续心输出量等)、呼吸功能(呼吸力学、脉搏血氧饱和度、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血气分析、床边影像学和纤维支气管镜等)、凝血功能、体液代谢、双频谱脑电(BIS)、床边超声及危重病情评估等一系列床边监测技术。

并为重症患者熟练实施机械通气、体外膜肺氧合、床边血液净化、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临时心脏起搏、主动脉球囊反搏、亚低温、镇静镇痛、全营养混合液(TNA)配制及肠外与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等实施等一系列支持治疗技术。

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急性呼吸功能衰竭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急性循环功能衰竭(休克、心力衰竭、严重心律失常、心脏骤停)、急性肝功能衰竭。

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胃粘膜病变并消化道出血、重症感染、重症急性胰腺炎、体液代谢紊乱、内分泌危象、重症肌无力危象、重症哮喘、产科重症、重症中暑、毒蛇咬伤和中毒等多种危重症救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重症医学科(中心ICU)全体医护人员在医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以“青年文明号”标准严格要求,努力学习业务,刻苦钻研技术,立足本职岗位,勤奋工作,爱岗敬业,在重症救治临床工作中表现出高度的职业文明水准。

以高尚的情操、精湛的医术和优质的服务展示了医务工作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风貌,塑造了白衣天使救死扶伤、奉献社会的良好职业形象,赢得了患者与社会的广泛赞誉,为推动我省重症医学事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先后荣获“海南省青年文明号”、“海南省卫生系统精神文明单位”、“海南省医学优势学科”、“海南省医学重点学科”、“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先进基层党支部”“海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科室擅长
冠心病
心律失常
心脏骤停
慢性心衰
肺炎
呼吸衰竭
急性心肌梗死
休克
重金属中毒
羊水栓塞
一氧化碳中毒
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心力衰竭
急性肾功能衰竭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
重度脂肪肝
多重肺部感染
重型颅脑损伤
多器官衰竭
呼吸窘迫综合征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
急性呼吸衰竭
急性肾衰竭
脓毒症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急性肝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