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

科室简介

重庆市合川区人民医院放射科,是集临床、教学、科研、健康体检于一体的影像诊断中心和综合性介入诊疗中心。成功创建重庆市临床重点专科(医学影像科)(2015-2017),重庆市特色专科建设单位(2014-2017),合川区“三江英才。科技拔尖人才团队”(2019-2021),是西南放射专科联盟单位,西南儿科影像专科联盟单位、中国县域医院出血中心联盟单位。设有DR摄片室、数字胃肠室、乳腺钼靶摄影室、CT室、MRI室和DSA放射介入手术室。技术团队简介:放射科拥有高素质的医技队伍,技术力量雄厚。放射科现有医技护及工勤人员49人。其中诊断医生组17人: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10人,医师2人;技术组17人:副主任技师2人、主管技师6人,技师7人,技术员1人,八级职员1人;护理组9人:主管护师7人,护师2人;工勤人员:6人。放射科专业分组:诊断组(心胸乳腺、腹部组、神经骨肌、介入治疗组)、技术组(CT技术、MRI技术、普放DR技术)、护理组(普放护理、介入护理)。科研教学:放射科曾获合川区科委科研立项5项,重庆市卫计委科研项目立项1项;获合川区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获合川区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参与获得重庆市卫生局医学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完成重庆市卫计委继续教育项目9项。科室人员在核心期刊国家级、省市级杂志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每年带教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等院校实习10余人次,区内医院进修生3-5人。每年参加省内外影像诊断及介入治疗学术活动60-70人次。设备简介:放射科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飞利浦256层极速iCT1台、飞利浦64层、60层、16层CT各1台、3.0T西门子VerioMRI1台,西门子、东芝平板数字血管减影机(DSA)各1台,平板数字胃肠机1台、美国平板数字钼靶乳腺机1台,西门子DR3台、西门子移动DR2台、GEDR1台,岛津DR1台、国产天地智慧DR1台等15台高端的大型医学影像设备。放射科有全院级英飞达PACS/HIS系统,实现了全院所有影像信息数字化。专科业务介绍:1、全身医学影像学检查、诊断:包括全身CT平扫+增强及重建后处理,全身MRI平扫+增强+特殊序列成像,全身DR摄片,乳腺钼靶摄片,消化系统X线特检,ERCP、“T”管造影、静脉肾盂造影、逆行性肾盂造影、下肢静脉造影、子宫输卵管造影以及DSA血管造影等。(1)、256层极速iCT及64、60、16层螺旋CT:在常规头、颈、胸、腹、四肢、脊柱等检查基础上,已经成熟开展12项特色检查技术有:无创性心脏冠状动脉成像(冠脉CTA)、头颈部联合血管成像(头颈CTA)、胸痛三联征CTA、肺动脉CTA、全身大血管成像、灌注成像、小肠CTE、一站式泌尿系统CT检查(CTU)、四肢动脉或静脉CT血管成像(四肢CTA或CTV)、多发伤全身快速扫描及血管成像、CT三维成像以及CT定位下非血管性介入诊疗等。(2)、西门子3.0T磁共振成像仪:在颅脑、颈、胸、腹、脊柱及四肢、关节常规检查的基础上,成熟开展8项特色检查技术有:头颈部血管成像(MRA)、磁共振弥散成像(DWI)、脑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磁共振波谱分析(MRS)、神经成像(MRN)、胆道MRCP、泌尿系MRU、椎管水成像等。2、微创介入治疗中心:开展了全身血管及非血管微创介入检查与治疗。成立了放射介入手术室,有层流手术室2间,拥有西门子、东芝大型DSA机器2台,开展了心脏冠脉介入、外周血管介入、综合介入、肝胆ERCP、骨科PKP等多学科介入诊疗活动,搭建起了全院微创介入诊疗平台。放射科开展了放射综合介入治疗项目:全身各部位良、恶性肿瘤的介入诊断与治疗,肿瘤术前或术后动脉栓塞或动脉内灌注化疗;消化道出血,肝、脾、肾、四肢、骨盆外伤性破裂出血的动脉栓塞治疗;血管性疾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的介入诊断与治疗;肝、脾、肾囊肿的固化介入治疗;子宫肌瘤、妇科大出血、产后大出血的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输卵管再通术治疗不孕症;食道狭窄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胆道PTCD及胆道支架置入、CT定位下穿刺活检等微创介入治疗。3、区域医学影像远程会诊中心:放射科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科技术指导科室,科室PACS系统上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会诊中心联网,下与合川区30余家基层医院放射科联网,建成了合川区域医学影像远程会诊中心、解决了本区域医学影像远程会诊诊断及疑难病例会诊问题。4、健康体检中心:放射科拥有DR摄片机、256层iCT、3.0TMRI、平板乳腺钼靶机等国际一流的高端检查设备,完全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体检需求,为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随着医院三甲医院的成功创建,重庆临床重点专科、重庆市医疗特色专科、科技拔尖人才团队建设,合川区域医学影像远程会诊中心建设,合川区人民医院放射科全体医护技人员,将以“仁爱敬业博学创新”为训,不断加强自身素质修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科室影像检查技术水平、影像诊断水平和微创介入诊疗水平,秉承“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逐步将我科建设成为重庆市北部区域的医学影像中心、医学影像会诊中心和微创介入诊疗中心。
详情

科室疾病

专家科普

MRI的优缺点有哪些
2023.12.28
MRI作为一种临床价值较高的特殊检查项目,在软组织病变的检查中具有很高的敏感性,特别适合脑组织和神经疾病的检查。与X线和CT等传统影像检查相比,MRI是非射线成像,对人体干扰较少,能够提供更丰富的影像学信息。其优点还在于它可以任意方向切面扫描,容易显示病变的存在与组织结构变化。在成像时,医生可以使用不同的参数来获取更丰富的影像学信息,从而更准确地诊断疾病。 然而,MRI也存在一些缺点。首先,成像时间较长,对于危重患者来说可能难以耐受。其次,MRI对钙化不灵敏,部分含钙病变难以显示。此外,设备投资较高,检查费用也相对较昂贵。最后,身体内植入人工器材特别是磁性金属器材的患者不宜进行MRI检查。 对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来说,其主要病理改变为滑膜炎。在X线和CT检查时,关节滑膜的增生显示不清,但在磁共振尤其是增强磁共振检查时可以显示清楚。因此,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需要进行磁共振检查,以明确诊断或监控病情。 参考资料:张剑勇,李博,罗新乐主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教育与就医指南 类风湿关节炎防治200问[M].华夏出版社.2021.04
李康安主任医师放射科
3165
253
PET-CT是什么,为什么辐射小
2023.12.28
对于PET-CT检查,其中的PET是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是核医学的代谢、功能、分子成像的检查技术。而CT是计算机断层成像,是影像学检查的技术,主要能提供解剖结构的结构成像技术。而PET-CT是将两种技术同机融合,即将PET的代谢、分子、功能信息叠加在CT的解剖图像上。CT有辐射损害,但PET-CT检查辐射的实际总体水平较低,完全在安全范围内,其原因有两个方面,具体如下:1、示踪剂用量小及半衰期短:即所用PET成像的示踪剂18F-FDG,其用量较小,同时F-18的半衰期仅为109分钟,即在109分钟后,辐射变成原来的一半,24小时辐射几乎没有;2、低剂量CT:PET-CT虽然是全身的CT检查,但采用的CT扫描技术是低剂量CT,即通过降低管电压、管电流来控制CT辐射剂量,全身低剂量CT的辐射剂量只是正常CT的1/5。所以PET-CT的整个辐射剂量较小,完全在安全范围之内,据统计是相当于做胸部、腹部普通CT的平扫加增强扫描的剂量,所以1年内做1-2次PET-CT比较安全。
卜丽红主任医师PET中心
7.51万
62
CT检查哪些地方需要空腹
2023.08.28
CT检查需要空腹有两种情况,具体如下:1、怀疑有消化道疾病时:人体的消化管道从上到下包括食道、胃、十二指肠、小肠以及大肠,当临床怀疑患者存在上述器官的疾病时需要做CT检查,这些患者在检查前需要进行空腹准备。因为在正常情况下消化管道里边会存在着食物残渣以及粪石,这些结构可能会干扰对邻近器官病变的准确定位以及定性判断,所以在检查前必须使这些空腔器官的内容物排除干净才能够进行检查;2、怀疑有胆囊病变时:因为在正常情况下胆囊储存着胆汁,患者进食后胆汁会分泌出去,从而导致胆囊体积缩小,这样会影响对胆囊疾病的判断,所以在检查胆囊疾病之前也需要患者进行空腹准备,除此以外的其它CT检查可以不进行空腹准备。
郭永梅主任医师放射科
17.23万
75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