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免疫科
网站导航
风湿免疫科切换
简介

北京医院风湿免疫科成立于1990年,目前科室共有医技研护人员30名,并将在医院大力支持下不断引进优秀人才,发展壮大。目前知名专家3人,主任医师5人,副高以上医师9人,博/硕士研究生导师5人,在美国NIH等欧美一流学术机构深造进修8人。科室学科带头人和教授多次作为组长和国家重大专项指导专家组成员参与国家科技部重点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卫健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以及北京市项目的评审。在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建设拥有病房床位规模40张和国内先进和最全面前沿的临床免疫检测和科研实验基地和平台,已形成医、教、研、高干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全面发展的科室。

学科带头人张烜教授是中国知名风湿病专家,风湿病诊治/研究领军人物。现为北京医院副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长聘(终身)教授。并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委员会执委兼临床免疫中心主任,协和校友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第10/11届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师协会风湿免疫专科分会会长。协和医学博士毕业后,曾经在北京协和医院从事临床工作近30年,2000年破格副教授,2001-2003年在美国NIH自身免疫病中心访问学者,2005年晋升主任医师/教授。2013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首批入选者、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十三五自身免疫病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对风湿免疫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性肺间质病变等诊断和治疗具有丰富扎实的临床经验,重视疑难重症风湿病临床诊治经验总结,成功救治逾十万来自全国疑难危重风湿病患者,曾多次获北京协和医院医疗成果奖。作为风湿病学界唯一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率领团队立足改变中国数千万严重风湿病患者高致残/死率现状,聚焦临床转化研究:发现和鉴定风湿病致病和炎症风暴新型关键靶点和机制;创新研发全新有效诊断标志物/技术,提高风湿病早期/正确诊断率;牵头研究确立中西药联合治疗风湿病经济有效“中国方案”;创建靶向免疫治疗风湿病新技术,引领我国风湿病诊治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培养博士/硕士和博士后54人,在《NatMed》《NatImmunol》《ScienceTM》《NatBiomedEng》《AnnRheumDis》《NatCommun》《TrendsMolMed》《Arthritis&Rheumatol》等国际主流期刊发表风湿病诊治和研究论文近200篇,总影响因子1000余分,并担任国际临床免疫联盟(FOCIS)官方杂志《ClinicalImmunology》等多个重要国际期刊副主编/客座主编。以第一完成人先后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一、二等奖和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先后20次应邀为国际期刊撰写风湿病诊治和研究前沿综述和专论,显著引领和提升国内和国际对风湿病认识和诊治水平。

风湿免疫科是卫生部住院医师培训基地,年培训住院医师人数40余人。科室研究生导师注重教书育人,注重人才培养,先后为北京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培养了近百名博士、硕士和博士后,很多已经成长为国内外风湿病和相关专业前沿医教研骨干。风湿免疫科将继续和开办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和招收全国各地进修医师深造,为中国风湿病培养优秀临床和学术人才。风湿免疫科也是国家级风湿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完成和在研临床药物试验近30项,覆盖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白塞病、硬皮病、干燥综合征等多种主要风湿病,对风湿病诊治新药的研发做出了卓越贡献。同时积极开展各类专科门诊和义诊,致力患者的宣教、随访、管理,受到广大病患的好评。同时,科室也将一如既往通过开展各种形式合作交流,支持和帮扶全国各地兄弟医院和联盟医院风湿免疫专业共同发展,共同提高中国风湿病的诊治水平。

风湿免疫科张烜教授和黄慈波教授两名专家同时担任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的副主任委员。科室专家近年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面上项目、国家十三五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73课题、863重点项目等近30项、9000余万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基金支持,经过长期不懈努力,在重要风湿免疫病尤其是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发病机制和诊断治疗新技术新理念方面取得了系列国际领先突破性成果,曾获2020年中国医学十大进展,明显提高了疑难危重风湿病的早期正确诊断率和治疗效果。卅年华章铸辉煌,砥砺奋进谱新篇。北京医院风湿免疫科全体同仁责无旁贷,将和全国风湿病同道一起共同努力,秉承学术引领临床,不断将国际顶尖转化医学研究新成果、新理念和新技术推广普及,引领和提升疑难危重风湿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减少致残/致死率,改善病人长期预后,造福中国广大的风湿病患者。

专家介绍:新增加出诊信息如下:

张烜教授主任医师学科带头人博士研究生导师

出诊时间:北京医院周二上午

擅长:各种疑难危重风湿病的诊治,包括关节炎性疾病(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等)以及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系统性血管炎、肌炎/皮肌炎、结缔组织病相关肺间质纤维化等

  • 响应及时

  • 真实医生

  • 不接诊随时退

医生推荐

更多
暂无医生信息
科普内容
更多

非布司他和苯溴马隆在痛风发作时是否可以吃

刘爱华 主任医师 风湿免疫科
非布司他和苯溴马隆在痛风发作的时候可以吃,但是在痛风发作的急性期并不主张非布司他和苯溴马隆联合进行降尿酸治疗。非布司他和苯溴马隆是两类不同作用机制的降尿酸药物。非布司他主要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从而减少尿酸生成,起到降尿酸的作用。苯溴马隆主要通过促进尿酸在肾脏中的排泄而起到的降尿酸作用。一般在痛风急性发作的时候可以单用非布司他或者苯溴马隆来进行早期的降尿酸治疗,而且都是从小剂量开始应用。如果在急性期两个药物联合应用,可能会使血中的血尿酸下降过快,导致痛风反复的发作。但是在进行痛风或者高尿酸血症降尿酸治疗单用某一个药物效果不好的时候,可以换用其他的另一类药物或者两类药联合应用,这时候可以起到协同降低血尿酸作用。非布司他和苯溴马隆联合应用的情况比较少,而且在两个药联合应用的时候要密切监测血尿酸的水平,同时要注意两个药联合应用所出现的一些不良反应。
66116 61
2024-01-19

红斑狼疮的治疗方案,治疗效果好吗

刘爱华 主任医师 风湿免疫科
红斑狼疮是由致病性自身抗体,以及免疫复合物形成,并介导的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它的病因目前还不是非常清楚,患者临床表现个体差异非常大。因此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治疗来讲,是一个非常个体化的治疗,会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受累脏器不同,以及病程长短,制定一个治疗方案。目前红斑狼疮的治疗效果比较好,患者的远期预后也比较满意,对于红斑狼疮的患者如果没有诱因,比如妊娠、服用药物,或者感染、自行停用治红斑狼疮的药物,都能够达到长期病情缓解的状态。对于红斑狼疮的患者,希望能够长期的到风湿免疫科进行随访,定期来监测患者的病情活动情况是不是能够达到病情缓解的状态。此外,也是要叮嘱患者不要自行停药,患者自行停药以后,多会导致红斑狼疮复发。
38993 39
2024-01-04

雷诺病用什么药

刘爱华 主任医师 风湿免疫科
雷诺病病因不同,在临床上所用药物也有所区别,常见情况如下:1、特发性雷诺氏病:指患者出现肢体末端循环障碍,没有其他原因导致,主要针对患者临床症状应用扩张血管药物,如钙离子拮抗剂、α阻滞剂及前列腺素等药物,可起到扩张动脉作用,缓解患者临床症状;2、继发性雷诺氏病:临床上绝大部分雷诺氏病都由于其他疾病,尤其是风湿免疫科中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症等导致。主要治疗是针对原发病,如由于皮肌炎所导致的雷诺病,需给予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同时可配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原发病。在原发病控制好的基础上,雷诺氏病临床症状也会有所缓解。如果患者仍有雷诺氏病临床症状时,则可给予患者相应扩张血管药物改善症状。因此,针对不同病因雷诺氏病,所选用药物不尽相同,需要根据临床医生指导,按照要求规律用药。
74325 26
2024-01-04

服用非布司他片,会出现痛风发作频繁吗

刘爱华 主任医师 风湿免疫科
非布司他是一种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的降尿酸药物,被广泛的用在痛风关节炎,或者高尿酸血症患者中来进行降尿酸治疗。但有一部分患者在开始服用非布司他片以后,出现痛风关节炎反复发作的情况。这部分患者主要是由于在服用非布司他片以后,可能初始剂量比较大,或者患者对非布司他的降尿酸作用比较敏感,使血尿酸水平下降得过快。这时会导致尿酸盐结晶快速溶解到血中,使血尿酸产生比较明显的波动,而使痛风关节炎反复发作。这类患者在临床上并不少见,针对这类患者,首先,可以减少非布司他的用量。其次,如果减少用量以后仍然会有频繁发作,可以让患者同时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或者小剂量的秋水仙碱,防止痛风的频繁发作,起到预防的作用。使血尿酸达到目标值以后,逐渐把非甾体抗炎药或者秋水仙碱停掉,能够起到防止痛风复发的情况。
69287 47
2023-12-29

血沉低和血沉高是怎么回事

刘爱华 主任医师 风湿免疫科
临床上血沉低并没有过多意义,而血沉升高可能反映机体出现异常情况。正常的血沉,女性<20mm/h,而男性<15mm/h,因此血沉偏低仍在正常范围,但是血沉低并不代表机体没有疾病。疾病情况下,血沉可以没有变化,如病毒感染时,或者红细胞增多症,以及严重脱水患者,由于红细胞浓缩,血沉可以在正常范围,但机体存在疾病状态。如果血沉低属于正常情况,并不能反映具体疾病或者机体状态。血沉升高可能是生理性原因,也可能是病理性原因,如婴幼儿时、月经期、妊娠期血沉轻度升高,都属于正常情况。如果是感染性疾病,尤其是细菌感染、结核感染,或者风湿性疾病,如风湿热、类风湿关节炎,血沉可以明显升高,而且升高程度和病情活动程度有明显关系。
49466 69
2023-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