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放射科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本科室共收录21位医生
科室介绍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放射科自成立以来,经过6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总体实力处于全区第一的综合性学科,西北专科排名第六名。近三年我科多次被评为院内先进集体、校级重点学科、自治区级重点专业建设项目和特色专业、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在多个领域已形成学科优势,影像诊断与检查质量达到区内先进水平。
目前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放射科由总院本部、肿瘤分部和心脑分部三部分构成,具有各类影像专业技术人员145人。
一、科室硬件发展及现状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放射科各种检查设备一应俱全,已从科室成立初的以透视、X线摄影、胃肠道和泌尿系造影为主要内容的初级放射科发展成为完全数字化、高端设备种类齐全的现代化放射科,全面提供数字化X线摄影、数字化各种特殊造影检查、全身计算机体层成像(CT)、全身磁共振成像(MRI)和各种CT和MRI功能成像检查和诊断服务。
目前,科室拥有美国通用电器(GE)公司、德国西门子(Siemens)公司、荷兰飞利浦(Philips)公司、日本岛津(Shimadzu)公司、富士(Fuji)公司等国外顶尖公司生产的一整套影像诊治仪器,并且已经建成覆盖医院本部及各分院(肿瘤医院、心脑血管病医院)的PACS网络系统,实现了影像资料的数字化存储和全院共享,每年为近70万人次患者提供影像检查和诊断服务。
科室创建初期,医院积极向国家申请拨款约1400万元,并成立大型设备购置小组从国外引进先进的透视X线机、胃肠X线机和摄影X线机,全面开展X线诊断工作。1983年,放射科在全区率先引进第一台CT机,当时为西北第一台,全国共四台CT机。
同时选派2人出国研修CT检查技术和诊断业务,率先在全国开展全身各系统CT检查,在神经、呼吸、消化、骨关节等全身各系统疾病诊断中获得了大量、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教学资料。在随后的十年内放射科CT设备完成了8排、16排的更替,使CT检查业务从平扫扩展到全身各种增强和血管成像检查。
1988年放射科购置第一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设备,为西北第二台,使我科成为在全国范围内较早开展介入诊疗业务的科室之一。1993年在国内较早引进数字X摄影(DR)设备,为西北第一台,数字化X线设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1994年引进第一台MRI设备,为西北第二台,从此科室诊断业务由X线、CT扩展到全身各系统MRI诊断上,极大促进了学科的发展和区域影响力,为后续科室成立亚专业分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入2000年后科室又先后引进了西门子双源64排CT,GE3.0TMRI、飞利浦256排CT和3.0TMRI设备。
目前科室中高端设备有:GE双源64排CT1台,GE能谱CT1台,飞利浦256排CT1台,GE3.0TMRI1台,飞利浦3.0TMRI1台。2019—2020年放射科将引进高端3.0TMRI一台,高端512层和128排CT各一台,进一步满足各临床科室日益增长的放射检查需求和广大人民群众对追求健康生活的愿望,同时极大的促进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学科传承与人才培养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放射科在刘闵生教授的带领下开始了艰苦的创业历程,经历教授、教授、郭玉林教授,逐步发展成种类齐全的现代化放射科,从成立伊始的几人壮大到现如今的百余人。在老一辈的影响下,“教书育人”成为了学科发展的重要传承。
自陈兵教授接任主任,全体人员立足于岗位创新,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在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和加强学科内涵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按照医院绩效改革方案的基础上对放射科进行了绩效分配改革,进一步细分亚专业组,并成立全新的急诊放射专业组,使全科医、技、护、工勤所有工作人员积极性得到空前提高,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并自觉投身到医院、科室的改革、发展和繁荣中,科室员工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得到空前提升。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放射科承担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是国家级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及宁夏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医学影像学系部所在地。
医学影像学专业是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和特色专业,医学影像学系教研室为自治区级一流教研室建设项目,医学影像学课程为自治区级一流课程建设项目,影像医学和核医学学科是宁夏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重点孵育学科。
学系教研室主要承担的课程有《医学影像设备学》、《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医学影像解剖学》、《医学影像学》、《医学影像诊断学》、《医学超声影像学》、《介入放射学》和《影像学实践》,共8门课程。
医学影像学是应用医学成像技术对人体疾病进行诊断和在医学成像技术引导下应用介入器材对人体疾病进行微创性诊断及治疗的医学学科,是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及临床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
该学科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现代医学领域学科之一,已由原来的形态学发展到功能学及分子影像学,从静态图像发展到动态实时电影成像,从二维图像发展到三维、四维图像,从定性诊断发展到定量诊断。
医学影像学课程主要面向全校大学三年级的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儿科学、全科医学、康复医学、预防医学和麻醉学等专业授课,主要安排影像学系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教师授课,每学年总授课人数可达450人。
放射学学位点每年招收专业型硕士研究生15—20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2—5名,每年承担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学位点研究生专业课22学时,学校研究生《腹部影像学进展》选修课40学时,深受相关专业研究生好评。
放射科作为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每年招收住培医师10—15人左右,全年安排针对基地住院医师的讲课约47次,每周有2次病例讨论或教学读片。每年培养全国各地进修医师及技师共5-10人,包括常规X线、CT和MRI的检查和诊断等,全年安排针对进修生的讲课共约40次。
三、科室业务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放射科(含总院、心脑、肿瘤三个院区)已成为宁夏乃至周边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内蒙地区的影像诊疗中心,2019年作为牵头单位成立宁夏影像专科诊断联盟和宁夏影像质量控制中心,科室影响力进一步提升。目前科内共有医、技、护和工勤工作人员128人,其中诊断医师62人,技师60人,护师10人,工程师2人,工勤4人。
其中主任医师13人,副主任医师9人;主任技师2人,副主任技师8人,副主任护师1人。拥有教授6人(含返聘2人),副教授6人,硕士生导师9人(不含外校兼职)。担任中华放射学会成员(包括青年委员)8人,中国医师协会成员3人,宁夏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1人,宁夏医学会影像技术学分会主任委员1人,宁夏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专委会主任委员1人。
拥有自治区政府津贴1人,自治区313人才2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第三层次人选”1人,自治区青年拔尖人才培养工程2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1人。

科室擅长
胃癌
肝癌
胃出血
乳腺癌
乳腺纤维瘤
乳腺肿瘤
肾肿瘤
上颌窦癌
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癌
乳腺导管扩张
乳腺导管癌
原发性肝癌
基底细胞癌
残胃癌
肝破裂
肝纤维化
急性肝坏死
乳腺乳头状癌
三阴性乳腺癌
原位导管癌
复发性子宫颈癌
横结肠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