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科

科室简介

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成立于1965年,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已形成了以医、教、研为主体的一个综合性多亚学科领域的临床一级学科。承担全院的临床麻醉、舒适化诊疗、疼痛治疗、危重患者救治及抢救复苏工作,并开设了麻醉门诊和疼痛门诊。作为贵州中医药大学硕士学位授权点,承担了麻醉学、西医外科学教学及麻醉学研究生、进修生的培养工作。现为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贵阳市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产科麻醉与分娩镇痛、超声与骨科麻醉2个组长单位,2021年荣获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全国产科麻醉与分娩镇痛优秀基地。一、临床资源丰富目前开放手术间15间,2022年底新外科大楼占地三层的全新手术室二部即将投入使用(拥有18个手术间、一个复合手术室)。2021年手术室内年麻醉量2万余例,手术室外年麻醉量2.8万余例。现有麻醉医生31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8人,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12人,设有独立的麻醉护理单元、有麻醉护士10人,手术室护士23人。二、临床麻醉亚专业化麻醉科根据最新的医疗需求和科室未来的发展方向成立了疼痛学组、可视化学组、舒适化医疗学组、分娩镇痛学组、ERAS学组、血液管理学组、术后管理学组、麻醉质控学组、科研学组、继教学组、睡眠学组等亚专科学组。通过建立亚专科,即为高学历人才达建了发展事业、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平台,同时也造就了较为合理的学术梯队和师资队伍,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为更好的完成医疗、教学及科研任务,和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保证。三、麻醉特色医疗打造1.可视化技术。科室拥有8台超声,常规开展各种超声下神经阻滞和穿刺、术中超声监测;所有手术间标配可视喉镜,拥有可视硬镜、纤支镜等可视化气道管理工具。2.可视、精准、微创的疼痛治疗。疼痛门诊拥有多种现代化进口高端疼痛治疗设备,以现代疼痛医学理论为指导,以精准定位穿刺为核心技术,开展微创介入治疗、无创物理治疗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疼痛手术治疗包括介入微创治疗、神经根射频治疗,粘连性肩关节炎松解术,鞘内吗啡泵植入术,侧隐窝注射,星状神经阻滞等。3.舒适化医疗的全面普及。麻醉科主动作为、勇于开拓,从围手术期舒适化医疗的细节完善到门诊舒适化医疗的全面普及都取得很大的进步。门诊舒适化医疗涉及无痛胃肠镜及镜下治疗、舒适口腔、无痛纤支镜、无痛换药、无痛介入手术、无痛美容、无痛妇科诊疗、门诊镇静等方方面面,手术室外的麻醉量已经远远超过手术室内的麻醉量。旨在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就医体验,实现从患者满意度到患者忠诚度的管理目标转变。4.高质量分娩镇痛的开展。科室与产科共同成立了彩虹桥分娩镇痛团队,从2017年开始规模化、规范化的开展分娩镇痛工作,麻醉医生24小时进驻产房,设立分娩镇痛专职麻醉护士,2021年分娩镇痛率达80%,进入2022年,分娩镇痛纳入医保支付,在进一步提高彩虹桥团队服务能力后分娩镇痛率达到95%,已为1.4万名产妇提供了高质量的分娩镇痛服务。一路走来,安全、舒适、有尊严一直是我们团队的文化内涵。四、教学科研麻醉科作为贵州中医药大学西医外科学和现代麻醉学2们课程的负责人,承担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大课和见习教学。《现代麻醉学》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麻醉科近3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课题17项,发表SCI12篇。出版教材、着作8部,发明实用新型专利7项。五、仪器设备状况麻醉科手术室每个手术台均配有一台进口麻醉机,一台进口多参数生命体征监测仪(全部标配呼气末CO2监测),使每位病人在麻醉手术过程中发生的病情变化能够被麻醉医师及时发现和及时处理,保证了病人围术期生命安全。除上述仪器外,麻醉科还配有多台索罗声超声、费森尤斯血液回收机、雷度血气分析仪,体外循环机、麻醉深度监测仪、血栓弹力图仪、除颤监护仪及纤维支气管镜等仪器设备,保证了病人特殊诊治的需要。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手术室全体同仁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继续做广大患者朋友的生命守护神,继续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详情

专家科普

镇静药停用后几天苏醒
2024.05.17
镇静药停用以后,一般60-90分钟就能苏醒,速度应该很快。在麻醉过程中应用的镇静药,根据不同的手术、不同的手术方式以及手术的复杂程度,常用的是依托咪酯、右美托咪定、丙泊酚、环泊酚等一类的镇静药。用镇静药的目的主要是让病人处于镇静状态,当镇静药停用以后,根据在应用过程中的不同时间、浓度和剂量,停药60-90分钟以后,药物就会完全代谢,部分时间长的病人需要2-3个小时。如果病人身体非常弱,或者肝肾功能不好,以及其他体弱病衰的病人,时间可能更长,需要4-5个小时。如果是简单的手术、小的手术,而应用的量很小,病人在半个小时左右就能够完全苏醒,所以可以放心。在这个过程中,一般要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和动力学的平稳,使病人处于一个非常安全的状态。
刘进德主任医师麻醉科
9.23万
95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并发症有哪些
2024.04.29
臂丛麻醉是上肢手术的主要神经阻滞方法,肌间沟入路是在脖子附近,在左或右侧的颈部进行穿刺。而这个部位有颈动脉、颈静脉、臂丛神经主干走行,在穿刺过程中严重的并发症如下:1、损伤血管:针会损伤动脉、静脉,损伤动脉、静脉以后会有出血。同时在给麻醉药的过程中,局麻药进入或吸入血管会产生中毒反应;2、神经损伤:穿刺过程中以前都是盲穿,通过解剖定位来进行穿刺,所以有可能会损伤神经主干,产生一侧肢体的偏瘫或者瘫痪。现在主要是在B超引导下进行神经阻滞的穿刺,基本是在明视下,神经损伤的并发症基本上已经很少见。血管损伤很常见,轻者局部出现血肿,重者局麻药中毒或发生过敏反应。但这些都有一系列的预防机制应对,比如在穿刺过程中要保持病人清醒,如果有不舒服可以随时交流。另外在穿刺前会有生命体征的监测,如果哪个指标不正常都可以随时发现,随时纠正。
王晖主任医师手麻科
16.75万
87
拔牙全麻和局麻的区别以及适应人群
2024.01.26
拔牙全麻和局麻的区别,以及适应人群,具体如下:1、区别:主要在于拔牙过程中患者意识是否清醒,拔牙过程中意识不清醒,全程不知道,就是全身麻醉。如果在拔牙过程中,能够全程配合医生操作,患者意识完全清醒,就是局部麻醉;2、适应人群:如果患者牙齿位置比较浅,比较容易拔,操作比较简单,患者也不是特别紧张,就可以选择局部。如果患者牙齿位置比较深,操作比较复杂,患者特别紧张,或者一张嘴看牙就容易恶心,或者还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全身系统性疾病,就建议选择全麻。全麻和局麻相比会更舒适、更安全,费用也稍微高一点,现在全麻是安全的,不会导致记忆力下降等情况。
李茜副主任医师麻醉科
14.15万
22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