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昆明市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
昆明市儿童医院
本科室共收录2位医生
科室介绍

昆明市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PICU科)是对危急重症患儿进行集中管理、治疗的特殊救治场所。1983年被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确立为全国十三家儿童急救培训中心之一;2005年被评为昆明儿童急救中心;2006年、2012年被评为昆明市第三、第四周期重点学科;2007年被评为云南省小儿急救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基地;2008年被评为云南省小儿急救研究中心。
科室人才队伍结构合理,拥有一支由高、中、初级职称人员组成的专业技术队伍。科室主任肖曙芳,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是昆明市卫生局学科带头人,担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急救学组委员、中国救援协会儿童救援分会委员、云南省重症医学分会委员、云南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师分会常委、云南省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委员。2012年评为昆明市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员,2014年被评为云南省先进工作者。科室医务人员获省市级优秀护士3人,市级优秀护理管理者1人,昆医“三育人1人,昆明市卫生局先进工作者3人。
PICU科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现有病床24张,拥有先进的诊疗仪器设备,如:多功能监护仪、无创呼吸机、常频呼吸机、高频震荡呼吸机、机转运呼吸机、血液净化机、血液灌流机、除颤仪、血气分析仪、床旁x光机、床旁B超等。主要收治的急危重症患儿有: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心衰、严重心律紊乱、休克、癫痫持续状态、严重电解质及酸碱失衡、重度贫血、严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各种中毒、溺水、危及生命的抢救等。科室对疑难危、急、重病患儿的诊治抢救处于省内领先水平。
目前科室开展的特色技术如下:
1、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应用(如小潮气量通气),高频呼吸机的应用,使危重患儿的抢救成功率大大提高,降低了机械通气的并发症如气胸、急性肺损伤。PICU近5年应用呼吸机治疗呼吸衰竭570例,上呼吸机抢救成功率84.5%。
2.连续性肾替代疗法(CRRT)、血液灌流、血浆置换在小儿急性重症中毒、急性肾功能衰竭及MODS中的应用。PICU近5年应用血液净化治疗重症中毒及急性肾功能衰竭55例次,抢救成功率94%。
3.危重患儿的营养评估及营养支持。与世界健康基金会合作儿童临床营养支持实施项目,在云南省率先开展儿童营养风险评估,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儿童临床营养指南的应用。对于危重患儿、消化道畸形的术后患儿,开展肠外营养规范治疗,大大提高了患儿的生存率,缩短了住院时间。
4.MODS早期干预治疗。
5.严重心律失常、顽固性心衰的救治。
6.严重脑功能障碍综合治疗。
7.多项生理功能的无创和有创监测。
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在手足口病、麻疹等危重患儿的救治中,我们成功抢救了许多手足口病并脑干脑炎、神经源性肺水肿、重症麻疹肺炎、呼吸衰竭的患儿。
科室重视科研和教学工作,论文《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细菌病原构成变迁及耐药的临床研究》以论著发表在中国小儿急救医学;论文《儿童脓毒症病原菌及耐药性十年变迁》以论著发表在临床儿科杂志。近5年来科室医护人员累计在各级各类期刊上共发表论文25余篇。课题《昆明地区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构成、变迁及耐药的临床应用》2011获云南省卫生科技成果三等奖;《肥胖儿童脂联素测定及临床意义》2013年获西山区科技成果二等奖。科室近5年来举办了省级继教项目《小儿危重症治疗进展学习班》2次。
科室加强对外交流:医务人员定期到国内外知名医院如:美国密歇根大学儿童医院PICU、新加坡儿童和妇女KK医院、复旦大学儿科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等考察交流,进修学习。并与世界健康基金会临床营养发展中心、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儿科医院合作开展多项科研。科室立足于“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将真心、爱心、关心、细心及责任心奉献给患儿,将现代化的人文关怀融入科室,营造高层次的服务理念和服务水平。

科室擅长
小儿多动症
小儿IgA肾病
小儿尿道下裂
小儿尿路感染
小儿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肾炎
小儿口炎
小儿室间隔缺损
小儿急性白血病
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
小儿脑炎
小儿脑肿瘤
小儿脑膜炎
小儿呼吸道感染
小儿发热
重感冒
多重肺部感染
颅脑创伤
重型颅脑损伤
脑缺血
脑室内出血
小儿便秘
小儿中耳炎
小脑出血
严重缺血性肌挛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