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内科

科室简介

临夏回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感染内科临夏州医院感染科成立于1984年,现在的感染一科传承了原感染科所有的业务范围、全部的专业能力、主要的专业力量。现有床位46张,医护人员21名,有医生9名,护士14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医师6名;医生均为全日制本科毕业,护士队伍本科学历人员8名,大专学历6名。每年收治住院病人约1200人次,门诊病人近3000人次左右。近年来全科医护人员,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敬业尽职,扎实工作,锐意创新,热忱服务;狠抓业务质量及医德医风,更新知识,不断提高医护质量,整体水平显著提高,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科室工作有了长足发展。诊治急、危、重、难病例如:重型肝炎、上消化道大出血、肝性脑病、顽固性腹水、难治性结核病、大咯血、重症皮肤炭疽、中毒性菌痢及其它急危重症等病例的能力明显提高。单独或与其它相关科室合作,开展了肝病的肝组织穿刺活检、重型肝炎的血浆置换、肝硬化病人的脾动脉栓塞术、顽固性腹水的腹水超虑浓缩回输、肝癌的肝动脉栓塞术及超声引导下的瘤体无水酒精注射术、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肺结核大咯血病人的肺动脉栓塞术,均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尤其对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重型肝炎、肝源性胃病、重症结核病及难治性结核病的治疗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目前,在感染科疾病的诊治方面,基本上与国内先进水平接轨。另外,近年来完成了各种突发传染病的应急任务,如:SARS,甲流H1N1,禽流感H7N9,手足口病,麻疹,中东呼吸综合症、群体性食物中毒等的防控、指导及治疗任务。同时,完成了《复方虫草冲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难治性肺结核的临床研究》和《阿德福韦酯联合复方虫草散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三个科研项目,并分别获得了临夏州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科室多次在医院被评为先进科室,受到医院表彰奖励。并有3人次被评为省州先进个人,受到表彰奖励。临夏州人民医院感染二科(原肝病中心)是临夏州唯一集医疗、科研、教学为一体,以中西医结合为学科特色和专科优势,具有丰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各型肝病和传染性疾病,包括:结核病、艾滋病、梅毒、痢疾、水痘、带状疱疹、手足口病、麻疹、炭疽等,尤其对各型肝炎、肝硬化、脂肪性肝病、肝癌、肝衰竭等疾病以及肝病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急危重症的抢救均取得较好的疗效,形成了本科室特色诊疗体系及治疗手段。为了更好的服务患者,我科室长期与全国肝病诊疗中心、兰大一院、兰大二院合作,开展与省内外著名肝病专家远程网络、电话会诊,现为全国肝胆病科普咨询专家成员单位、全国疑难病及重症肝病攻关协作组协作单位、北京亚太肝病诊疗技术联盟甘肃省联盟副理事单位、甘肃省传染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成员单位、兰大二院肝病科医联体协作科室、甘肃省结核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成员单位、甘肃省艾滋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成员单位。近几年科室发表论文十余篇,获州科技进步奖5项,其中2014年完成临夏州科技局的科研项目《阿德福韦酯联合中药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临床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获得临夏州科技进步二等奖。2014年承担国家卫计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中心项目《恩曲他滨治疗慢性乙肝初治患者上市后临床研究》,已进入资料汇总阶段。科室现有编制床位46张,技术力量雄厚,在上消化道出血、腹水、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肝硬化合并症的治疗方面形成了多学科协作体系,如:近几年与消化介入科联合开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套扎术及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硬化术;与肾病科联合开展高胆红素患者血浆置换治疗;于普外科联合开展脾脏切除及胃周围血管断流术;与中医科联合开展中医中药及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各型肝炎、肝硬化;并对急、慢性肝功能衰竭患者采取血浆置换、血液透析滤过、血浆吸附等治疗技术,提高了肝功能衰竭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完成年门诊量6000余人次,年收住住院患者1000余人次。科室自2014年引进肝脏储备功能分析仪,该项目检查患者肝脏储备功能,主要用于指导各类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诊治及疗效评价,另外还可用于外科病人术前评估肝功能储备,评价肝脏对手术的耐受性,此检查结合其他化验指标以便进一步客观、准确、真实、有效地评价肝功能,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年均检查患者300多例。现我科应用国内外前沿诊疗技术小分子抗病毒药物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取得显著疗效。弘扬祖国医学,博采现代科技,不断开拓进取,发挥专科优势,形成了传统中医特色突出,现代诊疗技术先进的综合性科室特色。目前科室拥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医师6名,护师及护士15名。科室医师组成人员:学科带头人马建忠主任医师、李成明副主任医师、马小娟住院医师、马小明住院医师、陈岁平住院医师、马胜海住院医师、马玉红住院医师、李小云住院医师、何樊斌住院医师。
详情

科室疾病

专家科普

唾液试纸测艾滋病准不准
2024.05.16
唾液检测艾滋病很准确,目前的唾液试纸主要是通过检测唾液当中艾滋病的抗体。唾液中虽然不会有艾滋病病毒,或者艾滋病病毒极其微量,但唾液中含有的抗体水平比较高。所以通过唾液试纸进行检测,结果为阴性则可以认为唾液当中不存在艾滋病的抗体,提示体内没有艾滋病病毒的感染。如果检测结果是阳性,则提示唾液当中有艾滋病的抗体,提示艾滋病病毒已经感染人体。唾液试纸的检测需要在窗口期之后进行,通常是在4周后,检测阴性就可以排除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性传播、血液传播,以及母婴传播3种传播方式。想要更准确地了解自己是否感染艾滋病,最准确的方法是到医院进行采血化验,查HIV(艾滋病病毒)的抗体,或者抗原和抗体的联合检测。一旦感染艾滋病病毒,用试纸检测也能够检测出来,但最终还是以采血结果为主。
梁明主任医师感染病科
8.69万
42
乙肝弱阳性
2024.05.10
乙肝弱阳性通常意味着体内可能存在乙型肝炎病毒,但病毒量不高或者在检测边界值上活动。这种情况需要通过更为详细地检查,比如乙肝五项检测和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来确定是否存在活跃感染或者是病毒的复制。如果进一步检查显示乙肝五项和病毒DNA载量都是阴性的,就有可能是由于检测误差而导致的假阳性反应。如果乙肝五项阳性而病毒DNA是阴性,表明病毒虽然存在,但复制活性不强。此种情况下,医生会建议进行定期监测,而不是立即采取抗病毒治疗。相反,如果病毒DNA载量也是阳性,不论是低水平还是高水平,都表明病毒正在复制。此时就要进行更全面地评估来判断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来控制病毒的复制,从而防止肝脏的损伤。因此在处理乙肝弱阳性结果时应当谨慎评估,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的检查,由专业医生制定合理的监测或者是治疗方案。
曾艳丽主任医师感染性疾病科
9.19万
16
合并感染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是艾滋病吗
2024.04.29
合并乙肝病毒与丙肝病毒感染不是艾滋病,只是同时感染2种肝炎病毒,即称为重叠感染,而艾滋病是指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感染性疾病。艾滋病病人因为传播途径不一样,在同性恋或静脉吸毒人群中,合并丙肝的感染率很高,部分地区可以达到70%,同时也可以合并乙肝。总体而言,这些都是病毒性疾病但治疗方案不太一样,乙肝与丙肝可以用干扰素、小分子药物或核苷类药物来治疗。丙肝目前通过小分子药物治疗,治愈率能达到90%以上,乙肝通过抗病毒治疗病情控制也较好。艾滋病治疗需要多种抗病毒药同时使用,而且需要长期进行。
陆海英主任医师感染疾病科
10.54万
75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