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
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本科室共收录8位医生
科室介绍

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科成立于1978年。数十年来,经过多位老一辈专家努力,发展为集临床诊疗、基础研究和本科及硕士教学为一体,在省内有较高声誉的专业科室。近十年来,在学科带头人刘雄昌的带领、科主任吴德明及副主任陈晓琴的密切配合下,业务发展进入了发展快车道。

尤其于2007年建成了甘肃省当时规模最大的消化内镜中心,购置了一批国际领先的消化内镜设备,其中经鼻内镜、放大胃镜、高分辨肠镜、双气囊小肠镜、纵轴扫描超声内镜、双管道治疗内镜等均在我省率先使用,开展了多项国内先进内镜诊疗技术,大大提高了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镜的诊断治疗水平,为科室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设备基础,在省内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突出的学科优势,诊疗技术及学术水平被全省卫生系统和社会所公认。

科室目前开放病床55张,5年来平均住院病人1500人次/年,床位使用率持续保持在110%以上,门诊病人量10000人次/年。内镜中心拥有国际最先进的经鼻胃镜、结肠镜、十二指肠镜、双气囊小肠镜、双管道治疗内镜、放大内镜、胶囊内镜、超声内镜等20余套及相关附属器械。年累计完成内镜检查10000余例。附属实验室一个,可进行幽门螺旋杆菌的14C-呼气实验检查。

能够熟练地开展三级甲等医院评审标准中科室技术标准所要求的全部诊疗技术,消化内镜于2007年成为甘肃省重点学科,消化内科于2013年成为兰州市重点学科,消化内科护理部于2011年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优质护理服务先进病房。

科室共计39人,其中各级医师13名,护士26名。设置科室主任1名,副主任1名,护士长1名。其中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4名。目前所有医师均为本科以上学历,其中硕士研究生4名(在读1名)。

科室先后有多名医师赴日本、德国、新加坡、北欧、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学习、研修,所有医生均曾在国内先进医院消化科或内镜中心进修学习。科室主办大型高质量学术会议3次及小型会议多次。作为甘肃省中医药大学和河西医学院的教学医院和硕士生培养点,为省内大专院校和基层医院培养了大量进修、实习医师和护士,并已经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4名,独立在培1名。

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科室开展多项在我省处于领先地位的技术,主要有:

1.胰、胆管疾病的内镜下诊断和治疗:在我省较早开展ERCP(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ST(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BD(乳头括约肌扩张术)、胆总管结石取石术及碎石术、胆管良恶性狭窄的内外引流术。科室开展的“十二指肠乳头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治疗胆总管结石”和“直接胆道内镜检查与治疗”两项技术均在国内首先应用于临床。

2.早期胃癌、癌前病变与黏膜下肿瘤的内镜下诊断和治疗:在西北地区率先开展早期胃癌的双胃镜下EMR(经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C(带透明帽的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L(借助套扎方法行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及ESD(经内镜下粘膜下层剥离切开术)等内镜诊治技术。

3.消化道出血的内镜下治疗:在我省最早开展了EIS(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硬化疗法)、EVL(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治疗)等技术以及金属钛夹在消化道大出血中的应用。

4.内镜下消化管良、恶性狭窄的扩张与金属支架置入术:包括食管、幽门、结肠、吻合口和胆、胰管等部位的支架置入术;放射性支架置入;内镜下化疗缓释粒子植入治疗消化道晚期恶性肿瘤等。

5.在我省率先开展了内镜下超声微探头、穿刺超声内镜应用于消化道及周围脏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6.在甘肃省率先引进双气囊小肠镜以及胶囊内镜,开始全小肠检查及部分小肠治疗技术,如腺瘤切除、内镜下止血、狭窄扩张等,填补了省内空白。

7.开展了消化道内镜诊断和治疗中镇静麻醉术的应用以及在西北地区首先开展了内镜下经皮胃造瘘术(PEG)。

8.2016年率先在我省开展了消化道早癌的蓝激光内镜诊断(BLI)。

科室擅长
胃炎
胃溃疡
肝硬化
消化不良
慢性胃炎
结肠炎
酒精肝
脂肪肝
肝炎
上消化道出血
直肠炎
甲肝
乙肝
消化道出血
肠炎
功能性消化不良
小儿消化不良
小儿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
溃疡性结肠炎
胃病
腹泻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感染性胃肠炎
酒精性胃溃疡
慢性乙型肝炎
胃肠炎
食管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