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科
绵竹市人民医院

感染科

切换
logo

科室简介

绵竹市人民医院感染科(感染性疾病科)有着悠久、辉煌的历史,成立于建院初期,是德阳地区首屈一指的特色专科,是四川省感染病及肝病专科联盟成员。科室医疗护理技术实力雄厚,聘请华西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刘焱斌副教授担任特聘专家指导科室发展,拥有一支医术精湛、临床经验丰富的医护队伍,目前有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2名,医师2名;护理团队中有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7名,护士5名。共有3人在省市级专委会等学术团队担任副主任委员和委员。目前科室有编制床位55张,开放床位60张。科室拥有贝朗CRRT、无创呼吸机、红外肝病治疗仪、心电监护仪等先进医疗设备。开展了人工肝(DPMAS)治疗技术、无创通气技术、结核抗体检测、经皮胸膜活检术、经皮肝脏活检术等先进技术。科室积极开展科研工作,目前在研四川省科技厅课题一项,并参研国家级传染病防治“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初治涂阴肺结核免疫干预缩短疗程新方案研究》。发表A类学术论文4篇,其中邓雯秋的论文《全血γ干扰素释放试验对结核性脑膜炎的早期辅助诊断价值探讨》获得2016年四川省医学会感染分会优秀论文奖,詹良敏的论文《成人念珠菌血症122例临床分析》获得全国2015年IDSC第一届学术大会优秀论文,并进行了大会学术交流。科室承担了成都医学院全科医学本科《传染病学》理论及实践授课,承担全科医师轮岗培训工作,拥有讲师3名,带教医师5名,多次获得“优秀教师”称号,邓雯秋代表医院参赛获得2016年成都医学院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及最佳说课奖,所教授的2014级全科医学班在期末考试中获得院级考试《传染病学》第一名。积极参与全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多次获得院级优秀文明科室。
详情

科室疾病

专家科普

唾液试纸测艾滋病准不准
2024.05.16
唾液检测艾滋病很准确,目前的唾液试纸主要是通过检测唾液当中艾滋病的抗体。唾液中虽然不会有艾滋病病毒,或者艾滋病病毒极其微量,但唾液中含有的抗体水平比较高。所以通过唾液试纸进行检测,结果为阴性则可以认为唾液当中不存在艾滋病的抗体,提示体内没有艾滋病病毒的感染。如果检测结果是阳性,则提示唾液当中有艾滋病的抗体,提示艾滋病病毒已经感染人体。唾液试纸的检测需要在窗口期之后进行,通常是在4周后,检测阴性就可以排除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性传播、血液传播,以及母婴传播3种传播方式。想要更准确地了解自己是否感染艾滋病,最准确的方法是到医院进行采血化验,查HIV(艾滋病病毒)的抗体,或者抗原和抗体的联合检测。一旦感染艾滋病病毒,用试纸检测也能够检测出来,但最终还是以采血结果为主。
梁明主任医师感染病科
8.69万
42
乙肝弱阳性
2024.05.10
乙肝弱阳性通常意味着体内可能存在乙型肝炎病毒,但病毒量不高或者在检测边界值上活动。这种情况需要通过更为详细地检查,比如乙肝五项检测和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来确定是否存在活跃感染或者是病毒的复制。如果进一步检查显示乙肝五项和病毒DNA载量都是阴性的,就有可能是由于检测误差而导致的假阳性反应。如果乙肝五项阳性而病毒DNA是阴性,表明病毒虽然存在,但复制活性不强。此种情况下,医生会建议进行定期监测,而不是立即采取抗病毒治疗。相反,如果病毒DNA载量也是阳性,不论是低水平还是高水平,都表明病毒正在复制。此时就要进行更全面地评估来判断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来控制病毒的复制,从而防止肝脏的损伤。因此在处理乙肝弱阳性结果时应当谨慎评估,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的检查,由专业医生制定合理的监测或者是治疗方案。
曾艳丽主任医师感染性疾病科
9.19万
16
合并感染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是艾滋病吗
2024.04.29
合并乙肝病毒与丙肝病毒感染不是艾滋病,只是同时感染2种肝炎病毒,即称为重叠感染,而艾滋病是指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感染性疾病。艾滋病病人因为传播途径不一样,在同性恋或静脉吸毒人群中,合并丙肝的感染率很高,部分地区可以达到70%,同时也可以合并乙肝。总体而言,这些都是病毒性疾病但治疗方案不太一样,乙肝与丙肝可以用干扰素、小分子药物或核苷类药物来治疗。丙肝目前通过小分子药物治疗,治愈率能达到90%以上,乙肝通过抗病毒治疗病情控制也较好。艾滋病治疗需要多种抗病毒药同时使用,而且需要长期进行。
陆海英主任医师感染疾病科
10.54万
75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