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科

科室简介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麻醉科,成立于创建于1989年,是一个具有高、中、初级医护人员的全健制科室。现有手术间14间(其中层流手术间10间,百级层流手术间4间),麻醉恢复室8张床位,年麻醉量达20000余人次。工作范围包括手术室内麻醉:心脏直视手术麻醉、神经外科手术麻醉、矫形外科手术麻醉、新生儿外科手术麻醉、普通外科和泌尿外科手术麻醉、整形和五管科手术麻醉;手术室外麻醉、镇痛与镇静:如先心介入手术麻醉、相关检查镇静及急慢性疼痛治疗等。多年来,在核心杂志发表论文数十篇。先后出版了《江苏省医院麻醉科技术操作常规及诊疗指南》、《胎儿生理学》、《实用小儿麻醉技术》和《麻醉相关的小儿遗传和代谢性疾病综合征》等数部专业书籍,获省部科技奖四项,苏州市医学技术引进奖二项。2015年麻醉科被评为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18年被评为小儿麻醉学国家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及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舒适化医疗培训基地,2019年被评为苏州市级临床重点专科。麻醉科是我院最具特色的临床科室之一,主要负责苏南及周边地区小儿手术的麻醉工作。目前共有医护人员70余人。其中医师28人,副主任以上医师5人,主治医师12人,住院医师11人。全科人员中有硕士及硕士以上学位者19人,占总人数50%以上。我科现阶段已开展的技术有单肺通气技术,新生儿心脏手术麻醉,早产儿手术麻醉,新生儿唇裂修补手术麻醉,儿童脑肿瘤手术麻醉,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视频喉镜气管插管技术,麻醉深度检测技术,肌松监测技术,自体血回输技术,出凝血功能检测技术,超声引导深静脉穿刺、神经阻滞技术,复杂困难气道处理技术。科室拥有多台Drager多功能麻醉机,Ohemada多功能麻醉机、FabiusTiro麻醉机、Ohemada监护仪、GE监护仪、Philips监护仪、Bis麻醉深度监测仪、血液升温仪等。同时配备有防磁麻醉机,专门用于MRI检查镇静。麻醉科现有专科设备完善,专科设备管理运行良好。
详情

专家科普

镇静药停用后几天苏醒
2024.05.17
镇静药停用以后,一般60-90分钟就能苏醒,速度应该很快。在麻醉过程中应用的镇静药,根据不同的手术、不同的手术方式以及手术的复杂程度,常用的是依托咪酯、右美托咪定、丙泊酚、环泊酚等一类的镇静药。用镇静药的目的主要是让病人处于镇静状态,当镇静药停用以后,根据在应用过程中的不同时间、浓度和剂量,停药60-90分钟以后,药物就会完全代谢,部分时间长的病人需要2-3个小时。如果病人身体非常弱,或者肝肾功能不好,以及其他体弱病衰的病人,时间可能更长,需要4-5个小时。如果是简单的手术、小的手术,而应用的量很小,病人在半个小时左右就能够完全苏醒,所以可以放心。在这个过程中,一般要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和动力学的平稳,使病人处于一个非常安全的状态。
刘进德主任医师麻醉科
9.23万
95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并发症有哪些
2024.04.29
臂丛麻醉是上肢手术的主要神经阻滞方法,肌间沟入路是在脖子附近,在左或右侧的颈部进行穿刺。而这个部位有颈动脉、颈静脉、臂丛神经主干走行,在穿刺过程中严重的并发症如下:1、损伤血管:针会损伤动脉、静脉,损伤动脉、静脉以后会有出血。同时在给麻醉药的过程中,局麻药进入或吸入血管会产生中毒反应;2、神经损伤:穿刺过程中以前都是盲穿,通过解剖定位来进行穿刺,所以有可能会损伤神经主干,产生一侧肢体的偏瘫或者瘫痪。现在主要是在B超引导下进行神经阻滞的穿刺,基本是在明视下,神经损伤的并发症基本上已经很少见。血管损伤很常见,轻者局部出现血肿,重者局麻药中毒或发生过敏反应。但这些都有一系列的预防机制应对,比如在穿刺过程中要保持病人清醒,如果有不舒服可以随时交流。另外在穿刺前会有生命体征的监测,如果哪个指标不正常都可以随时发现,随时纠正。
王晖主任医师手麻科
16.75万
87
拔牙全麻和局麻的区别以及适应人群
2024.01.26
拔牙全麻和局麻的区别,以及适应人群,具体如下:1、区别:主要在于拔牙过程中患者意识是否清醒,拔牙过程中意识不清醒,全程不知道,就是全身麻醉。如果在拔牙过程中,能够全程配合医生操作,患者意识完全清醒,就是局部麻醉;2、适应人群:如果患者牙齿位置比较浅,比较容易拔,操作比较简单,患者也不是特别紧张,就可以选择局部。如果患者牙齿位置比较深,操作比较复杂,患者特别紧张,或者一张嘴看牙就容易恶心,或者还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全身系统性疾病,就建议选择全麻。全麻和局麻相比会更舒适、更安全,费用也稍微高一点,现在全麻是安全的,不会导致记忆力下降等情况。
李茜副主任医师麻醉科
14.15万
22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