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科/感染性疾病科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肝病科/感染性疾病科

切换
logo

科室简介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病科/感染性疾病科,成立于1965年,专科集医疗、科研、教学和新药开发与临床研究于一体,设有单独的门诊(肝病、肠道、发热门诊)、病区和实验室,规模居全国同类医院的前列。1978年学科的研究项目“疏肝理脾片治疗乙型肝炎研究”获得湖南省科学大会奖,1979年、1989年和2002年分别获温病学与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学位及中医内科(肝病)学博士学位授予权,1994年为湖南省肝病中医药研究中心,1996年为国家药物(肝病专业)临床试验机构,1999年为国家肝病中医医疗中心,2006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认为国家局级重点中医专科,2005年为湖南省重点学科,2008年为重点研究肝病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2009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目前还为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感染病、肝病二个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的挂靠单位,主要从事中医药防治肝病研究,研制中药新药4个,主编中医院校本科教材1部,承担科研课题76项,其中国家级课题10项,研究经费1000万元,获科研成果13项,学科设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科研实验室、卫生部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和湖南省中医重点研究室。在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慢性重型肝炎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为国内重要的肝病中医医疗、科研、教学和继续教育基地。一、主要研究方向1.中医药防治慢性重型肝炎研究(1)临床疗法与发病机理研究:上世纪70年代即开始进行中医药防治重型肝炎研究,90年代首次提出“瘀毒互结”是慢性重型肝炎的主要病机,“解毒化瘀法”为主要治法,研制“解毒化瘀汤”医院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2000年在国内创新性提出“阴阳黄”证型和慢性重型肝炎的“阳黄-阴阳黄-阴黄”辨证论治模式,应用凉血解毒化瘀法及温阳解毒化瘀法治疗慢性重型肝炎,存活率与总有效率居国内领先。目前该研究方向承担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科技攻关项目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厅级项目4项。2008年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辨证论治规范与诊疗方案的研究:重视中医药治疗慢性重型肝炎辨证论治规范化和诊疗方案的研究,研究水平居国内先进水平。2008年与北京302医院等国内多家单位共同承担国家科技部“十一五”重大专项《慢性重型肝炎证候规律及中西结合治疗方案研究》,总经费4200万元。承担《慢性乙型重型肝炎黄疸症中发病机理与辨证论治规范化研究》等省厅级课题课题2项。2.中医药防治慢性肝炎和肝纤维化研究学科从“八五”开始,较早在国内开展中医药抗肝纤维化的研究,承担和参加国家科技攻关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8项,获湖南省科技进步奖2项,研制开发中药新药4个。主要成果:(1)确立了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病机及基本治法。首次提出“肝郁脾虚血瘀”是慢性肝炎及肝纤维化的基本发病机理,确立了慢性肝炎的基本治法—疏肝健脾、活血通络,在国内影响深远,学术观点被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收录。(2)研制开发了防治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的系列中药新药。针对慢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各个环节中肝郁脾虚血瘀的不同侧重,研制中药新药4个(三个获得新药证书),如,肝达康(疏肝理脾片)、乙肝宁冲剂、甲芪肝纤颗粒等现已成为临床中、西医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的常规用药。(3)率先提出了免疫辨证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研究思路。首次研究发现中医补肾法能突破HBV感染后免疫耐受,对清除HBV有积极作用,目前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4项,研制开发了医院制剂1个。3.中药对肝脏的毒副作用及其合理用药研究学科从“九五”开始系统研究活血化瘀药对不同程度肝损伤的毒副作用与治疗作用的对比研究,发现和血、活血药对肝脏无明显毒副作用,但破血祛瘀药物,应用于治疗重度肝损伤时,其毒副作用明显增大,但通过合理配伍可减轻其肝毒性。该项研究对肝炎患者合理应用中药、提高疗效、减少毒副作用有极大的指导意义,该方向承担国家中医管理局重点课题1项,省级课题3项、获湖南省科技进步奖1项。二、专科建有肝病研究室可进行分子生物学、蛋白组学、细胞生物学等多项技术检测。目前开展的临床实验技术:1.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体外激活回输治疗:是目前国外特异性免疫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效的方法。2.人工肝技术:中医药与人工肝结合治疗重型肝炎,进一步提高重型肝炎的存活率。3.B超导引下肝活检技术:近年来每年开展肝活检近500例,居国内中医院校和省内各医院之首。4.临床基因扩增检测:传染性疾病(如:肝炎病毒、结核)诊断,遗传性疾病基因诊断,癌基因检测等。三、为国内第一批肝病中药临床试验基地目前承担肝病临床新药研究项目10余项,专业管理规范,研究结果科学、真实,在国内有较好的声誉。专科与美国LomaLinda大学医学中心、加拿大Mcgrill大学医学院、多伦多大学Western医院、台湾高雄医科大学、台湾工业研究院生物医学中心及国内10多家肝病研究基地保持长期学习交流和友好往来。近年来接受国内外临床进修、学习、访问500余人次,已主办、协办国际、国家及省级学术会议10余次,是国内重要的肝病中医药临床研究基地和继续教育基地。肝病科/感染性疾病科为发挥中医药在公共卫生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还承担着国家和湖南省中医药防治艾滋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等重大传染病的任务。电话:0731-8966911989669120(医生办)。0731-8966901989669020(护士办)。0731-85600324(门诊办)0731-85600458(实验室)。E-mail:keweisun550@163.com;emailzt@tom.com
详情

科室疾病

专家科普

肝不好能吃黄芪吗
2023.09.27
肝不好是否能吃黄芪,需要根据原因来进一步分析。如果是肝气虚引起的,通常可以服用,如果是肝阴虚导致的,则不建议吃。 1、肝气虚:如果是表现为肝气虚,容易出现乏力、气短、疲劳、出虚汗,此时服用黄芪比较合适,因为黄芪有补气固表的作用。 2、肝阴虚:比如说出现眼睛干涩、手心发热、盗汗潮热等表现,那么单独用黄芪,可能是不对症的。因为黄芪是补气,没有养阴的作用,反而需要吃枸杞子、桑葚子、生地等药物来滋养肝阴。 此外,如果表现为肝的阳气不足,也就是有阳虚的症状,比如怕冷、手脚冰凉,此时用黄芪也不合适,可能需要用仙灵脾等,甚至可以加上吴茱萸,可以帮助散寒。
俞晓芳主任医师肝病科
4686
118
风谷草可以治乙肝吗
2023.09.26
风谷草是常用的一种中草药,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具有散血利湿凉热,去毒消肿解痛等功效,对于中药风谷草治疗乙肝也有一定的效果。风谷草可以直接作用于肝细胞膜,保护肝细胞膜的完整,防止有害物质破坏。肝细胞膜也防止肝细胞病变坏死,而且能渗透肝细胞膜,增加肝脏的新陈代谢,使受损的肝细胞复活进而再生,也有很强的利胆的作用。但对于乙肝病人,一旦肝功能出现异常,还是建议选择三期临床已经应用过的核苷类似物进行抗病毒治疗,比如替诺福韦等。这些核苷类似物都可以选择一种抗病毒治疗,可以最大限度地抑制肝细胞内乙肝病毒的含量,同时可以延缓肝硬化或者是肝纤维化的进展,降低肝癌的发病率。
播放语音
张琳副主任医师传染科
10.89万
54
超氧化物歧化酶偏高如何护理
2023.07.27
超氧化物歧化酶偏高患者在积极治疗的同时,还应注意日常护理,包括饮食护理和生活管理,具体如下: 1、饮食护理 患者应选择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清淡饮食,适当补充蛋白质,如蛋类、牛奶、瘦肉、鱼、豆腐等,忌食生冷、油腻、坚硬的食物。对于腹胀、食欲不振的患者可服用酵母片,以改善消化功能。 2、生活管理 由于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影响疾病的康复,超氧化物歧化酶偏高的患者应根据自身情况,针对性地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每天勤喝水,注意保暖,注意个人的清洁卫生,预防感冒或感染。此外,急性心功能不全患者应定期复查,监测各项指标,预防病情变化
张引强副主任医师肝病科
11.30万
55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