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皮肤科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本科室共收录31位医生
科室介绍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皮肤科,起源于1913年,湘雅医院皮肤科始建于1953年,是国内较早建立的西医皮肤专科之一。在刘泽民教授(国家一级教授)、陈服文教授、谢红付教授和陈翔教授等几辈人的不懈努力奋斗下,创建了临床、教学、科研、转化一体化的皮肤健康生态圈。现任主任为粟娟副教授,副主任印明柱教授、李吉教授。科室现有医师29人(具有博士学位25人),专职科研人员4人,其中高级职称16人,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生导师 15人。

学科带头人陈翔教授为中国皮肤科领域第一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首批中组部万人计划获得者,获吴阶平医药创新奖,李吉教授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获得者,印明柱教授入选“国家万人计划拔尖 人才项目”,刘洪研究员获得“国家优青”及“湖南省优秀青年基金”,同时与粟娟副教授、赵爽博士获“湖湘青年英才”称号。学科在皮肤科领域的行业领军人物及后备力量强大。地及湖南省皮肤病与性病防治办公五个省部级平台。

学科目前已形成了皮肤肿瘤、损容性皮肤病与皮肤衰老、免疫相关皮肤疾病、疑难重症皮肤病等四大临床特色和科研方向, 实力雄厚,积淀深厚。在皮肤肿瘤方向,组建了全国唯一由皮肤科牵头的黑素瘤MDT团队,并成立了湘雅皮肤黑素瘤国际联盟, 推行规范化诊疗及特色诊疗技术,每年收治患者在全国位居前列。

在损容性皮肤病与皮肤衰老方向,开展了多种特色激光及药 物治疗玫瑰痤疮等,牵头制定全国玫瑰痤疮诊疗指南。免疫相关皮肤疾病方向,在全国首批开展干细胞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研究,并在国内领先推行多学科联合的银屑病综合治疗体系。近5年来,主编国家十三五规范化教材2本,获得国家级项目48项,其中国家级重大项目7项,累计基金支持5084.24万元。发表IF>20分SCI论文3篇,IF>10分论文10篇。

最高影响因子为74.6,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励3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和一等奖各1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4项,国际专利2项,获批1.1类新药临床试验1个,省级备案院内制剂1 个。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皮肤病与性病已经形成了以疾病预防、基础研究、诊疗新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培训教育和技术辐射等功能为主的生态圈,已成为国内领先、国际有影响的高水平学科。

一、2020学科动态

1.学科排名及学术影响力

a.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2019年度中 国医院排行榜”综合排名位居全国第7位,较去 年上升4位,其中科研学术排行位列全国第1。

b.2019年度中国医院/中国医学院校科技 量值(STEM)排行榜中全国排名第7位。

c.全球学者库针对皮肤病领域,发布了 2020年最新的中国专家学术影响力排行榜,它 全面衡量了中国皮肤科领域学者的权威性和 学术影响力。该院皮肤科陈翔教授、谢红付教 授、彭聪教授和李吉教授入选100强名单,其中 陈翔教授位列第4位,彭聪教授、李吉教授、谢 红付教授分别为第45位、第53位和第74位。

2.人才培养与学术交流

a.印明柱教授入选国家万人计划拔尖 人才计划。

b.刘洪教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c.赵爽博士获评2020年度“湖湘青年 英才”。

d.赵爽博士、罗钟玲博士在中华医学 会皮肤性病学分会2020年度最佳临床病例二等奖-"A Bleeding Toe"0

e.朱武教授获得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银屑病专业委员会“2020年中国银屑病防诊治 领域明日之星”。

f.2020年该科人员在线上及线下学术会议中担任大会主席/讲者/讨论嘉宾共114次。

3.教学

a.陈翔教授获得宝钢教育奖-优秀教师特等奖。

b.获2020年度湖南省优秀硕士论文2篇,湖 南省优秀博士论文1篇。

c.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 奖赵爽/粟娟/陈翔;2020数字中国创新大赛智 慧医疗赛道暨第四届智慧医疗创新大赛一等奖、 最佳投资价值奖、最佳应用实践奖、最佳原创奖、 最具发展潜力奖。

d.陈翔教授任主编的全国高等学校“十三 五”医学规划教材《皮肤病与性病学》编委讨论 会于2020年9月在长沙召幵。

e.陈翔教授任副主编及医学类专业领域编 委会主任,牵头编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建 设指南(2020年版)》医学领域部分。

f.新增主编教材《湘雅临床技能培训第2版 》,为国家“十三五”规范化教材。

g.陈翔教授、粟娟教授领衔主译世界级权 威皮肤病专业书籍Fitzpatrick’s Dermatology (菲兹帕里克皮肤病学)。

h.2020年承担了 2016级麻醉专业和临床五 年制,2017级口腔五年制及5+3专业;2015级临床八年制等多层次教学任务,在疫情期间承担 了本科生的线上实习任务,已经住陪生的网络 教学任务,录课专业课程40节,圆满地完成了各 项教学任务。

i.该科教师张谧博士在首届湘雅思政教学 竞赛中获最佳思政设计奖和授课三等奖。

4.科学研究与临床转换

a.平台建设:新增教育部创新引智基地…重要皮肤疾病研究创新引智基地;新增湖南省科普教育基地。

b.文章:2020年该科总共发表文章123篇,其中SCI 115篇,其中大于10分的7篇,大于7分的 24篇,大于5分的38篇,JCR1区文章57篇。

c.课题:2020年皮肤科共获国家级课题13项,省部级课题2项,经费大于1000万,其中刘洪教 授荣获国自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彭聪教授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 的全流程专科互联网医院》获工信部大数据产业发展试点示范项目。

d.其他:荣获10余项国家专利,制定了系列的疾病指南和专家共识等。

e.临床转化:印明柱教授、陈翔教授等研发的新型BET抑制剂NHWD-870获国家L1类黑素 瘤新药临床批件;自主研发的“止痒消疹颗粒”获批湖南省药品监督局院内制剂批文。

5.新冠抗疫新战场

a.陈翔教授被教育部指定为总负责人牵头组织编写了《高等学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成为 疫情防控期间全国高校师生必备的“口袋书”;作为课程负责人建设《高等学校师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 指引》在线开放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线,被教育部官方公众号“微言教育”在《战疫公开课》推荐, 选课学生人数超过10万人。

b.陈翔教授参编《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病毒感染疫情防控阶段皮肤科门急诊预检分诊 指南》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病毒感染疫情防控阶段的皮肤清洁、消毒与护理指南》;粟娟副 教授参编《高等学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

c.发表新冠相关论文12篇,其中对新冠肺炎的诊断、转归及死亡风险建立了基于多模态数据的预测 模型,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社会-经济因素对多种常见皮肤疾病的病情、生活质量、心理健康状况等进行 网络调查,有关论文发表在J Am Acad Dermatol等期刊上。对新冠肺炎患者,特别是孕妇群体感染后的临 床病理特征和疾病转归进行分析,有关论文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J ? Hepatol上,为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制定 疫情防控措施提出政策建议。并对银屑病、黑素瘤等皮肤疾病受新冠疫情影响相关因素进行多维度分析。

d.陈翔教授获得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与医学教育研究暨人民卫生出版社专家咨询2020年年会中 获得最美战“疫”医务工作者。

e.新冠疫情期间,皮肤科全体工作人员踊跃参与抗疫工作,护理部石琳护士支援武汉55天,欧阳英、 胡旺、黄思婷支援发热门诊;皮肤科中青年医师唐言、黄莹雪、张谧、赵志祥、罗钟玲、赵爽、李芳芳、刘芳芬 以及治疗室和实验室杨岚、谢立、汪无暇技师均积极投入抗疫战场,参与院内一线抗疫工作。

f.疫情期间,虽然不能外出和正常工作、生活,但该科的研究生教学、住院医师培训、皮肤科相关抗疫 科普及网络教育、网络义诊等,在线上有条不紊、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为新冠战疫奉献皮科力量。

6.支部党建团队活动

2020年11月8日,皮肤科党支部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在陈明亮书记带领下,赴“胡耀邦故居” 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本次活动,让党员们更加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优良传统、红色 精神、革命文化,促进了同志之间的交流沟通,同时引导党员不忘初心,以一往无前的精神推动 工作。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大家更加明确了身为党员的义务和责 任,不忘初心,勇往直前,开创更好地未来。

2020亮点工作

1. 陈翔教授、印明柱教授团队开发1.1类创新药BET抑制剂获批临床试验,并牵头成立皮肤健康与疾病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皮肤外用药物创新联盟 。

2. 刘洪研究员和匡欣薇博士后为共同第一作者,陈翔教授为通讯作者的原创性论文发表于Cancer Cell (IF: 26.6)。

3. 揭示新冠孕妇群体积极监控肝损伤的必要性的论文被Journal of Hepatology接受(IF=20.58),邓广通博士后为第一作者,曾芙蓉博士后、张利娟教授、陈辉教授、陈翔教授、印明柱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4. 苏尼替尼通过自噬降解肿瘤PD-L1促肿瘤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的作用及新 机制被Advanced science接受,匡欣薇博士后为其中的共同第一作者,陈翔教授、刘洪教授、刘静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IF=15.84)。

5. 印明柱教授为第一作者,印明柱教授、陈翔教授及耶鲁大学严钦教 授为共同通讯作者的研究论文被Nature Communications接受 (IF=12.12)。

6. 掲示癌症免疫治疗的性别相关分子差异的论文被Nature Communications接受(IF=12.12),刘洪教授为 共同通讯作者之一。

7. 掲示基质金属蛋白酶调控肿瘤PD-L1在免疫微环境中的功能及新机制的论文被Genome Medicine接受,匡欣薇博士后和谢祚仲博士后为共同第一作者,陈翔教授和刘洪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IF=10.675)。

8. 揭示了去乙酵化酵Sirt7是参与毛囊干细胞激活的重要分子,可作为脱发尤其是老年性脱发治疗的全新靶点,研究成果被EMBO Journal接收,李果博士和唐小龙博士为并列第一作者,李吉教授和刘宝华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IF=9.89)。

9. 芙蓉博士后为第一作者,邮教授、那广通 博士后为共同通讯作者,关于新型冠状病 毒康星期帷治疗的疑问与担忧被PNAS 接受(IF=9.58)。

10. 预测慢性自发性尊麻疹疾病活动度与疗效的候选生物标记物的论文刚lergy接受田云博士研究生为 第一作者,李捷教授和陈翔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IF=8.70)。

11. 研究新冠期间社会济变化对银屑病患者病情和健康结局的影响相关论文JAAD接受,更叶红教授和沈敏 学教授为并列第f 者,朱武教授和酿碍为共同通信作者(IF=8.27)。

12. 表皮移植取皮的创新皮肤外科技巧及口口罩创新性应用分别被JAAD接受,赵爽主治医师和陈翔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IF=8.27)。

13. 国际上首次从临床应用和基础研究方面提出羟氯喹治疗玫瑰痤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结果被JAAD接收,汪犇博士为第一作者,谢红付教授和李吉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IF=8.27)。

14. 釆用Meta分析总结探索玫瑰痤疮与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的密切关联,研究结果彼JAAD接收陈琪博士士和石萧博士为第一作者,李吉教授和施为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IF=8.27)。

15. 首次揭示了CD147翻译后修饰在黑素瘤中的新作用机制,研究成果被Oncogene接受,张旭博士后和黄 遵楠教授为并列第一作者,陈翔教授和彭聪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IF=7.97)。

16. 首次证明了 TRAF6在黑素瘤肿瘤微环境中的重要作用,研究成果 被JID接受。郭也也博士研究生和张旭博士后为并列第一作者,陈 翔教授和彭聪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IF=7.14)。

17. 掲示银屑病患者氨基酸、肉碱代谢异常等为主要特征的代谢 组学研究被Theranostics接受(IF=8.579),陈翔教授,彭聪 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18. 综述PKM2在肿瘤及其治疗中作用的文章被 Cancer Letters接受(IF=7.36),彭聪教授,陈翔 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19. 揭示LPA通过LPAR5激活角质形成细胞促进银屑病发展的, 论文被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接收(IF: 13.493),彭聪教授、陈翔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20. BET抑制剂抑制黑素瘤疾病进展的机制研究发表于Theranostics>(IF=8.579)^S,并被选为封面论文; 邓广通及曾芙蓉博士后为论文第一作者,陈翔教授、印明柱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

21. 2020数字中国创新大赛智慧医疗赛道暨第四届智慧医疗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上,皮肤专科互联网医院团 m队的“银屑病智能系统的构建与推广应用”项目获一等奖,最佳原创奖、最佳应用实践奖最佳投资价值奖以 及最具发展潜力奖五项大奖。

22. 陈翔教授牵头制定我国首个皮肤病流行病学研究专家共识。

科室擅长
生殖器疱疹
白癜风
银屑病
湿疹
痤疮
皮炎
带状疱疹
鲜红斑痣
扁平苔藓
过敏性紫癜
脂溢性皮炎
黑色素瘤
单纯疱疹
太田痣
脱发
色素痣
药物性皮炎
雀斑
黄褐斑
过敏性皮炎
瘢痕性脱发
结节性痤疮
聚合性痤疮
玫瑰痤疮
皮肤纤维肉瘤
丘疹脓疱型痤疮
特应性皮炎
增生性瘢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