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科

科室简介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中医科成立于1952年10月13日,是中国历史最长的综合医院中医科之一。几十年来,经过几代人不断努力,中医科已发展为集门诊、重症监护病房、普通病房(病区)、肿瘤病房(病区)、康复病房(病区)、骨伤科治疗室、中医诊断治疗室、实验室、教研室、杂志室为一身的综合诊疗中心。中西医结合病房1(普通病房)位于综合楼四楼西病区,中西医结合病房2(肿瘤病房)位于协和医院肿瘤中心门诊四楼病区,中西医结合病房(康复病房)位于协和医院西院住院大楼十五楼,具备传统中医及西医两套技术一流医学人才,还有全国及湖北省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首批及第五、六、七批)、湖北省和武汉市名中医及中青年知名中医、武汉市中医大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2人)、青年千人、青年岐黄人才等,为病人提供一流的医疗服务。目前已经成为亚专科研究方向稳定、学术团队规模不断壮大,科研条件与设备建设不断完善,充满活力与创新力的学科。中医科目前在职有主任医师、教授9人(博士生导师5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2人(硕导7人)、主治医师、讲师18人,技师4人;其中博士学位25人(其中博士后6人,青年千人及青年岐黄人才1人)、硕士学位2人,医护人员80余人,床位103张,拥有三个病区、四处门诊。床位利用率常年超过140%,年收治病人超过6000人次,年门诊量超过20万人次。患者来自国内二十多个省市,部分国外患者也慕名前来求治。中医科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和探索,逐步形成了一套富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诊疗手段,为众多来自全国各地的疑难病患者解除了病痛。临床亚专科包括消化、肿瘤、骨伤、老年病、肾病、风湿、内分泌、心脑血管、肛肠、妇科、生活习惯关相关性疾病、亚健康、美容等方向,其中有一个国家重点专科(老年病)和两个省重点专科(消化、肿瘤)。现有三个国家级药物临床研究基地(骨伤、消化、肿瘤);1980年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993年创办并主编《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现更名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0年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2002年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2003年批准为博士后流动站以及湖北省重点学科,同年成立中西医结合系开始招生。2007年为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2011年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016年通过验收),2014年成为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示范单位,2015年批准为住院医师规培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招收单位,2016年成为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老年病分会副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副主任委员单位,2017年为引进和培养“国家青年千人”单位。2018年为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学》(第9版)第一副主编单位,2019年成为湖北省中医消化、肿瘤专业重点专科单位,2020年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青年岐黄学者”单位,2021年所承担的中西医临床医学本科成为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再次成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和世中联综合医院工作委员会副会长单位等。承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中西医临床医学系本科中医课程教学任务以及医疗系、公共卫生系、法医系和护理系本科及八年制《中医学》教学任务。已培养博士后、博士、硕士研究生近150余名,目前在校的博士后、博士、硕士生20余名。中医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项,国家973子课题1项。先后主持国家级、省、部级及横向联合课题等各类课题共达90余项,新药临床观察项目50余项。多项科研成果通过鉴定,其中获得卫生部、中医药管理局及省市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26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发表学术论文540余篇(其中SCI100余篇,有IF大于22分有3篇),主编或参与编写专著和教材30余部。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医学》(案例版)教材主编及人卫版全国统编教材第一副主编。多名教授担任国家和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及国家和省市级中医药学会的主任委员或副主任委员学术职务,每年多次主办全国及省级多项继教项目,促进了我国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的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
详情

科室疾病

王全胜
主任医师中医科
三甲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27.50
去挂号
副教授
博士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原发或继发性肾脏疾病(包括急慢性肾炎、IgA肾病、肾病综合征、泌尿系统感染、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病等)以及糖尿病,胃肿瘤,消化系统疾病等,特别是对IgA肾病和糖尿病肾病有深入研究。
推荐非本院医生
祁守鑫
主任医师中医内科
湖北中医药大学国医堂
¥30
去挂号
教授
擅长:诊治呼吸类疾病,如鼻炎、慢性咽喉炎、急性咽喉炎、支气管炎、哮喘、慢阻肺、各型水肿等,以及消化类疾病,如各型胃炎、溃疡病、结肠炎、口腔炎、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胆石症等,以及杂病类,如高血压、冠心病、脑梗塞、糖尿病、高脂血症、泌感、肾病、风湿病以及中医各种疑难杂症等。
章程鹏
副主任医师康复科
湖北中医药大学国医堂
¥22.50
去挂号
副教授
擅长:颈椎病、头痛、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等脊柱损伤病症及中风后遗症、类风湿痛症,以及失眠、抑郁症、焦虑症、慢性疲劳综合症等身心疾病,以及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肝炎、肝胆结石、慢性咽炎、咳嗽、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内科病症的康复治疗。另外,还擅长综合运用中药、膏方、针灸、推拿、心理治疗等进行体质调理,康复亚健康和各类功能障碍。
莫郑波
副主任医师中医科
武汉市第六医院
¥15.50
去挂号
博士
擅长:1.结节囊肿包块疾病(甲状腺结节,肺结节,乳腺结节,淋巴结节,其他囊肿包块及癌前病变病等)2.疑难杂病(恶性肿瘤协同治疗,肿瘤术后放化疗后,癌症姑息治疗,癌因疲乏证,胃肠息肉,肺纤维化,肺大泡,间质性肺炎,自免疫性肝炎,甲亢毒性眼病,高血压脑病,高血压肾病,发伴瘤分泌综合征,Reiter病,风湿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纤维肌痛症,贝赫切特病,舍格伦综合征,口腔扁平苔藓,减重减脂,面部色斑,肾虚,肝郁,脾虚,气血虚等)3.内儿科病(小儿腹泻,厌食,咳嗽,哮喘,鼻炎,头痛,湿疹,磨牙,扁桃体肥大,发育迟缓,脾虚等)4.消化与代谢病(Barrett食道,胃肠上皮化生,Crohn病,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血尿酸异常症,脂蛋白异常血症,异位多肽激素综合征,伴瘤电解质紊乱,Cushing综合征,Addison病等)5.妇科与男科病(月经病,妇科炎症,更年期综合症,多汗证,肢体怕冷,夜尿频多,肾虚腰痛,前列腺疾病,子宫内膜变薄,孕前保胎及产后调理,性激素水平低下,不孕不育等)。
陈巍
主治医师中医科
三甲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20
去挂号
擅长:对内科和妇科常见及疑难疾病,如睡眠障碍、不明原因发热、痛经、多囊卵巢综合征、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失调、不孕症、更年期综合征、急慢性胃肠疾病(如急性胃炎、慢性肠炎等)、风湿免疫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等疾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查看更多医生

专家科普

女人小腿酸胀是湿气重吗
2023.12.31
女人小腿酸胀可能是湿气重的表现,也可能是因其他因素引起,不能因小腿酸胀就判断为湿气重。如该症状长期不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对因处理。
朱锐主任医师中医科
5986
36
萎缩性胃炎有哪些类型
2023.12.18
萎缩性胃炎的类型主要有: 1、自身免疫性萎缩性胃炎:病变发生于胃上2/3部位,临床特征为胃酸和内因子分泌减少或缺少,针对胃壁细胞等产生相关抗体,影响造血功能,易发生恶性贫血; 2、多灶性萎缩性胃炎:发病率较高,病变发生于胃下1/3部位,多见于胃窦部,血清胃泌素多正常,胃酸分泌正常或轻度减低,无恶性贫血情况。
唐庆主任医师中医科
5.57万
149
痛经中医该怎么调理
2023.12.16
痛经,中医治疗主要是辨证分型,根据症状、舌苔、脉象来判断属于寒凝血瘀或者有寒在胞宫,气滞血瘀或者心经有热,分型应辨证准确,根据辨证对症用药。不同证型用药存在差异,有些是用寒药,有些是用热药,如果用错药易导致病情加重。辨证准确,通常治疗2-3个月经周期,每个月经周期大概服用中药10天左右能将痛经完全治愈。中医对于痛经的治疗是有绝对优势的,西医只会服用止痛药,中医可通过调理将痛经彻底治愈,使痛经不再成为困扰。
崔丹丹主治医师中医科
8.70万
282
更多专家科普
*本网医院信息源自互联网,仅作参考,就医请以当地医院实际情况为准。平台更新信息存在时效限制,信息可能出现更新不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