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胆胰内科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本科室共收录41位医生
科室介绍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胆胰内科,是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国家消化系疾病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国家重大传染病研究专项牵头单位,国家肝脏疾病临床药物试验GCP平台建设单位,中华医学会肝炎检测复检单位,拥有独立的超声诊断室,设国家临床药物试验机构。是吉林省肝病研究所;主编国家级科技期刊《临床肝胆病杂志》,该期刊为国内最早创立的肝胆疾病专业期刊。

目前,科室开放床位131张,医生系列人员共计25名,其中包括教授8名,副教授15名,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10名,专职科研人员5人,40岁以下青年医生15名,占总体人数的60%。

1.学科特色

(1)建立肝癌多学科会诊制度:至今已会诊4000余例患者,为肝癌患者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提高了肝癌规范化治疗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2)注重新技术新疗法的开展:人工肝血液净化疗法,无创瞬间肝纤维化扫描,以及省内首家开展罗氏公司RocheCOBAS®AmpliPrep®/COBAS®TaqMan®全自动荧光定量PCR系统进行丙肝及乙肝病毒定量检测,同时,还开展丙肝基因分型及乙肝病毒变异位点的检测,使慢性乙型及丙型肝炎患者得到及时规范化的治疗和监测。

(3)肝胆胰内科拥有自己独立的超声检查室,近年来开展的新技术有声学造影诊断肝脏肿瘤及肝脏肿瘤的微波射频治疗,对小肝癌的定性诊断及治疗有重要作用。

(4)科室附设吉林省肝病研究所,是吉林省专门研究肝脏疾病的科研单位,同时又是中国科学院与吉林大学感染与免疫联合实验室,人兽共患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省传染病重点学科,吉林省传染病重点实验室,吉林省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吉林省中医中药二级实验室,吉林省新药药理毒理研究室。目前拥有实验室面积近10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价值超过2000万元。研究设备及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5)科室设有独立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为首批国家药监局批准的肝病药物临床试验基地,多年来与国内外多家知名制药公司合作,承担并圆满完成了50余项国内外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观察项目,在病毒性肝炎的规范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并为广大肝病患者提供了免费体检或免费药物治疗的机会,已有超过千名患者受益。

(6)科室承办的《临床肝胆病杂志》在业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是国内首个肝胆胰疾病专业杂志。在2014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15种消化病学类期刊中影响因子排名第2位;被美国、英国、俄罗斯、瑞典、波兰、瑞士等11家国际知名数据库收录。大力推进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创办和采用了“官方网站、官方微博、手机报、官方微信、编审系统、优先数字出版、邮件电子版期刊推送”等多位一体的新媒体平台。

2、疑难重症的诊治

科室重视常见疾病的规范性诊疗行为,也尤为重视提升对疑难及危重病人的诊断及治疗水平,对于疑难病人和重症病人,在临床材料齐备的情况下,组织全科专家正规会诊,各级医生参与讨论,跨学科的疾病现象,提请全院会诊,提高了对于疾病诊断及治疗的质量。对疑难病、急重症能够做到诊断及时、治疗有效。

多次举行年度临床疑难危重病例报告会及常见病例总结会,近年,通过科室内部及科间协作首次在省内诊断了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自身免疫性胆管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胆管消失综合征、肝小静脉闭塞病、肝豆状核变性、门静脉血栓、Gilbert综合征、Dubin-Johnson综合征、肝淀粉样变性、肝性卟啉病、血色病等少见疾病。

3.学术交流及科研著作

科室出版肝病及消化病学术专著数十余部,主编教育部医学《传染病学》教材,并翻译国外肝病研究手册等5部,为广大临床医生及医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专业书籍。科室常年与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德国等国家建立了学术联系和交流。注重人才计划性培养,有计划的派送多名医师到国外留学学习,已有20余人次出国进修学习。定期组织学术活动及业务学习、校内外专家教授的学术讲座、研究生定期实验室学术讨论、新技术新疗法的学习实践。

每年主办省级肝病进展学习班1-2次,并多次肝病国际论坛,在国际上具有较强的知名度,累计参会人数达5000余人次,为不断提高肝病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及科研学术能力起到了带头作用。

科室擅长
肝硬化
胰腺炎
肝癌
酒精肝
脂肪肝
肝炎
胆囊炎
上消化道出血
乙肝
急性胰腺炎
丙肝
病毒性肝炎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慢性肝炎
慢性胰腺炎
自身免疫性肝炎
自身免疫性肝病
酒精性肝硬化
急性胆囊炎
慢性胆囊炎
急性丙型肝炎
急性病毒性肝炎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急性肝炎
急性甲型肝炎
酒精性肝炎
慢性病毒性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