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症科

科室简介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症科,为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历史悠久的科室之一,成立于1948年白求恩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建院之初。感染症科是吉林市医学会、长春市医学会主任科室,每年组织多次大型学术活动,带动吉林省感染病学、传染病学医务工作者的学术交流、知识更新,并邀请多位国内外专家来长讲学。感染症科共有教授、副教授6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5人,有博士学位4人,硕士学位12人,在读博士6人,技师1人,护士18人。发表文章数百篇,SCI文章20余篇,核心期刊文章60余篇。现拥有病房,床位51张,电诊室/ICU监护室,具有完善的诊断、治疗、危重症患者护理及抢救设备。在1995年,感染症科诊断并成功治愈了吉林省第一例霍乱患者,在吉林省第一次引进急性腹膜透析技术应用于临床出血热患者少尿期的治疗,大大降低了出血热患者的死亡率。开展了快速肝穿技术,费用低廉,安全性高,规范了临床对于肝病的诊断,多年来,在治疗重症感染、不明原因发热、重症出血热、手足口病危重症抢救治疗、重症流行性感冒抢救治疗、各种肝病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感染症科在每次重大公共卫生应急事件中都显示出强大的战斗力和凝聚力,都承担起吉林省传染性疾病危重症救治的重要任务,2003年感染症科参加了抗击SARS的一线工作,王峰教授、鲍万国副教授、鞠桂萍护士长等人受到省、市、校级多项表彰,2008-2011年承担了吉林省手足口病危重抢救任务,2009-2010年承担了重症肺炎、重症流感患者抢救任务,收治了大量的H1N1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感染症科鲍万国主任、鞠桂萍护士长受到长春市卫生厅的表彰。2013年,感染症科成功收治了吉林省首例H7N9禽流感患者并将之治愈。多年来,在诊断和治疗不明原因发热、布鲁氏菌病、蜱传疾病、肾综合征出血热、各种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各种细菌、病毒及不典型病原体感染、人畜共患病、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感染症科的ICU病房配备齐全,有心电监护、血气分析仪、电除颤仪、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等设备配备,能完成各种危重症抢救治疗任务。感染症科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临床其他科室具有密切联系,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介入及内镜下直视止血、肝癌的介入及超声刀治疗、肝移植、急性肾衰血液透析等方面,具有强大的医疗阵容及技术支持。感染症科为吉林大学第一医院I期药物临床试验基地,与正规国际制药公司联系密切,承担并圆满完成了多项全球性药品观察项目,在病毒性肝炎的规范治疗方面,具有世界一流的经验,并为广大肝病患者提供了接受世界先进药物治疗的机会。多名患者在这些活动中受益。感染症科尊重祖国传统医学,将其应用于临床,吸取前人经验,结合临床实际自创的灵丹胶囊、肝特灵胶囊、肝豆汤、脂肝合剂等药物通过临床验证,在治疗肝硬化、肝炎、肝豆状核变性、脂肪肝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感染症科建立了完备的会诊体制,对于疑难病人和重症病人,在临床材料齐备的情况下,组织全科专家正规会诊,各级医生参与讨论,跨学科的疾病现象,提请全院会诊,提高了对于疾病诊断及治疗的质量。
详情

科室疾病

王峰
主任医师感染症科
三甲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教授
东北专科声誉感染症科第1名
擅长: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和抗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的治疗;各类原因引起的重症肝炎的诊断治疗,特别是人工肝血液净化治疗;各类的免疫性肝病,如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汗性肝硬化及重叠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
李玉香
主任医师感染症科
三甲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副教授
东北专科声誉感染症科第1名
擅长:病毒性肝炎、肝炎并发症,肾综合征出血热、自身免疫性疾病、不明热的诊断及治疗,尤其肝炎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肝肾综合征等疾病的诊治
汪杨
主任医师感染症科
三甲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博士
东北专科声誉感染症科第1名
擅长:从事感染性疾病、传染性疾病、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诊治工作,并参与了重症手足口病、甲流、禽流感、新冠等抢救治疗工作。
鲍万国
副主任医师感染症科
三甲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博士
东北专科声誉感染症科第1名
擅长: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不明热等疾病的诊断、治疗,尤其在对重症患者的抢救、治疗中有独到之处
杨秀云
副主任医师感染症科
三甲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副教授
东北专科声誉感染症科第1名
擅长:出血热,发疹性疾病、病毒性肝炎等各种传染性疾病及发热待查等感染性疾病的诊治。
查看更多医生

专家科普

唾液试纸测艾滋病准不准
2024.05.16
唾液检测艾滋病很准确,目前的唾液试纸主要是通过检测唾液当中艾滋病的抗体。唾液中虽然不会有艾滋病病毒,或者艾滋病病毒极其微量,但唾液中含有的抗体水平比较高。所以通过唾液试纸进行检测,结果为阴性则可以认为唾液当中不存在艾滋病的抗体,提示体内没有艾滋病病毒的感染。如果检测结果是阳性,则提示唾液当中有艾滋病的抗体,提示艾滋病病毒已经感染人体。唾液试纸的检测需要在窗口期之后进行,通常是在4周后,检测阴性就可以排除艾滋病病毒的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性传播、血液传播,以及母婴传播3种传播方式。想要更准确地了解自己是否感染艾滋病,最准确的方法是到医院进行采血化验,查HIV(艾滋病病毒)的抗体,或者抗原和抗体的联合检测。一旦感染艾滋病病毒,用试纸检测也能够检测出来,但最终还是以采血结果为主。
梁明主任医师感染病科
8.69万
42
乙肝弱阳性
2024.05.10
乙肝弱阳性通常意味着体内可能存在乙型肝炎病毒,但病毒量不高或者在检测边界值上活动。这种情况需要通过更为详细地检查,比如乙肝五项检测和乙肝病毒DNA定量检测,来确定是否存在活跃感染或者是病毒的复制。如果进一步检查显示乙肝五项和病毒DNA载量都是阴性的,就有可能是由于检测误差而导致的假阳性反应。如果乙肝五项阳性而病毒DNA是阴性,表明病毒虽然存在,但复制活性不强。此种情况下,医生会建议进行定期监测,而不是立即采取抗病毒治疗。相反,如果病毒DNA载量也是阳性,不论是低水平还是高水平,都表明病毒正在复制。此时就要进行更全面地评估来判断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来控制病毒的复制,从而防止肝脏的损伤。因此在处理乙肝弱阳性结果时应当谨慎评估,结合临床症状和实验室的检查,由专业医生制定合理的监测或者是治疗方案。
曾艳丽主任医师感染性疾病科
9.19万
16
合并感染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是艾滋病吗
2024.04.29
合并乙肝病毒与丙肝病毒感染不是艾滋病,只是同时感染2种肝炎病毒,即称为重叠感染,而艾滋病是指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感染性疾病。艾滋病病人因为传播途径不一样,在同性恋或静脉吸毒人群中,合并丙肝的感染率很高,部分地区可以达到70%,同时也可以合并乙肝。总体而言,这些都是病毒性疾病但治疗方案不太一样,乙肝与丙肝可以用干扰素、小分子药物或核苷类药物来治疗。丙肝目前通过小分子药物治疗,治愈率能达到90%以上,乙肝通过抗病毒治疗病情控制也较好。艾滋病治疗需要多种抗病毒药同时使用,而且需要长期进行。
陆海英主任医师感染疾病科
10.54万
75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