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中心血液科

科室简介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肿瘤中心血液科,始建于1980年,在名医易永林教授、王冠军教授、李薇教授、姚程教授的领导下,经过20余年的努力,发展成为吉林省血液病及实体瘤诊断治疗中心、培训中心、科研基地。肿瘤中心血液科已成为临床医学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现有床位83张,具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一流、业务精良、朝气蓬勃的人才队伍,在编医疗、教学、科研人员共46人,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7名,副主任技师1名,主治医师9名,主管技师2名,博士后2人,博士7人,在读博士9人,硕士3人。培养的在读硕士研究生41人,博士研究生12人。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肿瘤中心血液科学术带头人王冠军教授是中华血液学会常务委员及吉林省血液学会主任委员,李薇教授是长春市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在血液学术杂志担任主编、编委职务。每年收治省内外住院患者2000余人,门诊量达1万人次。在名医易永林教授、王冠军教授、李薇教授、姚程教授带领下,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尤其是疑难、复杂病例的诊断更有独到之处。在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再生障碍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增殖性疾病及各种实体恶性肿瘤的治疗上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自1991年开始已完成骨髓或外周血干细胞移植20例。三氧化二砷联合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研究获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在东北地区率先开展多弹头射频治疗肝癌、肺癌,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多弹头射频技术在非手术适应症肝癌、肺癌患者的临床应用获吉林大学医疗成果三等奖。开展高能聚焦超声刀治疗子宫肌瘤、腹部肿瘤如胰腺癌、胃癌、肾上腺癌、腹腔转移癌、直肠癌等,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有较好的疗效,获吉林大学医疗成果三等奖。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肿瘤中心血液科拥有血液形态学、病理学、免疫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出凝血、细胞培养等国内一流的实验室。在吉林省内首家(独家)开展了许多先进的检测项目如凝血因子活性定量检测、染色体高分辨显带及荧光原位杂交、白血病免疫分型、白血病微小残留病检测、溶血相关实验、血小板功能及血小板抗体检测等。良好的血液病实验室和开展的各种血液病实验项目使血液病的诊断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肿瘤中心血液科先后获得20余项国家、省部级科研基金资助,获科研基金1000多万元,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其中SCI收录10篇,编写医学专著6部,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美国Louisville大学、国家生物医学分析中心有长期合作关系。在国内首次成功建立染色体高分辨R带显带技术。完成了正常人群c-abl癌基因多态性分析,确定国人c-abl癌基因图谱,并在世界首次发现一种基因多态型。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低剂量辐射对正常小鼠造血的影响,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一项。还分别获得吉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二项,吉林大学医疗成果三等奖二项。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肿瘤中心血液科是一个学术气氛浓厚、技术力量强大、团结向上积极进取的集体。每位医务人员都具有一切为病人服务的思想,无论是周末还是节假日都能看到医务人员忙碌的身影。肿瘤中心血液科全体医护人员竭诚为各地患者提供一流的服务。
详情

科室疾病

专家科普

卵巢癌如何判断复发
2020.03.12
卵巢癌复发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生化学复发,另一种是组织学复发。在生化学复发的时候,经常没有症状,应通过以下手段查看是否有复发,即首先进行肿瘤标志物的检测,最常用的是CA125、HE4(人附睾蛋白4)的检查,一般在术后整个化疗期结束后,即在两年内每3-4个月要检查一次。其次是影像学的检查。因为肿物的复发在早期也没有症状,当肿物长大之后才会出现症状,所以复查、随访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为预防复发,应在3-4个月时检查肿瘤标志物,同时进行影像学的检查,比如盆腔核磁、腹部CT。如果考虑有复发的征象,要做增强CT,如果有条件可以做PET-CT,以更加明确地诊断患者复发的位置以及复发的负荷。
杨雷主任医师肿瘤中心血液科
10.69万
151
最常见的淋巴瘤是什么
2019.12.19
淋巴瘤的病理非常复杂,是所有恶性肿瘤当中病理最疑难复杂的一种,所以淋巴瘤2016年版WHO最新的分类当中,淋巴瘤包括100多种类型。但在100多种类型当中,其中最常见的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它占到了总体的淋巴瘤30%-40%。也就是10个病人得淋巴瘤,其中有3-4个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在我国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比例相对于国外和WHO分类当中比例更高,能达到40%-45%左右。因此,掌握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也就掌握了淋巴瘤中40%左右病人的诊断与治疗。所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所有淋巴瘤中最常见的类型。
白鸥主任医师肿瘤中心血液科
10.08万
287
正常人癌胚抗原的正常值是多少
2024.05.20
正常人癌胚抗原的正常值范围是<5μg/L,这个正常值范围是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方法来进行测定的。癌胚抗原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血液中可以检测到的肿瘤标志物,这项肿瘤标志物可以用于多种癌症疾病的辅助诊断,例如乳腺癌、肺癌、胃癌、肠癌、食管癌等多种癌症。在临床上,如果癌胚抗原的指标高于5μg/L,应该怀疑被监测者可能患有一些癌症疾病。但是,癌胚抗原升高并非意味着被监测者一定患有癌症,其他非癌症病变或者病理情况,也可能会导致癌胚抗原指标升高。妊娠期的女性、长期吸烟的成年人,一般也会出现癌胚抗原指标高于正常值的情况。或者胃炎、肠炎、胰腺炎等非癌症的病变,也可能会引起癌胚抗原指标异常。
闫春副主任医师肿瘤科
17.17万
72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