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研究中心
南京脑科医院

儿童心理研究中心

切换
logo

科室简介

南京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成立于1984年,其前身南京脑科医院儿童精神科成立于1978年,是我国第一所儿童心理卫生专业机构。1986年被世界卫生组织聘任为“世界卫生组织儿童心理卫生科研和培训合作中心”,至2017年已连续九次被聘任为世界卫生组织的合作中心。1988年起被国家卫生部任命为中国儿童心理卫生指导中心,2012年起被任命为江苏省儿童心理行为障碍诊疗中心,是儿童心理卫生相关专业人员的培训基地。目前儿童中心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门诊、儿童康复部、儿童青少年精神科住院部。门诊中开设了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专家门诊、儿童心理保健门诊、普通门诊、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门诊。儿童康复部内设有儿童少年心理评估室、儿童孤独症行为和教育干预中心、感觉统合训练室、脑功能生物反馈治疗室、微量生物电治疗室、儿童潜能开发训练室。儿童精神科住院部为半开放式病房,分别有家庭式病房和集体病房,融医院、学校、家庭模式为一体。科室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一支医学素质优良、业务训练有素、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和谐医护团队。中心现有员工69人,具有硕士及硕士以上学位者27人;具体为医师18名(其中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5人)、护理人员29人、临床心理师11名、社工1名、教师及康复治疗师9名。中心是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儿童精神医学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儿童保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妇幼保健协会神经发育障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心理学会医学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儿童精神医学学组组长、江苏省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残联康复协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以及南京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主任委员单位,也是精神病学硕士博士点(儿童少年精神医学方向)、应用心理学硕士点以及博士后流动工作站。中心在各种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及情绪障碍的临床诊治上积累了大量的病例和丰富的经验,多项诊治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目前是江苏省儿童心理行为障碍诊疗中心、江苏省儿童心理卫生专业临床重点专科、江苏省精神病学重点学科、国家精神病学临床重点专科的亚专科之一。【专科主要技术优势与特色】1.儿童少年心理发育评估室提供全面而专业的各项儿童、青少年心理评估,包括智力测验、儿童发育水平测验、儿童个性测验、气质测验、情绪及精神症状评定、学习能力测验、注意力水平测验、多动症诊断性评估、孤独症诊断性评估及疗效评估等。2.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中心拥有具有专业水准的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师7名,给儿童及其养育者提供各种心理咨询及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治疗、家庭治疗、游戏治疗、团体心理治疗等。3.儿童孤独症教育和行为干预中心国内最早的孤独症干预中心,现提供针对孩子的ABA训练、DIR训练、语言训练、动作协调性训练、认知训练、生活技能训练、社会交往技能训练等,以及针对家长的团体辅导。是南京医科大学“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孤独症研究中心”的临床研究基地。4.儿童精神科半开放式病区是国内最早的专业的儿童精神科病房,目前分设普通病区(612)和VIP家庭式病区(212),主要收治各种儿童精神病、品行障碍、网络成瘾、抽动障碍、情绪障碍、强迫症、进食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等。采用了治疗与促进心理发展并重的综合性干预模式,除了医护人员外还配有专业的教师,提供有系统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作业疗法、文体训练、工娱治疗、运动治疗、脑生物反馈治疗等服务。
详情

科室疾病

专家科普

儿童常见的问题行为有哪些
2018.08.07
儿童常见的问题行为:拍、打他人或自己,给他人或自身造成伤害。高空抛物,敲、砸、撕扯物件,对环境造成破坏。不守规则、不合作、乱发脾气、随便翻弄他人物品、拉人、抱人、推人、拍人等,不符合社会规范要求的行为,影响个人进入社会生活。过度行为:尖叫、刻板重复动作、反复抽动动作。吃不该吃的东西、沉迷寻求某些特别的感觉。睡眠和饮食问题:刻板的处事方式。
播放语音
邹冰副主任医师儿童心理研究中心
5.89万
78
过敏实际是什么问题,如何预防
2023.10.16
过敏其实是免疫系统对某些东西特别敏感,一碰就会出现各种奇怪的反应,如皮肤发痒、鼻塞、流鼻涕、咳嗽等。过敏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免疫系统会产生一种叫做IgE抗体的物质,这些抗体会结合到体内的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上。当下次再次接触到相同的过敏原时,过敏原与IgE抗体结合,导致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释放出大量的化学物质,如组胺、白三烯等。这些化学物质会引发过敏反应,导致症状的出现。过敏的症状和程度因人而异
刘燕婷主治医师心理营养科
3343
71
adhd是怎么引起的
2023.06.21
adhd是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或者多动综合征,主要由于脑部异常、遗传因素和其他因素引起,是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 1、脑部异常:脑内神经递质浓度的降低,可降低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活动,从而使孩子动作过多。当出现脑组织器质性损害时,也可出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主要是额前叶或尾状核功能障碍。 2、遗传因素:遗传因素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密切相关,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者的父母童年期有多动历史者较多,同时其同胞兄弟姐妹患病率也较高。 3、其他因素:家长教育方式失当,过多食用人工色素、防腐剂、保鲜剂,环境污染导致的铅、及化学物质中毒等也可诱发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可出现注意力短暂、易随环境转移,玩耍和学习时常心不在焉,做事有始无终,还可伴有兴奋多动、干扰别人活动、缺乏克制力、任性冲动、情绪不稳,甚至神经发育障碍或延迟的情况。 日常要有耐心,避免打骂、呵斥等不良刺激,善于发现患儿优点并给予表扬,提高自信心。引导开展适当的文体活动,克服冲动破坏行为,循序渐进地培养其注意力,提高学习、做事效率。对于攻击行为,应及时制止。室内空气保持新鲜、安静,睡眠前不听刺激性音乐,用温水洗脚,关闭门窗,拉上窗帘,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除心理治疗和教育外,遵医嘱使用神经兴奋剂有效,如盐酸派甲酯片等。注意要从小剂量开始,同时监测患儿症状及药物副作用。
唐勇军副主任医师儿科
6382
86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