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南京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
南京市第一医院
本科室共收录11位医生
科室介绍

南京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作为南京地区第二家成立的ICU病房,在学科带头人张少华主任、穆心苇主任的带领下,南京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专科医疗技术突飞猛进,专科核心技术日趋完善与成熟,达到国内先进、省内领先水平。科室于2006年通过南京市级临床重点专科评审,2011年成为江苏省首批重症医学省级临床重点专科。

科室现有4个ICU病区,开放床位50张,“十四五”规划开放床位将达70张以上。目前每年救治的患者总数达3000余例,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等各项质控指标均优于全省平均水平。科室现常规开展体外膜肺氧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血液灌流、经皮气管切开、俯卧位通气、盲插鼻肠管、非生物人工肝治疗等重点专科技术,应用肺动脉漂浮导管、经食道超声、跨肺压、脑氧饱和度等先进的监测手段,救治了数千例心源性休克、感染性休克、主动脉夹层、多发伤、重症胰腺炎、重症肺炎等危重患者。

其中以心脏重症为核心专科特色,充分发挥循环功能监测与治疗的特长,围绕多器官功能衰竭的体外生命支持,积极开展相应的临床技术和科学研究,抢救成功率长期保持在98%以上。近年来,科室每年收治20余例心脏移植患者,数量位居全国前10名。

科室现有医师39人,另有呼吸治疗师1人,技师1人,其中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5人,硕士生导师4人,具有博士学历6人、硕士学历32人。现有护理人员154人,其中护士长4人,副主任护师3人、主管护师38人,国家级危重症专科护士1人,江苏省及南京市危重症专科护士20人。科室始终坚持医、教、研协同发展,持续深化脓毒症、免疫调控、心脏重症等相关领域的基础及临床研究。

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省市科委、省市卫健委等各级课题20余项。近五年共发表论文75篇,其中SCI论文23篇,并多次获得江苏省、南京市新技术引进奖,研究成果和影响力在省内重症医学领域名列前茅。目前科室在读硕士研究生11人,每年承担重症医学专科进修医师及规范化培养医师50余人次的教学任务。作为省、市两级危重症护理专科护士培训、实习基地,已先后为江苏省及南京市各级医院培养、输送了300余名专科护理人才。

科室学科带头人穆心苇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南京市重症医学专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重症医学专科分会常务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分会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近年来,科室多次成功主办心脏重症全国巡讲、省级继续教育培训班、南京市重症医学质控中心诊疗技术规范化培训班等各类学术会议,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全科医务人员始终秉承“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新时代职业精神,多次响应国家号召,参与各项应急救援及对口支援任务。自2020年初发生新冠疫情以来,科室已先后派出7批次、60名医务人员,参与驰援湖北武汉、河北石家庄、南京市公共卫生医疗中心等多地的抗疫工作,并圆满完成“收治患者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的既定目标。

科室擅长
上消化道出血
肺栓塞
呼吸衰竭
消化道出血
急性胰腺炎
小儿肺炎
小叶性肺炎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慢性胰腺炎
继发性高血压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多器官衰竭
冠状动脉夹层
呼吸障碍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急性呼吸衰竭
慢性呼吸衰竭
慢性呼吸性酸中毒
脓毒症
特发性高血压
小儿支原体肺炎
原发性高血压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肾性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