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科
南京鼓楼医院

病理科

切换
logo

科室简介

南京鼓楼医院病理科,于1957年建科,现为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远程病理会诊中心江苏省分中心、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江苏省病理专业质量控制中心、南京市病理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2018年通过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组织的ISO15189医学实验室认可评审,其中病理科分子病理室为国家卫健委病理质量控制中心(PQCC)示范实验室及区域中心实验室。2022年,科室拥有正式员工63人,其中主任医师4名(含返聘2名),副主任医师8名,副主任技师3名;硕士研究生(含留学生)导师3名,副教授1名;博士学位者17名,硕士学位者33名。科室现设立组织病理组、常规技术组、分子病理组、细胞病理组、免疫组化和流式细胞组五个临床专业组。病理科建筑面积2500㎡,其中分子病理实验室580㎡,并建立12个功能分区的基因扩增实验室,另有鼓楼医院江北国际医院病理科工作用房近2000㎡、南京鼓楼医院老年医院病理科工作用房400㎡。2021年,病理科共完成常规外检120509例,术中冰冻快速9284例,细胞病理60462例,分子病理37416例。近5年来,科室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资助项目7项,国家人类遗传资源医院共享服务平台1项,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选拔培养资助1项,市局级重大、重点项目和课题立项5项,市卫生青年培养工程项目2项,近5年发表SCI文章76篇,合计影响因子240.413,中华系列杂志发表论文27篇,其他中文核心期刊文章共49篇。近5年来,科室主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5期(消化疾病、胸肺疾病病理诊断学习班),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5期(病理科体系建设与质量控制学习班、江苏省病理年会、细针穿刺细胞学新进展暨学习班),同时,病理科作为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获得江苏省病理规培课题1项,培养规培人员29人次,进修人员62人次,消化道早癌亚专科为中西部各区域中心医院培养病理医师近200人。同时科室多人承担南京大学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东南大学医学院等的教学工作,近5年来邀请美国霍普金斯医学院、杜克大学、华盛顿大学医学中心以及日本、德国等专家近20余次来科室讲学。并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进行合作,开展宫颈细胞学、前列腺穿刺等领域的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研究,共参与北美、欧洲病理年会等国际会议交流17人次,壁报展示15篇,口头发言4人次,出境进修11人次,5年来共8人次赴非洲,执行由江苏省卫健委组织资助的重大援外项目中国(江苏)-桑给巴尔宫颈筛查项目。诊疗范围消化道早期癌:消化道早癌内镜黏膜切除标本的精细化处理和诊断。消化系统疾病:包括组织学诊断、相关基因和蛋白检测等。围产期病理:新生儿尸体解剖和胎盘病理检查。神经肌肉活检病理检查:运用特殊染色、免疫组化及分子检测技术对神经肌肉疾病进行诊断,与神经内科和脊柱外科等临床学科合作,重点进行相关病变的遗传性机制研究。肺非肿瘤性间质疾病:主要承担各级医院非肿瘤疑难病例的会诊。淋巴血液系统疾病的综合病理诊断:现已建立了基于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流式细胞学和分子基因学检查的综合平台,可对淋巴造血系统肿瘤的诊断、危险度分层、靶点检测、微小残留灶检测以及预后预测等给予详细分析。全器官大切片技术:可全面评估肿瘤病灶大小、组织学类型、癌周病变情况及标本切缘情况,现已应用于前列腺癌、胰头癌和肝癌等的病理检查和诊断。分子病理检测:实验室已设立PCR、qPCR、FISH、一代测序、CTC及数字PCR平台等检测平台,并具有设置齐全的二代测序实验室场地。现有运行项目72项,检测方向为肿瘤相关基因检测以及代谢病和药物代谢相关基因检测。特色技术全器官大切片技术、血浆EGFR突变检测(数字PCR法)、Septin9基因甲基化检测、甲状腺FNA/B样本BRAF等多基因突变检测、肺癌5种突变基因检测(荧光PCR法)、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耳聋易感基因检测、肺泡灌洗液基因甲基化检测、可用于免疫组化和分子病理学检测的骨肿瘤新型脱钙技术、EBV全自动原位杂交检测技术、体表肿块细针穿刺抽吸技术、内镜下FNA细胞学现场病理评估技术、神经肌肉病活检病理学检查技术、流式细胞术。学科带头人/行政主任孟凡青:主任医师,医学硕士。自1990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一直在南京鼓楼医院病理科从事外检工作,工作期间分别前往上海肿瘤医院病理科、德国莱比锡市圣·乔治医院病理科、美国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病理科进修学习,在SCI及统计源以上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曾获得南京市科技进步奖3项,参编论著5部。现兼任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病理分会胸肺学组副组长,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主要从事肺间质病的诊断工作。樊祥山: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副教授,江苏省病理专业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及南京市病理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南京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大学、徐州医科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药科大学客座教授、基础医学与临床药学学院病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校外合作指导教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控制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校外合作指导教师。曾到美国MDAnderson癌症中心血液病理科、日本东京顺天堂医院、中国台北荣民总医院和台北新光医院以及哈佛医学院附属医院系统病理科交流或研修学习。“吴秉铨基金优秀中青年学者奖”和“中国杰出青年病理医师”获得者,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十三五南京市青年卫生人才第一层次培养对象。多次被评为南京市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规培指导教师以及医院优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者、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医德先进个人、行风先进个人和创卫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目前担任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淋巴造血疾病学组委员以及国际交流和合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食管癌学组副组长、中国肿瘤结构化病理报告规范项目执行秘书长以及胃肠肿瘤学组委员和淋巴造血疾病学组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超微和分子病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消肝胆胰疾病学组组长。担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病理协作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淋巴瘤专委会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肿瘤病理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精准医学分会副秘书长、江苏省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兼消化疾病学组组长、江苏省病理专科联盟副理事长以及南京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等职。担任《中华病理学杂志》、《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和《中华消化内镜杂志》等杂志编委,Frontiersingenetics:cancergeneticandoncogenomics杂志副主编(associatededitor)。2017年版《中国食管癌病理诊断规范》、2021年《中国食管癌早诊早治专家共识》、2021年版《中国恶性肿瘤病理诊断规范:胃癌》执笔人之一,参与大肠癌等规范的修订以及2020年CSCO食管癌指南编写。担任教育部学位中心评审专家、吴阶平医学基金会病理学部委员、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医学实验室技术评审专家以及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实验医学认证认可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病理组副组长。2019年承办并参与ISO15189医学实验室认可病理部分的应用说明修订,作为主要审查人参与《医学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建筑技术标准》的制订工作,2022年《医学实验室风险管理在医学实验室中的应用》ISO22367:2020国标转化起草专家之一。主持国家、省市级课题9项,近5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oncogenesis和中华病理学杂志等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主(参)编、译著12部,其中人民卫生出版社6部,参编英文著作2部,近5年曾获“2017年华夏医学科技奖”、2019年河北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020年江苏省医疗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和南京市医疗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等。陈骏: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擅长结合临床资料、影像学和分子病理检查,完成疑难肝病、肝胆胰腺肿瘤、骨和软组织肿瘤、头颈部肿瘤的病理诊断,并长期参与相关多学门诊或会诊工作。曾执笔《CSCO胆道恶性肿瘤诊疗指南》2020和2021版中的病理章节,参与《原发性肝癌规范化病理诊断指南(2015版)》、《肝移植常见并发症病理诊断指南(2016版)》指南编写工作。现任CSCO肝癌委员会和胆道肿瘤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消化病理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骨和软组织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分会肝脏疾病学组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胰腺病分会常务委员,江苏省抗癌协会肿瘤病理分会常务委员、江苏省医学会肝脏病分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胰腺病分会委员等、担任《BMCGastroenterology》等杂志审稿人。近5年,曾获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十三五南京市卫生青年人才,江苏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等课题和奖项,近5年,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发表文章18篇,其中SCI收录15篇。孙琦:医学硕士(博士在读),副主任医师,病理科副主任兼任胸肺及纵隔亚专科组组长。曾到访日本顺天堂大学人体病理学部师从八尾隆史教授学习消化病理、武汉大学病理中心师从肖书渊教授研修IBD病理。擅长胸肺、消化、皮肤等亚专业方向病理诊断。现任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感染病理学组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超微与分子病理学专业委员会消化系统疾病学组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皮肤肿瘤专业委员会皮肤病理学组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病理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炎症性肠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南京市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秘书。以主要完成人获华夏医学科技奖三等奖、江苏省第十二届优秀科普作品(影视动画类)一等奖,主持或以主要完成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课题、南京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项目和希思科-豪森肿瘤研究基金。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10篇、中文核心期刊文章15篇、摘译14篇,参编专著《GastricCardiacCancer》、《临床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消化道疾病》、《早期胃癌内镜与病理对照图谱》;参译专著《胃肠道黏膜活检解读,第2版》、《外科病理鉴别诊断图谱:消化系统》。崔晓宾:医学博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病理科副主任。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访问学者,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被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NSFC-新疆联合基金-本地青年人才培养专项获得者。兼任CACA第6届肿瘤病理专委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泌尿男生殖系统学组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病理分会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病理专业委员会食管癌协作组委员等。研究方向为食管癌发病分子机制及防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在MolCancer、CancerRes等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30篇(单篇最高IF:27.401),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荣获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专项农村上消化道癌早诊早治项目先进工作者、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优秀硕士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等荣誉。
详情

专家科普

病理穿刺活检多少钱
2023.06.29
病理穿刺活检的价格并非固定,通常与采取的穿刺方式,以及穿刺后进行检查的种类有关,例如普通穿刺的价格比细针穿刺的价格低,穿刺后只做普通病理的比结合免疫检查的价格低等。因此,不能一概而论。 1、普通穿刺:普通穿刺的价格根据医院不同具体的价格也有一定区别,大致的价格为100-300元,如果穿刺后仅做普通病理,在穿刺价格的基础上还需要再缴纳100-200元,如果需要进行快速病理检查,在穿刺价格的基础上,还需要再缴纳200-500元不等,免疫组化的价格还需要再加300-500元,故总的价格在200-1300元不等; 2、细针穿刺:细针穿刺相交于普通穿刺价格较高,通常需要进行超声定位,穿刺针的价格根据类型不同,大约为500-800元,故单次穿刺的总价格约为1000元以内,根据病理检查的不同,最终检查的价格在1000-2000元不等。 病理穿刺活检的细分项目很多,故价格也有较大不同,总体上来说,价格约为几百元至两千元不等,因目前多数医院都会采取创伤更小的细针穿刺,故常见的检查价格约为一千多元,具体的检查费用,建议咨询当地医院的医生为准。
史炯主任医师病理科
4373
236
病理穿刺活检多少钱
2023.06.29
病理穿刺活检的价格并非固定,通常与采取的穿刺方式,以及穿刺后进行检查的种类有关,例如普通穿刺的价格比细针穿刺的价格低,穿刺后只做普通病理的比结合免疫检查的价格低等。因此,不能一概而论。 1、普通穿刺:普通穿刺的价格根据医院不同具体的价格也有一定区别,大致的价格为100-300元,如果穿刺后仅做普通病理,在穿刺价格的基础上还需要再缴纳100-200元,如果需要进行快速病理检查,在穿刺价格的基础上,还需要再缴纳200-500元不等,免疫组化的价格还需要再加300-500元,故总的价格在200-1300元不等; 2、细针穿刺:细针穿刺相交于普通穿刺价格较高,通常需要进行超声定位,穿刺针的价格根据类型不同,大约为500-800元,故单次穿刺的总价格约为1000元以内,根据病理检查的不同,最终检查的价格在1000-2000元不等。 病理穿刺活检的细分项目很多,故价格也有较大不同,总体上来说,价格约为几百元至两千元不等,因目前多数医院都会采取创伤更小的细针穿刺,故常见的检查价格约为一千多元,具体的检查费用,建议咨询当地医院的医生为准。
史炯主任医师病理科
4373
236
霍奇金淋巴瘤会不会死
2023.04.26
霍奇金淋巴瘤可以导致患者出现死亡,具体情况如下: 霍奇金淋巴瘤预后与组织学类型以及临床分期紧密相关。其中淋巴细胞为主型,预后相对较好,5年患者的死亡率在5.7%。而淋巴细胞消减型,则预后相对较差,5年死亡率可达到72.6%。在临床分期中,霍奇金淋巴瘤一期和二期患者,5年死亡率在10%左右,而四期的患者死亡率在70%左右。有全身症状者较无全身症状者,预后相对较差;儿童以及老年患者的预后相对于中青年患者,要差一些。 因此,霍奇金淋巴瘤是可以导致患者出现死亡的,患者一定要积极地进行治疗,例如可以采用放化疗,可以使部分患者获得比较好的预后,甚至可以完全治愈。建议患者一定要定期检查身体,以免延误病情。
仲丽丽主任医师病理科
1.48万
533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