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

科室简介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分为骨伤一科、骨伤二科、骨伤三科和骨伤四科。骨伤一科是我院建科最早的科室之一,在老一辈骨伤专家的带领下坚持继承和发扬中医骨伤的精髓,紧跟时代步伐走中西医结合发展的道路,不断继承发扬,开拓进取。我科是省级重点学科、省中西医结合骨伤中心,医疗技术雄厚,开展各项常规和最新的骨科诊疗操作技术,是我省最早创建的专业骨科病房之一。在几十年的骨科疾病诊疗发展中,科室目标明确,始终坚持传统的中医药特色,并将中西医结合的特点发扬光大。中西医结合治疗各种骨与关节的损伤和退行性疾病是我科室的一大传统优势,不仅能采用各种先进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而且继承发扬采用传统中医药保守治疗特色,疗效显著。我科是硕士研究生学位授权点,同时肩负着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和临床带教工作,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成果突出。我科室人员积极参与各级科研项目研究,现主持各级科研项目课题多项,将临床和科研相结合,使多项科研成果转化应用于临床收到可喜的效果,定期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和院校进行学术交流,学术气氛较浓,曾参与国内外各项大型灾害和突发事件的抢救和救援工作。我科室人员梯队搭配合理,团队协作能力强,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一院骨科一病房拥有标准病床床位42张,医护人员16名,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1人,住院医师1人,医学博士2人,医学硕士5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4人,护士4人。骨伤二科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始终伴随着中医药大学的成长,经过数代人几十年的不断发展,科室逐渐成为以医疗为基础、教学为中心、科研为主导,继承中医传统理论,挖掘科室特色以及学科潜力和学科领域前沿的医疗团队。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正以良好的势态、长足的进步和可喜的业绩逐步发展起来,目前科室为黑龙江省重点学科,优势病种突出,医护人员业务精湛、素质高。科室现有医生12人,护士11人,省级名中医1名,黑龙江省名中医1名;正高职2名,副高职4名,中级职称5名,初级职称1名;其中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6人,学士学位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科室医疗人员老中青三代结合,梯队建设合理,中医特色突出,技术力量雄厚。骨科作为医院重点科室,目前病房设有床位46张,门诊诊室4间,同时设有骨科综合治疗室、配药室、换药室等相关配套设备及设施。配备有中药熏蒸治疗仪、进口紫外线治疗仪、红光治疗仪、中频脉冲电治疗仪、离子透入等多台专科诊疗设备。科室立足于中医特色,采用中西医结合、中西医并重的治疗理念对骨科专业相关疾病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和预防,对创伤骨科、关节骨科、骨病、脊柱疾病等传统领域进行预防和诊治,并提倡微创手术理念,运用脊柱内镜治疗颈椎、腰椎间盘突出症,胸椎、腰椎椎管狭窄症,在内镜下进行腰椎融合治疗腰椎不稳症、腰椎滑脱症等,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内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科室目前围绕重点学科研究方向、重点专科优势病种和临床诊疗路径开展骨科疾病的诊治工作,尤其对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性的诊治,在传统诊治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及应用新方法、新技术,紧跟医学发展趋势,注重相关骨科疾病的预防。科室在教学、科研方面,坚持教学相长的理念,注重、重视理论、实践的结合,教研室承担了多轨道的教学任务,为硕士研究生学位授予点,已培养毕业硕士生100余名。骨伤二科是一个朝气蓬勃、日益发展壮大的科室,我们全体医务人员将本着“以人为本,精益求精”的宗旨,把先进的技术和优良的服务提供给患者,致力于建设专业、高效、一流的科室,为广大患者服务。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伤三科经40余年的发展,成为国家培养中西医结合骨科人才的重要基地,1980年即为黑龙江省骨伤专业重点学科,在2010年被评为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膝关节病重点专病病房。国内同领域享有较高声誉。骨伤三科现有病床40张,主任医师(教授)1人,副主任医师(副教授)3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3人,博士1人,硕士9人。在承担骨科的临床、教学和科研任务同时,培养骨伤专业硕士研究生40余人,目前在读硕士研究生20余人,并承担本科生、研究生和规陪学员的教学工作。在突出骨伤科中医特色治疗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国家级学术会议及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100余篇。本科室发表SCI论文2篇,完成国家教育部“春晖计划”面上项目1项、黑龙江省基金资助项目课题1项,黑龙江教育厅面上项目1项,出版著作(教材)5部;发表国家级以上论文20篇。并成功主持召开省中西医结合骨伤专业学会,受到广泛好评。学科参加国外学术交流会3人次,参加国内学术交流会15人次。参加第六届世界中医骨科学术大会、中日友好国际医学学术交流会、第八届世界中医骨科学术大会、国际手法医学与传统疗法高峰论坛,姜益常主任曾在2014年中俄论坛进行学术报告“针刀疗法治疗急性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骨伤三科病房经多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体系。现出现代医学技术的先进,又突出了中医特色疗法。应用中药熏蒸、中频电离子导入、小针刀、穴位贴敷、牵引、理疗、微创、外固定、手术等多种技术手段,纯中药特色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股骨头坏死、强直性脊柱炎、各种骨折、颈椎病、骨关节炎、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系统综合性治疗,深受广大病患好评。骨伤四科现有主任医师(教授)2人、副主任医师1人,住院医师2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学位2人、学士学位2人,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临床综合科室,承担我院骨科重要的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任务,在医疗临床治愈率和业绩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在国际、国家级学术会议及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科室各项医疗技术不断提高和完善,形成了独特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体系,其诊疗技术系统规范,既体现出现代医学技术的先进与科学,又显著地突出了中医特色,应用针灸、中药熏蒸、推拿、牵引、理疗、微创小针刀、外固定、手术等多种技术手段,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各种骨折和脱位、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各种颈肩腰腿痛等疾病,进行选择性或综合性治疗,治愈率高,特色显著,深受广大病患好评。科室宗旨:创建和谐医患关系,解除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详情

科室疾病

程永志
主任医师骨科
三甲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教授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骨及软组织损伤(如开放性骨折、感染性骨折、各种原因导致的骨不愈合);小儿骨骺损伤及各种先天性畸形,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各种骨关节病,如骨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任树军
主任医师骨科
三甲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博士
教授
擅长:中西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及术后综合征、颈椎病、老年膝骨关节病、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质增生、骨质疏松、各种骨折等骨伤科疾病,见解独特,疗效满意。
董清平
主任医师骨科
三甲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教授
博导
擅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颈椎病、股骨头坏死、重症膝关节病、肩痛症、足跟痛、骨质疏松症、椎间盘术后痛等骨科疑难疾病。用中医的独特方法治疗,打破了许多骨科疾病必须手术的界限。
姜益常
主任医师骨科
三甲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教授
擅长:诊治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对骨科的颈椎病、腰间盘突出、股骨头坏死、脊柱骨折、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有独到见解。
葛明富
主任医师骨科
三甲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教授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骨科常见病多发病,尤其擅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颈椎病、股骨头坏死、老年骨性关节病、强直性脊柱炎、腱鞘炎、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疾病。
查看更多医生

专家科普

膝关节里面有积液怎么处理
2023.12.28
膝关节积液的处理主要根据患者的症状、积液量多少等不同因素决定,具体如下:1、积液量较小:一般情况下膝关节内积液量较小,引起的症状较轻,都可以通过保守治疗的方法使得膝关节症状得到改善。如可以使用局部热敷,改善膝关节局部的血液循环,减轻关节炎症和滑膜炎症,加快积液吸收。另外还可以使用一些非甾体类消炎药,如塞来昔布、安康信(依托考昔片)等,缓解患者的症状。同时嘱患者进行膝关节的功能锻炼,如加强股四头肌力量的训练,包括规律性地伸膝关节以及关节抗阻训练,都可以增强关节的稳定性,加快积液吸收;2、积液量较大:如果积液量较大,如达到中等量或大量积液,往往会引起较为明显的症状,如关节活动受限,在屈膝关节时出现关节疼痛、屈曲活动度降低。可以进行关节腔穿刺抽液,抽除膝关节内的积液,再使用弹力绷带进行加压固定,防止积液不断渗出。同时还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恢复膝关节的功能。
黄恺主任医师骨外科
12.70万
46
左后背肩胛骨下方麻是什么原因
2023.12.27
患者左侧后背肩胛骨下方区域麻木,常见有以下原因:1、炎症刺激:可能是由于局部炎症刺激造成的局部筋膜炎症,由血液循环障碍所造成的酸性物质堆积,炎症因子局部存留并刺激皮神经,造成局部麻木,部分情况下患者还伴有区域的疼痛和后背僵硬;2、神经卡压:如果胸椎神经走行过程中支配该区域的皮神经受到卡压,可能会造成局部麻木,或伴有胸侧部放射性疼痛。两类情况均可采用局部热敷,以及轻柔手法按摩的方式进行缓解,具有一定效果;3、内脏疾病:部分患者可能是由于内脏疾病所引起的后背牵涉麻木、疼痛,建议患者到正规公立医院并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系统查体,必要时还需完善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并采取合理化的治疗措施。
赵文涛主治医师骨科
11.29万
89
踝关节脱位的内治法
2023.12.25
内治法早期采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利湿通络的方剂,如活血舒肝汤加木瓜、牛膝,旨在促进血液循环,消除肿胀,缓解疼痛,并促进经络的畅通。 随着肿胀消退,治疗会转向通经利节、壮筋骨的药物,如筋骨痛消丸。这些药物有助于疏通经络,强健筋骨,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当解除固定后,患者可以服用补气血、壮筋骨、强腰膝、通经活络的药物,如健步壮骨丸。这些药物有助于补充气血,增强筋骨的力量,提高腰膝的稳定性,并促进经络的活络,从而加速患肢的功能恢复。 对于开放性脱位的治疗,着重于防止感染和稳定骨折脱位,使关节得以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在伤后6-8小时内,应彻底清创,常规肌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在复位和内固定后,应该争取一期缝合闭合伤口。一期缝合可以减少伤口暴露的时间,降低感染的风险,同时也有助于伤口的愈合。 参考资料:[1]卞泗善等主编,现代骨病与骨伤诊疗进展,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8.06
田树春副主任医师骨科
3317
203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