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推拿科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本科室共收录10位医生
科室介绍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推拿科已成立三十余年,是国内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中医推拿特色专科。科室现有医护人员38名,其中医生16名,高级职称3名。现有病位30余张。为天津市“十三五”中医重点专科、HQCC中国小儿推拿标准化建设与认证委员会和天津市小儿推拿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天津市小儿推拿联盟盟主单位,影响辐射至整个天津市区和国内多个省份。

一、诊疗特色

1、脊柱疾病以整脊技术为核心的‘1+N’中医综合治疗模式

(1)脊柱调衡推拿技术

在充分借鉴融合国内外各类整脊技术和脊柱生物力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创新性提出脊柱“骨错缝”的三关节复合体紊乱的力学整复理论和脊柱“筋出槽”经筋分层交错立体失衡的学说,创立脊柱调衡推拿技术,达到理筋和整脊共调的治本功效,治疗以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退行性腰椎滑脱症等为核心的脊柱病,疗效显著。

(2)‘1+N’中医综合治疗模式

创立脊柱调衡推拿、禅揉推拿、六经辨证儿推等技术,建立了以推拿为核心建立中医外治治疗体系,临床治疗难治型颈椎病、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侧弯、格林巴利综合征、中风,以及儿童抽动症、多动症、脑瘫等神经发育疾病。以脊柱为核心,根据颈腰椎疾病急性期和恢复期等不同时期发病特点,以及脊柱半脱位和肌肉病变不同特征,有机结合针刺、拔罐、频谱、微波、中药热敷等中医特色外治技术和内服汤药,从不同层面和角度综合立体治疗,极大提高了急慢性颈腰痛的治愈率。

2、小儿推拿

在小儿推拿临床实践中率先引入伤寒六经辨证和五运六气理论,以此为指导,创立伤寒派小儿推拿技术,在治疗小儿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脑发育行为等疾病以及健康发育方面等取得较好临床效果,特色显著,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3、内科推拿

融会脏腑点穴、腹部推拿各流派的理论技术,结合现代康复理念,在治疗功能性胃肠病、中风后遗症以及部分妇科、神经精神类疾病方面均有非常好的疗效。

二、科研教学

本专科主持承担国家级省部级课题20余项,荣获省部级科技奖励6项,发表论文50余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项,主编教材5部,副主编出版著作5部,在国内推拿行业处于领先水平。

在脊柱病生物力学研究方面主持10余项省部级课题,创新性提出了脊柱“骨错缝”的三关节复合体紊乱的力学整复理论,揭示了不同类手法治疗颈椎病的“骨错缝”生物力学机制,为整脊手法的安全高效的临床运用提供科学依据。

在小儿推拿领域主持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率先研究了小儿推拿特定穴的脑中枢网络调控机制,同时系统研究小儿推拿疾病谱和优势病种的核心特定穴,在小儿推拿的临床和科研方面居全国领先水平。

王艳国主任作为总编已启动人卫出版社批准通过的“小儿推拿认证系列教材”3本图书的编写工作,并已作为副主编参编著作5部。

三、主持全国小儿推拿认证工作

本专科小儿推拿技术全国领先,影响力辐射至国内20余省份。牵头制定了全国首个小儿推拿健康服务规范,该规范获得国家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审核通过,并作为小儿推拿行业标准在全国推广实行。

牵头组建HQCC中国小儿推拿标准化建设与认证委员会和首批小儿推拿国家审查员队伍,完成了国内16个省份的小儿推拿机构行业认证工作,极大推动小儿推拿行业规范发展。作为主任委员单位主持建立了14个省的儿推认证分委会,形成覆盖全国的儿推认证网络体系,在国内全面开展小儿推拿认证工作,极大促进了我国小儿推拿标准化、规范化发展。

科室擅长
便秘
消化不良
感冒
关节炎
乳腺增生
颈椎病
肩周炎
痛经
抽动症
缺血缺氧性脑病
湿疹
鼻炎
神经性厌食症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先天性肌性斜颈
椎动脉型颈椎病
痉挛性斜颈
神经根型颈椎病
网球肘
肩关节脱位
脊髓型颈椎病
脑血管痉挛
腹泻
混合型颈椎病
颈椎间盘退变
颈椎劳损
腕关节劳损
椎管狭窄
颈椎肿瘤
颈椎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