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科

科室简介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始建于1979年,经过陈芳洲、牛元起、张希鹏及现任科主任刘桂颖主任等几代人的努力,呼吸科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薄弱到壮大的发展过程,科室功能逐渐完善,人才梯队逐步合理,是教学先进集体,诚信科室。呼吸科现有诊室5间,下设戒烟门诊和专病门诊,月均门诊量4000人次以上,主要诊治病种有呼吸系统感染、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肺间质疾病、肺心病、慢性呼衰、肺部肿瘤等呼吸系统疾病。开放床位34张,平均月收治病人80余人次,病床使用率95%以上,并拥有肺功能仪、支气管镜、呼吸机、睡眠呼吸监测仪等大型现代化医疗设备。拥有成员18人,其中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3人,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14人,天津市名中医1人,师承人员1人。通过学科建设、科研管理和学术活动,造就了一批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现已形成一支富有活力和创造性的医教研群体。研究方向:(1)中医药治疗哮喘的临床及机理研究:包括疏风通络法治疗哮喘临床及机理研究,三伏贴预防哮喘和疾病控制相关研究;(2)中医药治疗肺血管重建临床及机制研究。人才培养:培养硕士20人,带教本科生600余人,带教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160余人,同时还带教外来进修人员。学科发展史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始建于1979年,成立之初是在津门名医陈芳洲的带领下,成立气管炎组,为内科门诊组成成员之一。80年代牛元起主任主持成立热病专科门诊,开始开展中医药治疗急性热病、厥脱证的研究。1990年医院迁入鞍山西道新址时成立肺内科,由张希鹏主任任科主任,为呼吸科的前身,正式迈开了全面发展的脚步。至2002年,在刘贵颖主任的带领下,呼吸科正式成立,逐步走出了呼吸科自己的发展特色。第一代专家以津门名医陈芳洲为代表。陈主任自幼学习中医,二十五岁携家人来津,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受聘于天津市传染病医院,对防治白喉、麻疹、天花等传染病研究出一整套临床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而在中医药治疗白喉方面提出了“养阴清肺法则可,养阴清肺汤则不可”的著名论断,为祖国医学在治疗白喉病的工作方面作出了贡献。学术上提出了自己的认识与见解,强调湿邪在呼吸疾病的重要致病作用,分化燥—津伤—伤阴不同致病阶段辨证治疗,突出“芳香化浊”疗法,为祖国医学事业的振兴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第二代专家牛元起、张希鹏为代表,1990年医院正式成立肺内科,由张希鹏任主任,张主任师承津门名医董晓初,并有所发展。辨证细腻准确,用药轻灵平正,即使遇危难重症,遣方仍然不离平淡,于平淡中显神奇。治法灵活多样,内服外用兼并,以获效灵捷为先机,取得了很好的疗效。80年代牛元起教授牛元起主任主持成立热病专科门诊,开始开展中医药治疗急性热病、厥脱证等急症的研究。自主研制多种中成药、中药静脉制剂治疗急性热病,带动了呼吸热病学的发展,为日后呼吸科治疗危重症病人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第三代专家以现任的科主任刘贵颖为代表,刘贵颖,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二十余年,1997年任肺内科主任,2002年呼吸科正式成立,任科主任,主持呼吸内科工作。目前任硕士生导师、中国中西医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天津市中医药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擅长呼吸系统疑难病的诊治,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提出瘀毒并治的设想,采用分期分层的治疗方案,尤其注重缓解期治疗,采用标本并治,内外通治法,以祛瘀解毒法结合补虚培元法为主要治法,配合外治疗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对支气管哮喘的发病规律提出痰瘀痹阻络脉的病机,擅用虫类搜剔中药,起到了祛瘀化痰平喘的作用。提出毒邪在肺纤维化发病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以解毒、活血、补气为法的治疗取得一定疗效。呼吸科在前辈的基础上,经过努力,对呼吸系统气流阻塞性疾病、呼吸系统感染/传染病、间质性肺疾病等疾病的治疗和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阶段性成就。这些研究方向紧密结合临床并且指导临床,呈持续稳定发展趋势。位于国内同行前列。通过学科建设,对哮喘、COPD、肺间质病、呼吸系统感染/传染病、肺癌等疾病的辨证论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在理论认识上有所创新,诊断和治疗水平有所提高,产生了一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从中医药角度探讨病因病机,形成了诊疗规范。形成特色疗法5种,研制新药7种。
详情

科室疾病

专家科普

气管不好的患者感染了要怎么治疗
2024.04.29
气管不好容易出现咳嗽、咯痰、气短、喘息,喉间有的时候还可以听到哮鸣音。若是气管不好的患者,被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侵犯后就会出现上述症状,此时的治疗方法如下:1、病毒感染:若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上述情况,就要进行抗病毒治疗,或用中医中药辨证治疗;2、细菌感染:若是细菌感染引起的上述情况,一般经常会见到咳嗽,而且会咯白黏痰或黄脓痰。此时可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如用青霉素类的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药物;也可用头孢菌素类的头孢羟氨苄、头孢呋辛、头孢地尼等药物;也可用大环内酯类的药物,如阿奇霉素、红霉素、罗红霉素。此外,若是>18岁的患者也可用喹诺酮类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3、支原体、衣原体感染:若是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引起的上述情况,患者除了出现咳嗽、咯痰外,有时也会常伴有喘息、气短、喉间哮鸣音等症状。此时要用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若患者出现喘息、气短、喉间哮鸣音,此时还可用一些扩张气道的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茶碱类药物、β₂受体激动剂,必要时也可用激素进行抗炎治疗。
樊茂蓉主任医师呼吸科
10.20万
63
有结节的常按两穴,帮你缓解改善
2024.04.09
有结节的人,常按两穴,帮你缓解改善。这两个穴位,分别是合谷穴、血海穴。合谷穴位于食指和拇指之间,拇指的最高处,按压3-5分钟。血海穴位于大腿内侧,从膝盖骨内侧向上两寸宽处,用拇指按压,坚持按5分钟。
佟秀民副主任医师呼吸科
18.72万
66
大于5mm的肺结节,复查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结节的这些变化
2024.04.07
查出了肺结节,担心是恶性的,这几乎是每一个肺结节患者共同的心理,定期的随访复查,这也是绝大多数患者需要做的。那么复查过程中,到底应该关注哪些,或者复查过程中,结节出现哪些变化可能预示着不好,这是我今天要跟大家讲的内容。如果你的结节大于5mm,下面这些变化,要警惕:1、结节在不断长大;2、结节的形态越来越不规则,特别是报告上提示有毛刺、分叶这样的字眼;3、磨玻璃结节的话,密度在逐渐增高,或者密度变得不均匀,甚至是内部出现实性成分,或者实性成分直径在变大,这些都是需要警惕的;4、与周围组织关系的变化,比如胸膜的牵拉,周围血管的僵直、扭曲、变形等。或者是支气管的截断,这些在临床上也是常见的恶性结节所具有的征象。以上这些变化,是需要大家重视的。另外在补充一句,为什么是大于5mm的结节,因为在临床上,小于5mm的结节,几乎都是良性,至少处于良性状态,不管有什么表现,意义都不大,都可以先观察。
张纾难主任医师中医肺病科
7.74万
61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