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麻醉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本科室共收录4位医生
科室介绍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麻醉科是以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省级临床重点学科,临床一级科室,下设麻醉一科、麻醉二科、湘江院区麻醉科、友谊院区麻醉科、麻醉PACU、麻醉学教研室等部门;承担全院的临床麻醉、危重患者救治及急救复苏、麻醉后监护与诊疗、舒适化诊疗、急性疼痛诊疗等临床及教学工作。

一、医疗

b麻醉科临床业务范围:已开展手术的麻醉,包括肝移植、心脑血管手术、骨科、神经外科、心胸外科、甲乳疝科、泌尿外科、妇科、产科、胃肠外科、耳鼻喉科、眼科、神经及心脏介入治疗、无痛人流、无痛胃肠镜、日间手术病区麻醉等。

麻醉科拥有先进的硬件设施和良好的工作环境,手术间配备进口麻醉机与监护仪、超声及生命监测设备。

开展的常规麻醉技术包括气管内麻醉,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神经阻滞麻醉(颈丛、臂丛及连续臂丛);血液保护,控制性降压,有创动、静脉压监测,麻醉深度监测,肌松监测,麻醉气体监测,即刻血气分析,血糖监测,凝血功能监测;各种可视化技术气道管理;超声定位下各种神经阻滞技术、血管穿刺技术、超声胃容量检测、超声肺和心功能监测技术。

医疗特色:

1、骨科麻醉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在全国有较大的影响力,骨科麻醉为麻醉科特色。2015年麻醉科被授予骨科麻醉培训中心、急救与创伤麻醉培训中心。骨科麻醉常面临诸如高龄患者多、多需要神经阻滞,困难气道患者多、围术期出血较多、需要进行血液保护,术后镇痛需求高等问题,在这几方面麻醉科均具有良好的基础:

(1)成熟完善的神经阻滞:麻醉科作为全国区域麻醉培训中心,可发挥超声(或联合神经刺激器)引导下神经阻滞有着定位准确、镇痛较完善、循环较稳定等特点,满足骨科麻醉、老年患者麻醉的较高需求,开展各种类型的周围神经阻滞。

(2)先进的气道管理技术: 骨科头颈部外伤患者及强直性脊柱炎等患者较多,是骨科麻醉常见的困难气道。麻醉科是困难气道插管技术培训基地技能培训中心单位,配备有可视喉镜、可视硬镜及可视软镜等完善的困难气道工具,可最大限度地保证患者围术期的气道安全。

(3)长期开展的血液保护:部分骨科手术时间较长、创伤较大,术中往往伴随着大量血液流失等问题。麻醉科在省内较早的开展了术中自体血回输技术,采取综合血液保护措施,做到科学用血,规范用血。

(4)科学全面的复合镇痛:麻醉科针对不同的手术联合应用不同的镇痛方法,采用以神经阻滞为基础的多模式镇痛,获得了很好的镇痛效果。

2、 超声引导下的区域阻滞技术

在省内较早开展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常规开展四肢及躯干部位神经阻滞,解决了诸多临床问题,提高了阻滞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发生。麻醉科先后获得全国外周神经阻滞培训基地和河北省超声可视化麻醉技术培训基地等多个技能培训中心资质。

3、危重患者的围术期管理

麻醉科在老年、创伤和急危重症患者的围术期管理方面具有较好的优势。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麻醉科是国家老年麻醉联盟成员单位,是全国老年麻醉培训基地。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在张英泽院士的倡导下在国内较早的建立了老年骨科病房,开展了老年骨折的多学科诊疗。麻醉科参与了老年骨折患者的围术期管理,在围术期评估、围术期镇痛、临床麻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具有肝移植资质。肝脏移植手术操作复杂、耗时长、创伤大,除外科操作相关因素外,麻醉及围术期管理也对术后并发症的产生及受者生存率有着重要影响。麻醉科在肝移植麻醉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积累。

二、教学

麻醉科担负着多层次人员的教学任务和研究生的培养,包括河北医科大学本科生的教学和临床实习、硕士生、博士生培养,河北省住院医师麻醉专业规范化培训以及全国各地麻醉进修医师的教学。2020年8月麻醉科被评为国家住培重点基地(一类),2011年麻醉科被评为河北省重点专科,河北省第一批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015年被授予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基层科主任培训基地、区域麻醉培训中心。

三、科研

近年来,麻醉科承担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省级课题15项,获河北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河北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项,河北医学科技一等奖5项。

诚挚欢迎各级医疗单位的同行来麻醉科指导、交流和进修学习。

科室擅长
腰痛
疼痛
麻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