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放射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本科室共收录18位医生,可服务医生数1
科室介绍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放射科,是河北省医学重点学科,卫生部临床药物试验基地,河北医科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硕士培养点,河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基地。放射科自1958年建院时成立,依托骨科强势形成了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特色科室,在本省医学影像学界和国内骨关节疾病影像学界均具有比较高的水平和知名度。

科室人才济济,现有医生17名,技师31名,知识层次搭配合理,具有正高职称5名,副高职称7名,硕士研究生导师6名,具有博士学位4名,硕士学位10名,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放射科长期为我省其他县、市级医院放射科提供技术帮扶及技术推广。

科室设备拥有西门子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DR)3台,其中西门子Rax双悬吊3D机器人数字X线成像系统具有X线透视、普通X线摄影、全脊柱和双下肢全长拼接及3D成像等多种X线诊断模式,尤其对骨关节疾病可进行立位CT 3D成像,观察病变的真实情况,具有非常重要意义。

GE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DR)5台、西门子数字化X线大平板胃肠机1台,西门子乳腺钼靶数字X线摄影系统、芬兰口腔锥形束CT 各1台,移动DR 10台, C形臂27台,G型臂4台及O型臂1台等。擅长四肢骨关节X线摄影体位改良及创新改进,结合临床应用设计发明了多项国家专利。建成数字化影像传输和存储系统(PACS),可对全身多系统、各部位进行检查及疾病诊断,擅长骨关节创伤影像诊断、骨关节肿瘤影像诊断、软组织肿瘤影像诊断、盆底影像诊断等方面。每年普通放射检查人数达20万余人。

教学工作

放射科教研室每年承担大量的教学与规培工作,主要承担河北医科大学医学影像专业本科班、临床医学七年制、临床医学本科班、留学生班、医学影像技术本科班的影像教学工作,以及轮转研究生、轮转医生、进修医生的带教规培工作。

科室成员曾多次应邀赴国内外讲学、授课等学术交流,每年承办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1-2次,多人担任全国及全省专业学术组织或协会的副主委、常委及委员。

影像教研室全面开展数字化教学工作,编写了中华医学会的影像教学课件及中华医学音像出版部视听课件6部。

科研工作

科研工作是放射科和影像医学教研室的重要工作之一。根据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的医疗特色,近五年来,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放射科人员在国内、外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主持在研省级及厅级研究课题20项,获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0项,河北医学科技成果一等、二等奖多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70余篇,主编、副主编学术专著20部,其中人民卫生出版社学术专著4部。发明专利5项,新型实用专利10项。

科室结合本院为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GCP临床药物试验》单位,开展了《数字化摄影机临床试验》工作,参与大量的兄弟相关科室GCP药物疗效评价的辅助工作。

科室管理

放射科狠抓照片质量和报告质量,设立三级医师负责制度及具体工作奖惩制度。并设立定期学习授课,综合读片、集体会诊、远程会诊、手术随访及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加强对科室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重点加强医德医风工作,增强科室的凝聚力。积极开展“爱院强科”活动,每次社会调查综合满意率高。科室特色:四肢骨关节X线摄影体位改良及创新改进、脊柱及双下肢拼接全长、数字化断层融合摄影及盆底多重造影技术。

科室擅长
多发性骨髓瘤
骨关节炎
关节炎
骨肿瘤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创伤性关节炎
肋软骨炎
胸部创伤
锁骨肿瘤
关节脱位
继发性骨关节炎
髋关节骨关节炎
内踝骨折
双踝骨折
外踝骨折
外生骨疣
压缩骨折
原发性骨关节炎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中轴型脊柱关节炎
坐骨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