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科

科室简介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麻醉科,成立于1956年,是国内最早独立的麻醉科之一。建立之初,麻醉科承担胸科及心血管外科的麻醉和体外循环两方面临床工作,同期创建了麻醉研究室和动物实验室,现任主任晏馥霞,副主任袁素、石佳、段福建。麻醉科在首任主任尚德延教授、第二任主任徐守春教授和第三任主任胡小琴教授的带领下,开展了心脏直视手术、大血管手术和重症肺部手术的低温麻醉研究,并将其成功应用于临床麻醉。同时,对低温麻醉相关领域进行了系列研究,如常温、低温、深低温下心脏手术的心功能恢复和心脏复苏;低温、深低温的病理生理改变;低温下心室纤颤的预防和治疗等,均取得了显著成果,为当时之创举。1958年阜外医院麻醉科与心脏外科及北京协和医学院维修厂合作研制体外循环机。在尚德延主任的组织下进行体外循环动物实验200余次,并于1959年首次成功完成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阜外医院麻醉科对低温麻醉及体外循环等方面的卓越贡献,推动了中国心血管外科的发展。80年代后,麻醉和体外循环技术迅速发展。1983年麻醉科建立了相对固定的麻醉专业及体外循环专业队伍。1994年体外循环专业独立,原麻醉科分成麻醉科和体外循环科。1994年后,阜外医院麻醉科在第四任主任刘进教授领导下,在临床、科研和教学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获得多项国家层面研究基金的支持。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养、科室人才队伍建设和麻醉科管理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同时还率先在国内开展了术中经食管超声心动图监测工作。2000年后,阜外医院麻醉科在第五任主任李立环教授的领导下,经麻醉科全体同仁多年的共同努力,在临床实践方面有较多突破,如优化冠脉搭桥病人围术期用药方案,在国内首次把钙通道阻滞药和β受体阻滞药作为麻醉前用药用于冠心病手术病人;秉持先进的麻醉理念,在国内率先开展成人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心脏移植术及复杂先心病手术超快通道麻醉;勇于突破禁区,在国际上首次将喉罩应用于重度气管狭窄患儿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术的麻醉等。2014年,阜外医院进行临床科室管理模式改革,麻醉科转变成麻醉科,除临床工作外,加强了科研、教学和相关技能培训等工作。阜外医院麻醉科是我国最早设立的麻醉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和博士学位授予点,为国内、外培养了一大批心血管麻醉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现有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5人,承担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的临床研究课题,主要研究方向为心血管手术围术期的脏器保护和血液保护。麻醉科每年培养30-4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麻醉专业进修医师,主要培养内容为心血管麻醉和术中经食管超声技术。阜外医院麻醉科每年举办一届“全国心血管麻醉及围术期处理研讨会”,该会议受到广大业界同仁的好评,已成为国内麻醉专业的精品会议。麻醉科现有人员50余人,其中主任医师8人、副主任医师18人、主治医生17人、住院医师7人、辅助人员2人,博士学位以上人员占80%。麻醉科将秉持“传承与创新”的理念,立足“人才为本”的方针,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培养麻醉领域高端人才;搭建综合性临床研究平台,整合资源,进一步完善临床资源库及大数据管理平台,为临床科研和人才发展提供保障;加强高水平国际国内合作。包括国际间高层次临床及科研合作、国内多中心研究、跨学科诊疗与科研合作、基础临床转化研究合作等,促进临床科研和诊疗水平的全面提升;打造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麻醉临床与科研中心,引领心血管麻醉学科的发展;最终大幅度提高心血管外科麻醉的治疗水平、保障心血管手术患者围术期安全并改善其预后。
详情

专家科普

镇静药停用后几天苏醒
2024.05.17
镇静药停用以后,一般60-90分钟就能苏醒,速度应该很快。在麻醉过程中应用的镇静药,根据不同的手术、不同的手术方式以及手术的复杂程度,常用的是依托咪酯、右美托咪定、丙泊酚、环泊酚等一类的镇静药。用镇静药的目的主要是让病人处于镇静状态,当镇静药停用以后,根据在应用过程中的不同时间、浓度和剂量,停药60-90分钟以后,药物就会完全代谢,部分时间长的病人需要2-3个小时。如果病人身体非常弱,或者肝肾功能不好,以及其他体弱病衰的病人,时间可能更长,需要4-5个小时。如果是简单的手术、小的手术,而应用的量很小,病人在半个小时左右就能够完全苏醒,所以可以放心。在这个过程中,一般要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和动力学的平稳,使病人处于一个非常安全的状态。
刘进德主任医师麻醉科
9.23万
95
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并发症有哪些
2024.04.29
臂丛麻醉是上肢手术的主要神经阻滞方法,肌间沟入路是在脖子附近,在左或右侧的颈部进行穿刺。而这个部位有颈动脉、颈静脉、臂丛神经主干走行,在穿刺过程中严重的并发症如下:1、损伤血管:针会损伤动脉、静脉,损伤动脉、静脉以后会有出血。同时在给麻醉药的过程中,局麻药进入或吸入血管会产生中毒反应;2、神经损伤:穿刺过程中以前都是盲穿,通过解剖定位来进行穿刺,所以有可能会损伤神经主干,产生一侧肢体的偏瘫或者瘫痪。现在主要是在B超引导下进行神经阻滞的穿刺,基本是在明视下,神经损伤的并发症基本上已经很少见。血管损伤很常见,轻者局部出现血肿,重者局麻药中毒或发生过敏反应。但这些都有一系列的预防机制应对,比如在穿刺过程中要保持病人清醒,如果有不舒服可以随时交流。另外在穿刺前会有生命体征的监测,如果哪个指标不正常都可以随时发现,随时纠正。
王晖主任医师手麻科
16.75万
87
拔牙全麻和局麻的区别以及适应人群
2024.01.26
拔牙全麻和局麻的区别,以及适应人群,具体如下:1、区别:主要在于拔牙过程中患者意识是否清醒,拔牙过程中意识不清醒,全程不知道,就是全身麻醉。如果在拔牙过程中,能够全程配合医生操作,患者意识完全清醒,就是局部麻醉;2、适应人群:如果患者牙齿位置比较浅,比较容易拔,操作比较简单,患者也不是特别紧张,就可以选择局部。如果患者牙齿位置比较深,操作比较复杂,患者特别紧张,或者一张嘴看牙就容易恶心,或者还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全身系统性疾病,就建议选择全麻。全麻和局麻相比会更舒适、更安全,费用也稍微高一点,现在全麻是安全的,不会导致记忆力下降等情况。
李茜副主任医师麻醉科
14.15万
22
更多专家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