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简介
山西省人民医院麻醉手术科
山西省人民医院
本科室共收录34位医生
科室介绍

山西省人民医院麻醉手术科建于1955年,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如今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全面发展的现代化专业科室,是山西省人民医院的重点学科、重要平台专业、临床教学基地。创始人为夏秀森主任,马兴隆主任创建了麻醉科。

科室主要工作内容涉及临床各科手术麻醉、危重病人急救和治疗、疼痛诊疗、术后镇痛、舒适化医疗技术如无痛胃肠镜检查、无痛人流、ERCP麻醉、无痛气管镜诊疗、介入诊疗麻醉;器官移植麻醉、神经外科、骨科、各科腔镜微创手术、介入治疗麻醉、无痛内镜检查、疼痛诊疗、分娩镇痛是科室特色。

作为山西省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手术量、麻醉科工作量在山西名列前茅。麻醉科通过科学管理,合理的人力及资源分配,克服各种困难,2019年全年共完成22368例手术室内麻醉、15389例手术室外麻醉任务(无痛胃镜、无痛人流、介入手术麻醉、ERCP),工作量几乎以每年百分之10的速度递增。

麻醉手术科为整个医院、特别是外科系统安全、高效运转提供了满意的平台,与外科同仁共同创造了一个个令人欣慰的佳绩。科室积极引入先进的麻醉技术和监测手段,包括Flotrac、Picco、连续心排量监测、BIS、TCI、超声引导血管穿刺、超声和神经刺激器引导下神经阻滞等先进技术。

力争实现麻醉管科管理的规模化、科学化、规范化、个体化,充分保障重大手术和危重患者的手术安全,创造了十万例麻醉无麻醉死亡的成绩,远超国内三甲医院要求的标准。近年来积极开展与国内外麻醉专业的合作与交流,与上海长海医院麻醉科达成长期协作意向,科室医生多次进行国内外访学,并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大型会议;注重人才培养,努力提高学科竞争力。

目前科室共培养博士生6名,拥有10余项省厅级科研项目,八项院级科研项目,共发表SCI论文10余篇,中华级论文10余篇;努力尝试亚专业方向人才培养,积极开展与临床密切相关的科研课题,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广大医师的科研积极性和技术水平,科研能力逐步提升。

学科人才结构:近年来通过人才引进、自主培养和外出进修等多种途径,已形成一支年富力强、朝气蓬勃、团结有为、奋发向上的学科梯队。麻醉科现有医师50人,其中博士学历2人,硕士学历33人,本科学历15人;主任医师8人,副主任医师10人,主治医师25人,住院医师7人。

建立了麻醉学亚学科方向,促进了医师队伍建设的同时,也逐步形成了立足于临床的科研方向。

为使麻醉学硕博士毕业的医师能够有一个更好的施展自己才华和知识的空间和平台,科室不断地努力凝聚科研方向,如围术期器官功能损伤与保护机制的研究,包括心血管麻醉、器官移植麻醉、神经外科麻醉、疼痛诊疗、胸科麻醉、骨科麻醉,伤害性疼痛刺激与器官损伤机制的研究,以及麻醉临床诊疗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

各专业方向均以高学历医师作为学术骨干或学术带头人,为高学历人才搭建发展事业、展示自己的平台,同时努力造就较为合理的学术梯队和师资队伍,竭力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为凝聚高学历人才,为更好地完成医疗、教学及科研任务、学科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和保证。

临床工作特色:除实施常规手术的麻醉外,还按照专业性质特点分为麻醉亚专业组,包括神经外科手术的麻醉、心胸外科手术麻醉、移植手术麻醉、小儿手术麻醉、骨科手术麻醉、神经阻滞麻醉、高龄和各种危重病人围术期重症监测与麻醉。同时省内首先开展分娩镇痛、以及各种手术室外麻醉,包括介入手术麻醉,无痛内窥镜技术、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目前实施开展的周一至周日全天常诊手术麻醉,得到外科医生和患者的一致好评。

仪器设备状况:现分3个手术部,共有手术间32个,其中尤为突出的是2020年投入使用的5个数字化I级复合手术室,其中包括山西省首个术中3.0T核磁共振复合手术室、以及术中DSA复合手术室各1间。

每个手术间都配备有最先进的麻醉设备和监测设备,如每个手术台均配有一台国际一流品牌的麻醉机、国际一流品牌的多参数监护仪,使每位病人在麻醉手术过程中发生的病情变化能够被麻醉医师及时发现、有效处理,保证了病人围术期生命安全。

除上述设备外,麻醉手术科还配有进口知名品牌的除颤仪、血液回收机、温毯机、输液加温仪、血气分析仪,体外循环机、有创心排血量测定仪、麻醉深度监护仪、进口喉镜及纤维支气管镜、多种困难插管处理器具、设备、技术,如喉罩、盲探插管装置、气管插管引导光棒、可视喉镜、内窥镜等工具,保证了病人围术期安全,麻醉门诊周一至周五全天门诊,最大限度满足患者的需求。

科室擅长
面瘫
膀胱炎
带状疱疹
麻风